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3页

议西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

  • 3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议西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议西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2弱,是个严重缺水的区域。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全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61%的面积在海拔4000m以上,西部极为高峻,向东部倾斜降低。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寒冷、,平均气温低,降水少、地域差异大。境内干旱频繁且严重,受害面积大,尤其是春旱,本文由.L.收集整理有十年九旱之说。境内的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海拔在6000m以上山体,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冰川年融水量约31.72108m3。占本省河川径流量的5.1%。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环境,青海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必须总结经验、理清思路、确定重点、强化管理。  1西部农田灌溉水利管理的重要性  1.12010年西南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5省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耕地受旱面积593.93万hm2,占全国旱灾面积的76%,其中作物受旱469.40万hm2,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24.53万hm2;1770万人、132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面对如此严峻的农业发展形势,我们必须要对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管理进行重新思考和规划。  1.2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工程建设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21世纪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这个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动摇。农业在西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西部大开发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完善西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将为农业增产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供根本保障。  1.3是西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原因,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给社会维稳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西部地区的群体性事件表现出多发性和易发性的特点。农田水利落后、农村生产条件差、生活水平低促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在增加大城市人口压力的同时,更是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发展力量。此外,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的完善将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为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青海省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省农村牧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严重,防洪安全存在隐患;工业废水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的过量使用等,使农村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东部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依然存在;柴达木盆地工业发展区工程性缺水日益凸显;环湖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天然生态屏障正在逐步丧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以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不足。因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2.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行业法制意识淡薄  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被侵权或水事纠纷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办事,我行我素。  2.4灌溉工程管理费用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费用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农田灌溉中水费收费标准定得过低,并且水费收取成功率也不高,特别是有些地方还存在拖欠、截留、挪用灌溉水费的情况,这些现象对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当农田灌溉水费收入不高时,灌溉工程管理容易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障,管理队伍涣散,致使不少渠系出现失修失管的现象。  3青海省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策略  近几年来,青海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与兄弟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在高原独特的生态条件下,我们发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主要做法有四条: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农村水利工作重点  将每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与各市县目标考核挂钩,将该项工作列入各市县年终主要目标之一进行考核。各市县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分配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把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3.2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青海穷在水上,苦在水上,发展的希望也在水上。我省的农业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在抓好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以渠道硬化防渗为中心, 搞好现有水利设施的改造、配套、挖潜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积极推广灌溉工程、先进节灌技术和水价控制相配套的节灌制度,前方百计节约用水户并集中财力、物力修准小涝池、小塘坝等微型工程,积极推广喷灌、滴灌、食灌等微滋技术,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3.3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统一规划的条件下,鼓励农民以合作制、股份制以及个体投资等多种形式自建、自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鼓励私营实体或个人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获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权。要做好界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主体的工作,明确职责权限,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3.4坚持不懈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还是要坚持不懈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落实政策,采取一事一议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进机械化施工和人工相结合,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外出打工多等问题,利用经济杠杆手段激发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大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兴办农村水利工程,对较大的农田水利工程应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调动广大受益农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4结语  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经过六十年的发展,青海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全省水利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来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全省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