- 28.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浅析中水回用在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中水回用 1.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世界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剧增加,加以水质不断恶化,水资源情况日趋紧张。这以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可观,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河湖污染日趋严重,北京、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唐山和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1]。城市工业每年损失达数千亿元。由此可见,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求保护水资源和使水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缓解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而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处理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下,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污水处理并不是最终目的,实现水资源在利用才是当今城市污水治理的出发点。应大力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它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中水回用技术就是提高处理后的水质,回供给工业和城市杂用水的方法,把经过处理的污水作为一种新的水资源,加以再利用,以缓和水危机,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1],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易于处理,数量巨大,稳定可靠。凡是污水处理厂都可将污水再次适当处理后回用。全国污水回用率如果平均达到20%,足可以缓解一大批缺水城市的供水紧张。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中水回用的专项工程,因此中水回用必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和一些缺水城市必然采取的措施,充分地发挥它的环境效益! 2.中水简介 2.1概念 “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1]。中水处理即是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方法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 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1,2]。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 2.2工艺简介 2.2.1工艺类型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种类型:
(1)物理处理法:如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它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2)物理化学法:如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特点是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2.2.2基本流程 单一的中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通常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起来进行深度处理,目前,主要的工艺流程有如下三种[3]: (1)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地→过滤→消毒→出水。 (2)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 (3)原水→格栅→调节池→活性污泥池→超滤膜→消毒→出水。 2.2.3选择原则
中水回用流程的选择应根据进水水质以及回用要求来选择,如果是沐浴、清洁或喷洒等水质较好的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法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若主要以厨房、厕所冲洗水等含有机物为主的生活污水为水源时,一般采用生化法为主或生化、物化结合的处理工艺[3]。 2.3分类 2.3.1处理系统分类 中水系统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城市中水系统。利用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回用,方便高效;二是小区中水系统。主要是对一些远离城市管网的生活小区内或建筑群的污水实现就近收集和处理、所生产的再生水就地利用;三是建筑中水系统。主要就是一些宾馆、学校等,收集单个建筑内生活污水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和小区。 2.3.2用途分类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工业,如印染、造纸、钢铁、电力、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另一方面就是生活污水,如冲厕、园林和农田灌溉、汽车清洗、消防、道路清洁、绿化浇洒[4]等。 3.中水利用现状 3.1国外现状
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外早已应用于实践。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在利用中水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日本从80年代起大力提倡使用中水,并在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专门设置了中水道。要求新建的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办公楼以及会馆、公园、运动场等公共建筑物都须设置中水道。90年代初日本开发了很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新型脱氮、脱磷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建立起了许多”水再生工厂”;美国也是世界上中水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有300余座城市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新加坡为了更好地节约水资源,目前每天至少有数千万升经过深度处理的中水已经加到饮用水管中,不是单纯作为中水利用了。1987年以色列全国已有210个市政污水回用工程,城市污水回用率达72%。[2]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超滤技术作为中水处理的后处理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对悬浮物、细菌和洗涤剂的去除率高,出水稳定等诸多优点。 3.2国内现状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中水回用技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15-20年,主要还是用于居民冲厕、灌溉、景观用水、洗车,正在开发在工业和农业中的使用,因此更应加大研究力度,以缩短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发展水资源再生产业。北京、天津、青岛等缺水的城市都把中水回用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2]。在北京,许多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均要求配套建设中水处理站或中水机房,将沐浴、盥洗、洗衣等优质杂排水收集处理后供冲厕、绿化、洗车等。到2008年城区要建成9座中水厂,再生水回用率将达到50%。目前天津一些小区都使用中水来替换自来水用于景观用水,以及浇灌绿地,还为此专门出台了关于住宅使用中水的规定。 4.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资源危机感和节水意识不强,污水回用方面的科技投入不足等导致全国大型污水回用项目为数不多,回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回用存在的问题[1]主要有:(1)费用高,利用率低;(2)法规政策不完善;(3)设施布局不合理,输配水管道系统不健全;(4)施工难度大;(5)投资大,运行成本高;(6)能耗高,异味、泡沫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中水回用技术还不健全,仍然是一个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5.结语 目前中水利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应法规和完整的水价体系,适当调整污水处理布局,建立城市用水的综合规划,不断研究和开发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鼓励建设节水和水回用设施,提高人们的中水回用的意识,促进我国中水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事业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钱茜,王玉秋.我国中水回用现状及对策.再生资源研究,2003,1. [2]沈光范,徐强.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4).
[3]李国祥.建筑中水工程应用及若干问题的讨论.内蒙古: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4:41-42. [4]马志毅,米晓军.城市污水回用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29(1). [5]鲁豫,王琳,王宝贞.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给水排水,2001,27(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资源资产与现代水利的建设
-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中国水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中水回用在城市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
- 城市雨水资源构建生态水体的可行性论证
-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下) - 工程设计
- 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 洪水资源化:让人水关系更和谐
- 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
- 煤矿水资源化及处理工艺方法研究
- 绿色住宅小区中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 201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 关于合理开发利用某河水资源的议案
-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 美国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胡佛大坝 - 结构理论
- 2010年度留住一桶水社区水资源调研和优化使用方案
- 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水资源日宣传仪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