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50 KB
  • 20页

[2017年整理]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开发治理情况调研报告1

  • 2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开发治理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办、政府办、政协办《关于2012年度市政协重点调研协商议题的通知》要求,市水利局立即组成调研组,于2012年3月20日至31日,对全市水资源保护、利用、治理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水资源保护开发及治理现状安康市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在我市境内流长340公里,辖区内河网密布,呈“叶脉状”排列。全市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951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74条,5-100平方公里的有867条,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2亿立方米,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7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亿立方米,另有过境客水14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居全省首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1.55倍。汉江总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占汉江流域面积63.5%,安康流域面积2.3391万平方公里,占汉江流域面积15.5%,占库区流域面积24.6%,安康市每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占库区水资源总量的27.5%。(一)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2- 安康市水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开发优势明显。据测算,全市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69万km,可开发总量为300万千瓦。截止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6.5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62.2%,其中汉江干流已建成电站3座(石泉22.5万KW,安康85.25万KW,喜河18万KW),总装机125.75万KW,蜀河电站已基本竣工,旬阳、白河电站已开工建设;汉江支流已成小水电站166处,总装机30.56万KW。在建电站38座,装机22.75万KW,已落实业主开展筹建工作的项目13处,装机约8.82万KW,规划电站24处,装机93580万KW。预计到2015年全市小水电站达到250处,装机容量达到55.34万KW,年发电量达到29.91亿度。截止2011年底,全市累计新建各类水利工程处,可控制利用水量达到72981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其中:按水源类型分,地表水总供水量66810万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91.54%,地下水总供水量为5567万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7.63%,其他水源供水量为604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0.83%。按用途分,农田灌溉用水量41772万立方米,累计新增农田灌溉面积万亩,林牧渔畜用水量10331万立方米,工业用水8868万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1046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10679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285万立方米。-12- (二)水污染及水土流失现状安康属秦巴土石山区中度流失区,经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确认,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968.66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流失面积4219.2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32.5%;中度流失面积3691平主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8.5%;强度流失面积2600.6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0%;极强度流失面积1579.89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2.2%;剧烈流失面积877.0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6.8%。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5%,侵蚀模数4086吨/平方公里·年,年土壤侵蚀量为5299万吨,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以水蚀为主,重力侵蚀及泥石流日趋活跃,而水蚀主要表现为溅蚀,砂砾化面蚀和沟蚀,坡耕地侵蚀最为严重,其次是荒山。重力侵蚀多发生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15°以上粘土,堆积扇,并伴有滑坡发生;变质岩区在阴雨、暴雨季节形成泥石流,尤以中低山的漏斗形集水区发生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仅汉江沿线六县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就高达1.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56%,每年约有6100万吨泥沙流入汉江,生态环境的失衡直接导致汉江水源环境恶化。全市境内河流水体质量总体平稳,变化幅度不大,除汉江、月河、旬河等三条河流水质呈现季节性超Ⅲ类水质外,其余维持保护在Ⅱ类水质标准,符合相应水环境使用功能要求,Ⅱ—Ⅲ-12- 类水质比例达90%以上,综合污染指数稳定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但总体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据调查,2010年安康市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入河总量为2990万t,其中,生活污水2050万t、占68.6%,工业污水940万t、占31.4%。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部分单污染因子超标,属有机型污染,且呈逐年加重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全市未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强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势必给流域内水生态、水环境及水质安全产生更加严峻的影响。(三)水资源保护治理情况一是水污染防治方面。全市已建成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二是水功能区管理方面。全市主要河流、水域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域的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已核定,并编制了《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三是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全市%的县区完成了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可研报告,%的县区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报告并通过技术审查。全市国控饮用水源地和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分别达到%和%。四是水土流失治理方面。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43.49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66条,实施水保生态林工程亩、治理“四荒”-12- 亩。五是河道综合治理情况。以流域为单元,坚持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累计新建堤防工程公里,其中工程防护公里,生物护岸公里,保护耕地亩,人口人。同时汉江安康段综合整治工程已于今年初全面启动,工程涉及防洪保安、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建设等多个方面,整个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对全市水资源保护治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二、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开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更加增高,同样也引发了保护开发治理水资源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水资源保护任务还很艰巨。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占国地面积的%。二是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污染,绝大部分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三是次级河流污染严重。全市条主要次级河流中,不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占%左右,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安全令人堪忧。四是水源地保护亟待加强。因无序开发造成的水源地水体破坏现象时有发生,致水质日益恶化。五是小水电开发对全市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坝的修建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12- 加之由于生态基流控制和保护措施不到位,致使河流生态流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严重威胁河系健康和全市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小水电修建时大量土石方开挖及对地表植被破坏,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河道淤积,影响河道行洪,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二)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从目前用水状况分析,农业、工业需水量较大,城市生活用水也占不小比重,但以上三个用水部门均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一是节水宣传不到位,市民的节水意识不强;二是虽然有法律法规,但缺乏具体操作细则,监督不力,查处不严;三是部分行业或个体总认为只要有效益,有经济基础支撑,就不考虑整体水资源的紧缺问题,缺乏大局意识。全市农业灌溉节水技术仍粗糙,如滴灌、喷灌、渗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应用范围极小,受资金与收益的制约,得不到大力推广,传统的灌水方式仍占主导,农业灌溉平均用水定额高达300m3/亩以上,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仍很低,普遍在0.5以下,大水漫灌、跑水、漏水等浪费水的问题很多。部分工业企业节水措施没有配套,万元产值用水定额居高不下,重复利用率几乎为零;生活中尤以机关和家庭浪费严重,节水意识淡薄,流水、漏水、渗水的现象时有发生。-12- (三)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虽然我市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但由于我市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中、小型水利设施,而目前水利工程项目结构和区域结构不甚合理,对小型水库、水塘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工程性缺水严重。一是全市尚有近万城乡居民饮水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村饮水还依赖山坪塘等解决饮水问题,水源、水质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大部分建制镇因设施老化、管网破损,而且基本无水质监测能力,水质合格率很低。全市%以上的建制镇供水工程只有简单的沉淀池或过滤效果很差的一体式过滤灌,无净水处理设施和消毒系统。四是县城城区拓展太快,普遍存在因人口增长、产业集聚而带来的供水能力不足问题。(四)水资源费征管还有待加强。一是征收标准低。目前,我市水资源费仅占水价的%,一般工业、生活取用地表水为0.15元/立方米,各地普遍反映征收标准太低,尤其针对采矿业和电力,根本无法起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难以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推动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工作;二是征收阻力大。一些地方政府从地方利益出发,干预水资源费的正常征收工作,随意减免自来水公司、“三资”-12- 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水资源费,许多地区把免征水资源费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此外也存在一些企业因效益差,拖欠水资源费现象;三是使用不规范。虽然《安康市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水资源费专项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地区地区水资源费的计划管理和使用方向脱离了水行政主管部门。(五)水资源管理体系亟待健全。一是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缓慢。我市尚未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二是虽然近年来,各地在名义上整合了相关职能,但实际上仍然各自为政,水资源城乡分割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水源与供水、排水分割管理,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三是部门协作有待加强。在行政管理和行政审批方面,相关职能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致使一些本应作为前置审批的水行政许可被淡化或流于形式,水行政执法难度加大,商品房开发中的排污许可、二次供水许可等本应事前送审,而实际操作中大都是事后办理,导致部分设计规划不符合要求又无法更改;又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必须依法通过水利部门的审查,有关部门才能对其环评进行审批,但实践中该规定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三、加强安康市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措施(一)总体目标及控制指标-12- 继续完善水源供给和保护的工程体系,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改革水资源和节水投资机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河湖综合管理和保护,修复退化水生态系统,强化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实现人水和谐,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具体控制指标:(1)万元gdp用水量降至立方米;(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3)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包括水量保证率、水质达标率、植被覆盖率、监测及预警、应急预案、备用水源地建设等,其中水量保证率达到95%以上,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达到90%以上。(二)主要措施与对策第一、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和规划体系。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的前提下,尽快完善地方法规和用水节水规范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12- 加快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的地方立法,细化管理规定;深化水功能区管理,将水量、水质、水生态、滨水岸线等纳入水功能区管理范畴;按照水资源的自然规律,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继续完善规划体系。按照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建立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率考核和综合治理;按照“引排分开、清污分流”的原则,科学制定水系规划。第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市污水排放、处理工作才刚刚起步,政府部门应把污水处理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对目前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水系应建设污水处理厂,首先应考虑在汉江沿线六县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并根据各县特点因地制宜,然后再向全市逐步推广;其次应对重点能化企业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各企业配套污水、废水处理系统,提高中水利用率;第三要健全监测体系,加大监测力度,配套地方性法规,注重处罚到位,采取强制性手段使各能化企业及厂矿建设污水处理厂,实行二级生化处理,排放水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水质标准。同时还应注重水源地的保护,各县区均应划定水源保护区,要按水功能区严格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范围,落实责任,落实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污染,确保水质的安全可靠。真正转变“先发展,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第三、加大水土保持力度。要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全面规划,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我市水环境治理工程进度,不断改善水环境。要切实推进河道生态环境建设,坚决扼制违法采砂、侵占滩涂行为,维护河流“生命”。要-12- 将水保与环保、安全、土地、文物、林业、消防、公安等职能部门并列,使水保成为重大开发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的“必经之路”,不断提高水利部门的行业地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管理方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好审批关、监督关、验收关,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率和实施率,加强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主体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确保水土保持设施保质保量建成。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水保执法专项行动,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第四、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节水机制,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县、镇人民政府的任期目标,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二是要鼓励和推广使用节水器具。积极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单位和居民尽快更换现有建筑中不符合节水要求的用水器具。三是积极推行科学的水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逐步实行阶梯水价,达到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总支出的合理比例,促进节约用水,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制水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四要要把节水的重点放在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项目上。-12- 在确保基本生活用水的同时促进节约用水,适当拉大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反哺农业,促进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从而节约水资源,促进经济循环发展,实现双赢战略。第五,加快推进水资源综合管理。遵照河流水生态系统规律,从水量、水质的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着力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对重要江河湖库确权划界,严格水域保护制度;研究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河湖水域保护、水生态修复规划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水生态指标监测,掌握河湖水质和水生态状况。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必须要保障生态需水。生态需水目前研究较多,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水资源配置和保护中,把保证河湖生态需水作为重要内容,并加强系统研究,从多个层次保障生态需水要求。按照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研究加强河流水域、滨水缓冲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管理和保护,建立立体生态保护圈,特别是水源地要逐步建立生态防护带,减少面源污染,改善水源地水质条件。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定位、统筹谋划,努力实现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新跨越。-12- 《测量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A180°B0°C90°D270° 2.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D)。A5mB0.1mmC5cmD50cm 3.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C)。A高差测量B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A220°B40°C南西50°D南西40°5.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A)。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导线计算D水准计算6.闭合导线在X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A)。A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B与导线形状有关C总为0D由路线中两点确定7.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A比例符号B半依比例符号C地貌符号D非比例符号8.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A)。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侧方交会D无法确定9.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C)。A投点B地面连接C测量井筒中钢丝长度D井下连接10.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C)的铅垂距离。A坐标原点B任意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赤道面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A.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A.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B)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13.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D)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1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A)ANM373635A.36.4mB.36.6mC.37.4mD.37.6m100°30130°30100°30DCBA15.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为(B)A.B.C.D.16.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D)A.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B.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C.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1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C)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A.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B.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C.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1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D)。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A整平----瞄准----读数----精平C粗平----精平----瞄准----读数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19.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D)A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B实现井上下高程的统一C作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D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20.井口水准基点一般位于(A)。A地面工业广场井筒附近B井下井筒附近C地面任意位置的水准点D井下任意位置的水准点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21水准测量中,为了进行测站检核,在一个测站要测量两个高差值进行比较,通常采用的测量检核方法是双面尺法和。22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____磁北方向____________和坐标纵线方向。23地形图符号一般分为比例符号、_半依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__和不依比例符号。24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进行中线和____________的标定工作。25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偶然误差______________。26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______和符号注记三种。27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0-90。28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对中。29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参考托球面。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30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相位式测距仪和差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1.竖盘指标差竖盘分划误差32.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33.系统误差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具有统计规律性的误差34.视准轴仪器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中心的连线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5.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对中,整平,定向,测角。观测角度值减去定向角度值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36.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图上0.1毫米在实地的距离。可以影响地物取舍37.简述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测设图纸上某点平面位置的要素计算和测设过程。38.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规律。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9.在1:2000图幅坐标方格网上,量测出ab=2.0cm,ac=1.6cm,ad=3.9cm,ae=5.2cm。试计算AB长度DAB及其坐标方位角αAB。abdceBA120014001600180040.从图上量得点M的坐标XM=14.22m,YM=86.71m;点A的坐标为XA=42.34m,YA=85.00m。试计算M、A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测量学标准答案与评分说明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A;2D;3C;4D;5A;6C;7D;8A;9C;10C;11A;12D;13B;14A;15B;16A;17C;18D;19A;20A 二、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变更仪器高法22磁北方向23半依比例符号(或线状符号)24.腰线25.偶然误差26.数字注记27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90°])28对中29旋转椭球体面30脉冲式测距仪 三、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31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x即为竖盘指标差。32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3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4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四、四、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5(1)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1分)(2)盘左瞄准A点,读数LA,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O1=LB-LA;(2分)(3)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B,逆时针旋转到A点,读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O2=RB-RA;(3分)(4)比较O1和O2的差,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O=(O1+O2)/2(5分) 36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3分)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 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5分) 37要素计算:从图纸上量算待测设点的坐标,然后结合已有控制点计算该点与控制点连线之间的方位角,进而确定与已知方向之间所夹的水平角,计算待测设点到设站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3分)测设过程:在设站控制点安置经纬仪,后视另一控制点,置度盘为0度,根据待定方向与该方向夹角确定方向线,根据距离确定点的位置。(5分) 38高斯投影的基本规律是:(1)(1)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2)(2)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3)(3)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4)(4)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评分说明:答对一条得2分,答对三条即可得满分。  一、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39bd=ad–ab=1.9cm,因此△X=-38m;ce=ae–ac=3.6cm,因此△Y=-72m;(3分)(或由图根据比例尺和距离计算A、B两点的坐标)因此距离为:81.413m(6分)AB的方位角为:242°10′33″(10分)(方位角计算应说明具体过程,过程对结果错扣2分) 40△X=XA–XM=28.12m,△Y=YA–YM=-1.71m(2分)距离d=(△X2+△Y2)1/2=28.17m(5分)方位角为:356°31′12″(应说明计算过程与主要公式)(10分)可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如先计算象限角,再计算方位角。说明:在距离与方位角计算中,算法公式对但结果错各1分测量学试卷第20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