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8 KB
  • 6页

如何优化与完善建筑砌块的施工设计

  • 6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如何优化与完善建筑砌块的施工设计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材料,其强度高,规格全,颜色多,装饰效果好。给建筑师和开发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构想。我国小砌块的发展已经展示出大好的局面,无论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技术立法工作,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是从小砌块生产技术的发展,砌块生产设备的水平,乃至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掌握砌块建筑技术的程度都已经具备了小砌块建筑全面发展的条件。但是,砌块建筑在我国还是个较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为提高砌块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在深入学习国家规范,并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砌块产品材性和砌块建筑特点。在实践中,从材料、设计、施工各个方面,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总结、归纳,使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建筑上的应用日趋成熟。  一、建筑及节能设计   常用的标准砌块实际尺寸为390mm(长)×190mm(宽)×190mm(高),加10mm灰缝后的标志尺寸为400mm×200mm×200mm。因此该种砌块的合理模数应为2M(M=100mm),即墙段的平面尺寸及竖向尺寸应为200mm的倍数,对于清水砌块建筑更是如此。这样可以减少异型砌块的用量及施工现场切割工作量,简化了材料的生产及施工操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水平和竖向可采用nM模数。当采用90mm高度砌块时,应对此处的砌体强度进行折减,或用灌孔混凝土将孔灌实。  对可能安装空调机、热水器、抽油烟机等重物的砌块墙体,指定位置并把该范围内的空心砌块用混凝土灌实。在用户手册中指明灌实砌自块的具体位置,告知用户关于砌块建筑使用与维护的须知内容。  在砌块住宅建筑的门厅和楼梯间内,应安排好竖向水、电管线用的管道井以及各种表盒的位置,并保证表盒安装后的楼梯及通道的尺寸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当需要在墙片上开边长≥500mm的洞时,在开洞墙片设芯柱和钢筋混凝土带,形成封闭框架式的墙体,其抗裂能力可提高33%-100%。  墙体内部不应设置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燃气和蒸汽管线。电线管应在墙体内上下贯通的砌块孔洞中设置,不得在墙体内水平设置。当无法避免时,应用无齿锯切割出沟槽,将直径≤40mm的硬质管线设置在水平槽内,将此部分砌块孔洞用灌孔混凝土灌实:或对水平管线长度内的砌体强度乘以折减系数,以核算该部分砌体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四周墙下部应灌实一皮砌块。内墙粉刷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卫生设备安装宜用筒钻成孔,孔径不得大于120mm,上下左右孔距至少应相隔一块以上的小砌块。用于清水外墙、内保温方式的混水外墙、以及室内有防水抗渗要求的部位,应采用抗渗砌块砌筑。清水外墙宜采用掺加适当憎水剂的砂浆砌筑,以加强其防渗能力,清水外墙表面喷涂透明有机硅涂料以增加防水防尘性能。    二、结构设计与抗裂措施  因砌块建筑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故应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可在基础底板处设一素混凝土梁,其宽度可比砌块墙体稍宽,这样即可以将墙体传下的线荷载扩散在较大范围,使基础底板受力均匀,又可使砌块从同一水平高度开始砌筑,减少所用砌块规格的数量。在楼、屋盖处的所有纵横墙上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采用槽形小砌块作模,圈梁设在同一水平,并交圈闭合。  在多层砌块建筑中,混凝土砌块墙体门窗洞口的过梁,当采用预制和支座处局部现浇的构件时,不仅可提高施工速度,而且也能保证工程质量,预制部分过粱混凝土的长度≥洞净宽加80mm,两端部甩出钢筋的长度≥150mm。为增强预制过粱与砌体交接处的抗裂能力,宜将甩筋端部的箍筋焊接,否则甩筋锚固长度应≥30d,且≥300mm,其截面及配筋按单体设计。所用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从结构受力的角度,对端部为构造柱其间为芯柱的墙与垒芯柱墙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前者的变形能力、抗剪能力较后者有所改善。因此对于横墙较少房屋,应在外墙四角、大房间四角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构造柱处墙体应砌成马牙槎,构造柱两侧的砌块孔洞亦应用混凝土灌实。在其他部位采用芯柱,芯柱之间、芯柱与构造柱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但不宜大于2m。  砌块砌体灌孔混凝土应采用高流态微膨胀和高强度混凝土,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80mm,强度等级不宜低于块体强度等级的2倍,再通过适当的振捣可保证芯柱混凝土与砌块粘结,提高砌块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抗裂能力。为了提高砌体的耐久性和强度,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  1)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地下室所有墙体,  2)钢筋混凝土楼板支承面下的皮砌块。  3)梁支承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600mm,当大梁跨度不小于时,且墙厚为190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砌块或钢筋混凝土壁柱。  4)固定膨胀螺栓部位的砌块。   三、完善施工工艺和方法  1、质量控制是关键,材料控制是保证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应低于B级,宜采用A级,A级的含义是施工单位各种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在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齐垒,并持证上岗,砂浆、混凝土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砂浆采用机械拌和,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砌筑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住宅和其它民用建筑墙体均应使用不得--低于一等品等级的砌块,严禁使用有竖向裂缝、断裂、龄期不足28天的小砌块及外表明显受潮的小砌块进行砌筑。因不同砌块生产厂家的混凝土配比不同,其相对含水率与干燥收缩值亦不同,因此要求同I程项目应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尤其同一楼层不得采用两个及以上厂家的砌块。  2、坚持正确的施工方法以保证砌筑质量  小砌块的砌筑形式应每皮顺砌,上下皮小砌块应对孔并且竖缝相互错开1/2主规格砌块长度,否则应在此水平灰缝中设44焊接钢筋网片网片两端距离该竖缝分别不得小于400mm,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砌筑中撬动或碰撞已砌筑的小砌块,应清除原砂浆,重新砌筑。  砌筑时砌块座浆面朝上,砂浆随铺随砌,墙体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应满铺砌块全部壁肋,竖向灰缝应将小砌块端面满铺砂浆与已砌筑的砌块挤紧,并加浆插捣密实。水平灰缝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90%。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为10rem,不得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ram。  3、重视芯柱构造柱的施工   在地震作用下芯柱、构造柱可有效地约束砌体,提高其抗震能力,芯桂、构造柱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抗震性能,因此芯柱、构造柱施工工序成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芯柱部位砌块孔心必须上下贯通,在芯柱底部应设置带清扫口砌块。灌孔混凝土应采用高流动性、低收缩性的细石混凝土,芯柱混凝土应待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大于1Mpa时方可浇灌,并应有定量浇灌记录。灌筑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浇50mm厚与芯柱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防止芯柱底部混凝土显露石子。然后按照“连续浇灌,分层(300mm-500mm高度)捣实”的原则进行操作,直浇至离该芯柱最上一皮砌块顶面50mm止,不得留施工缝,振捣时宜用微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芯柱混凝土应与圈梁混凝土浇成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