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6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项目(配套附属商业、地下车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重庆市江津区成硕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六月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名称: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项目(配套附属商业、地下车库工程)建设单位(盖章):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防洪堤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六年六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制一九九九年十月
目录基本情况表1..................................................................................................................................11.1项目由来.............................................................................................................................11.2项目概况..............................................................................................................................21.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91.4项目投资..............................................................................................................................9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表2...................................................................................................................................................11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3.........................................................................................123.1自然环境简况...................................................................................................................123.2社会环境简况...................................................................................................................14环境质量状况表4.......................................................................................................................164.1工程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164.2主要环境敏感点...............................................................................................................184.3环境保护目标...................................................................................................................18评价使用标准表5.........................................................................................................................195.1环境质量标准...................................................................................................................195.2污染物排放标准...............................................................................................................20工程分析表6.................................................................................................................................226.1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分析................................................................................................226.2营运污染源分析................................................................................................................246.3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286.4与规划符合性分析............................................................................................................286.5选址的合理性分析...........................................................................................................286.6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28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7.......................................................................................307.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31
7.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327.3环境承载力分析................................................................................................................32环境影响分析表8.......................................................................................................................348.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48.2服务期环境影响分析.......................................................................................................388.3对项目商业门市的反馈意见...........................................................................................42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9.....................................................................................439.1污染物环保治理措施........................................................................................................449.2总量控制指标....................................................................................................................469.3项目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469.3.1环境管理................................................................................................................469.3.2环境监测.................................................................................................................489.3.3排污口规整要求.....................................................................................................489.4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及要求...............................................................................48污染物总量控制表10.................................................................................................................50结论及建议表11.........................................................................................................................5111.1结论..................................................................................................................................5111.2建议..................................................................................................................................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摘录.............................................................................................1《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摘录........................................................................................................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摘录.............................................................................................1
填报说明《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持有环境影响评证书的单位编制。一、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二、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管渠等应填写起止地点。三、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四、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风向和距厂界距离等。六、环境质量现状——指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的类别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指地方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排放标准——指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的排放标准,表中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七、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八、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九、本报告表应附送建设项目立项批文及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总平面布置图、排水管网总图和监测布点图等有关资料,并装订整齐。十、本表填报4份,报环境保护局审查,填写时字迹应工整清楚。十一、此表经审批后,若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建设地址或周围环境等有重大改变的,应修改此表内容,重新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十二、编制单位应对本表中的数据、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及结论负责。十三、经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和要求,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十四、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表最后页摘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基本情况表1项目名称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项目(配套附属商业、地下车库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防洪堤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吉洪联系人漆部长联系电话13983669668邮政编码402260通讯地址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塔坪路219号建设地点重庆市江津区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立项审批部门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发改投[2015]139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改建行业类别与房地产总投资41800万元环保投资210万元投资比例5.14%22占地面积360254m房屋建筑面积58108.2m评价经费煤/年能耗情况3电20万度油/天然气10万m分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用水生产用水///情况生活用水30.390630.3906/(万t)合计30.390630.3906/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为丰富江津区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构建重庆市江津区滨江公园休闲娱乐主题带,打造滨江公园沿线商业娱乐区。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防洪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筹建41800万元建设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项目(配套附属商业、地下车库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项目在江津区滨江路鼎山至支坪段选址建设,项目选址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在约9.3km的滨江路沿线建设,旨在打造滨江路商业文化地带。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津发改投[2015]139号文《关于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拟建项目;立项建设,具体详见附件1。项目在江-1-
津区环保局申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列》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评价人员在多次现场踏勘和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就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预防和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保决策、环境监管以及项目环境管理提供依据。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项目(配套附属商业、地下车库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防洪堤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投资:41800万元项目地址:重庆市江津区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2占地面积:360254m2建筑物占地面积:10813m2建筑面积:58108.2m建设规模:本项目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包括35栋单体建筑,其中纯商业建筑30栋,纯地下车库2栋,商业与车库结合建筑3栋。其他为道路、绿化、配套设施等的建设。1.2.2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为江津区滨江路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沿着滨江路建设,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1.2.3项目建设内容及组成本项目为江津区滨江路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22程,建筑占地面积约10813m,建筑面积约58108.2m,包括35栋商业建筑配套用房,其中13#、22#、27#和32#建筑为半地下式车库,其他均为多层商业建筑用房,配套商业主要为餐饮、娱乐、百货小商铺等。-2-
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详见表1.1。每栋建筑具体详见表1.2表1.1本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类别主要建设内容建筑面积或规格备注均为多层商业建筑,其中13#、22#、27#2主体商业部分面积16500.97m;1~35#商业建筑和32#建筑为半地下式车库,其余均为商业2工程餐饮面积9287.14m。用房(拟设为娱乐、百货商铺等)。公益性服务设施2建筑面积1437.74m公共厕所,休息亭台等(含公厕)2配套库房建筑面积3381.44m商业建筑配套百货等的库房配套用房2设置一处消防控制中心,位于13#半地下室车库顶楼,建筑面积159.7m(消防控制室)2辅助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89.5m在18#楼设置1处设备用房,工程13#、22#、27#和32#为半地下式车库整体建筑,各商业建筑配套有地下车库。共设置6682车库建筑面积13265.39m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车位426个,地上停车位242个。设在2#、16#、24#、25#、28#、29#、31#、2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4075.87m233#楼设置管理用房,分别约200m左右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DN150~200给水管雨、污分流制;废水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6~16#楼17~27#楼、28~35#排水楼生活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号污水处公用理站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工程天然气供应由城市天然气管道接入,每一栋商业建筑均接入户。电力线路由室外10kv电缆穿C-PVC管埋地接入各室外变压箱;另外设供电置柴油发电机作为本项目的备用电源2公厕共10个公厕,与商业建筑一起,建筑面积合计1437.75m各个商业建筑门面后期自行考虑,服务设施、配套用房、管理用房等均暖通系统采用分体式空调通讯利用城市通讯网络,由周边市政弱电管网引入本项目在场地内共设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污水处理设施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本项目在场地内设置5个公共垃圾暂存点,各个商业建筑内部设置垃圾垃圾暂存点环保收集点,自行收集后交后当地环保部门处置。工程餐饮独立设置餐饮独立专用烟道,布置在每栋商住楼的1F商业门市内,排放口设专用烟道置在各栋商住楼楼顶生化池和污水设置专用管道收集,生化池臭气引至邻近建筑楼顶排放处理站臭气排口-3-
表1.2本项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功能层高层数建筑面积1层商业5.11332.751#塔楼2层配套库房5.11132.84商业5.11488.32地下层负一层配套库房5.1139.552#公共厕所5.11142.671层餐饮5.11181.44塔楼2层配套库房5.11132.84地下层负一层商业5.11401.381层餐饮5.11157.443#塔楼餐饮5.1186.842层配套库房5.1132.841层商业5.11526.444#塔楼2层餐饮5.11119.48商业5.11758.121层5#塔楼公共厕所5.11139.912层餐饮5.11238.95商业5.11449.35地下层负一层公共厕所5.11148.146#1层餐饮5.11157.44塔楼餐饮5.1193.242层配套库房5.1126.24商业5.11391.33负2层配套库房5.1117.85管理用房5.11950.46地下层商业5.11480.21负1层配套库房5.1117.727#管理用房5.11461.46餐饮5.11445.311层配套库房5.1135.41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商业5.11414.66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1028.42配套库房5.1112.978#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75.382层配套库房5.1157.46-4-
续1.2本项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功能层高层数建筑面积商业5.11417.02管理用房5.11393.52地下层负1层配套库房5.1135.159#公共厕所5.11142.67商业5.11330.831层塔楼配套库房5.1117.052层配套库房5.11132.84商业5.11465.31地下层负一层配套库房5.1141.2510#1层餐饮5.11157.44塔楼餐饮5.1192.832层配套库房5.1126.24商业5.11415.49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380.56配套库房5.1155.3711#餐饮5.11386.831层配套库房5.1117.05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132.02商业5.11409.93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635.83配套库房5.1118.7512#1层餐饮5.11323.44塔楼餐饮5.1182.642层配套库房5.1150.2车库3.912758.7413#地下层负1层设备用房3.91518.02商业5.11508.62地下层负1层配套库房5.1118.75公共厕所5.11142.6714#1层餐饮5.11181.44塔楼餐饮5.1182.642层配套库房5.1150.2商业5.11381.06地下层负1层配套库房5.1120.3115#1层餐饮5.11157.44塔楼餐饮5.1192.022层配套库房5.1126.24-5-
续1.2本项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功能层高层数建筑面积商业5.11453.67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410.04配套库房5.1133.4816#餐饮5.11273.231层配套库房5.1117.05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1层商业5.11911.592层餐饮5.11430.0817#塔楼餐饮5.1189.763层配套库房5.1150.02商业1775.80配套库房61.65公共厕所139.90地下层负1层商业4.81433.88管理用房733.12消防控制室44.07设备用房437.10商业430.4318#夹层配套库房4.51224.8719#18#管理用房232.5320#塔楼1层餐饮5.11521.65餐饮90.732层5.11配套库房90.711层商业5.11181.4419#餐饮5.1182.82塔楼2层配套库房5.1150.021层商业5.11521.3920#餐饮5.1190.72塔楼2层配套库房5.1190.72商业413.85管理用房658.23地下层负1层4.31配套库房36.2421#公共厕所140.061层餐饮5.11430.08塔楼餐饮5.11132.482层配套库房5.11134.48-6-
续1.2本项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功能层高层数建筑面积商业426.66车库1998.4522#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4.411793.37设备用房373.20消防控制室35.66商业5.11423.23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1508.27配套库房5.1138.6823#1层餐饮5.11430.08塔楼餐饮5.11132.752层配套库房5.11134.57商业5.11422.30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1042.54配套库房5.1138.6824#1层餐饮5.11430.08塔楼餐饮5.11132.892层配套库房5.11132.69商业5.11408.18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771.44配套库房5.1137.05餐饮5.11215.0425#1层配套库房5.1119.53塔楼商业5.11161.91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商业499.45管理用房208.03地下层负1层5.11配套库房18.3526#公共厕所157.75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车库3.912565.7127#地下层负1层消防控制室3.9130.8设备用房3.91379.31-7-
续1.2本项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功能层高层数建筑面积商业420.35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4.31143.77配套库房19.4528#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商业3.91460.5929#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3.91433.02商业512.03地下层负1层4.31配套库房19.3430#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商业507.95管理用房131.29地下层负1层4.31公共厕所142.6731#配套库房19.34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商业294.19车库1981.2132#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3.911094.20设备用房477.85消防控制室49.17商业506.50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133.84配套库房19.1833#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商业416.48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5.11148.18配套库房19.3434#1层餐饮5.11215.04塔楼餐饮5.1166.422层配套库房5.1166.42-8-
续1.2本项目每栋建筑具体情况表栋号部位部位编号功能层高层数建筑面积商业524.08地下层负1层管理用房4.81783.7535#公共厕所141.311层餐饮5.11519.08塔楼2层配套库房5.11331.28本项目为江津区滨江路沿线鼎山至支坪段的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项目,项目周边现为城乡结合部,以农村生态系统为主,现状环境质量较好,本项目建成后既在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又丰富了周边居民的娱乐文化生活,项目一直从江津主城延伸到支坪,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为鼎山街道和支坪镇居民的生活创造了外部条件。总体来说,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较好。1.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本项目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场地呈为沿道路布置的狭长区域,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依次布置1~35#建筑,各建筑根据服务功能不同,设置商业、配套库房、设备用房、管理用房、消防控制室以及车库等,沿途考虑地形等因素设置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商业负一层等,顶层设置观景平台,配套库房。并结合人流情况以及后期商业功能定位规划情况设置公益性服务设施和公厕等。并设置安全通道,可保证项目高峰期的人流、车流的通道畅通,同时提高了紧急状况下人员疏散的可靠性、及时性。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1.4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418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申请政府拨款等。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21总占地面积m3602542建筑占地面积m1081322总建筑面积m58108.2-9-
续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按功能性质划分21商业面积m16500.9722餐饮面积m9287.1423公益性服务设施(含公厕)m1437.7424配套库房m3381.4425配套用房(含消防控制室)m159.726车库及设备用房m13265.3927管理用房m14075.87二按地上地下部分划分21地上建筑面积m16557.4822地下建筑面积m41550.72地下车库面积m11079.912设备用房面积m2185.482其中商业m12179.682管理用房m14075.872其他m2029.76三停车泊位辆6681地上辆2422地下辆426普通停车位辆587充电桩停车位辆63其中残疾人普通停车位辆8残疾人充电桩停车位辆10-10-
表2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数量: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35栋多层商业建筑、半地下式车库、配套设施及供配电、给排水、消防、公厕等公用配套设施等。主要原辅材料为施工期的建筑材料,原辅材料消耗如下:1、钢材:12000t32、木材:16000m3、商品砼:102000t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新建项目,项目所在地原为荒坡地,现已平场,其上无珍稀动植物分布。项目所在地属于城乡结合生态系统。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具体如下:1、项目所在区域已大规模开发建设,人类工程活动对原生态环境改变大,由自然生态系统改变为城乡结合生态系统。2、道路扬尘、汽车尾气、交通噪声对空气环境和声学环境有一定的影响。3、项目周边正在建设,施工机械噪声以及粉尘对本项目声学环境及空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11-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3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自然环境简况3.1.1地理位置江津区位于重庆市的南部,川东平行岭谷丘陵区,东、东南面与綦江县及贵州省习水县相连,西南面与四川省合江县为界,东北面与重庆市区毗邻,西北面与壁山、永川市接壤。市域东西最大距离7km、南北102km,全市总面积23200km。本项目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沿着滨江路沿线布置。地理位置见附图1。3.1.2地形、地貌、地质江津区位于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伸延西南的向东分支——重庆孤群区,为“川东褶皱带”和“川黔南北构造带”的过渡地带,构造形迹受其影响,轴线多扭曲呈“S”形。区内地层以中生代地层展露面积最大,约占98%,其中侏罗纪占78.7%,白垩纪占13.7%,三迭纪占5.6%。新生代地层,只有第四纪近代河流沉积物,其分布面积仅占全市面积的2%左右。地貌上,江津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跨盆地东平行岭谷、盆南丘陵和盆周地三个地貌区。区内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为平阶地、丘陵和山区三大基本类型。境内南高北低,长江以南、以北地势均向长江河谷缓缓倾斜。全市最高点为四面山镇蜈蚣坝,海拔1709.4m;全区最低点在珞璜镇石家沟,海拔179.2m,相对高差达1530.2m。项目区域所在地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属于构造剥蚀和丘陵地貌。区内地形呈狭长条形山脉与丘陵相间的“平行岭谷”景观,自北向南平行延伸,其标高一般在500~900m之间,层层叠叠分布着标高为300~500m的相对宽缓的丘陵或山间谷地。3.1.3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中的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区。主要特点是: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阴雨、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湿度大、风速小、云雾多、日照少,是全国有名的雾都。地面风速-12-
小,静风频率高,不利于大气污染迁移和扩散。评价选用本工程所在地的江津气象站近10年定时观测资料统计,年均气象要素及其极值如下。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8.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3℃;历年最高平均气温23.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3℃;历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4.8℃。风速与风向:历年极端最大风速32m/s,历年平均风速1.2m/s。常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频率是11%,其次是南风和西南风,频率是7%,强风为东北风和东风。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025.5mm,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雨日为157d,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97.4mm,历年最小降雨量为748.7mm。霜雾:历年平均雾日为27d,全年无霜期为317d,甚至终年无霜。3.1.4水文、水系项目所在的江津区属长江水系上游干流区,水网纵横,主要由长江及其南2北支流构成,区域河流总长度403km。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0km的河流有7条,包括长江及北支流的临江河、壁南河,南支流的塘河、驴子溪、綦江河、笋溪河。目前主要通航河流有长江、綦江河、塘河、笋溪河。长江在江津境内流程为127千米,从羊石村史坝沱入境,在珞璜镇大中坝出境,流经白沙、龙华、油溪、几江等镇街。江津境内长江江面宽280~1200米(枯水期最窄处和洪水期最宽处),多年平均流量8670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637.1亿立方米,最大流速5.19米/秒,最大断面平均流速3.71米/秒,最高水位216.31米,最低水位196.24米(朱沱水文站数据)。3.1.5土壤江津区土壤划分为紫色土、水稻土、黄壤土和冲积土4个类、8个亚类、25个土属、72个土种和110个变种。全区土壤分为4个土区、6个亚区、12个小区。沿河阶地平坝-冲积土区,分布在长江两岸,海拔250m以下。中部丘陵区-紫色土区,分布在丘陵地区。南北低山-黄壤、紫色土区,分布在南部倒置向斜低山和中部、北部背斜低山地区,是江津粮经作物主产区。南北中山-黄壤土区,分布在南部四面山区。-13-
3.1.6植被江津是重庆市重点林业区县之一,森林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多功能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工程建设,全23区森林面积达到10466.72hm,森林蓄积达到562万m,森林覆盖率32.52%,3活立木蓄积量350万m。森林植被北部以散生马尾松、丝栗、杉木残次林为主,南部以亚热带常绿叶林为主,其次有落叶阔叶林和暖叶针叶林,共三种植被类型七个群系;有维管束植物200科1500种以上。其中南部国家重点风景2名胜区四面山森林面积28000hm,是地球同一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共有稀有保护植物19种,其中珍贵的中华双扇蕨、鹅掌楸、葵花松、福建柏等被称为“活化石”。四面山被联合国专家誉为“难得的物种基因库”。江津作为农业大县(市),农经作物资源极其丰富。经济林木、果树品种资源有19科、25个属、41个种;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红苕、高粱、绿豆、饭豆、黄豆、胡豆、豌豆等10余种;经济作物有桃、梨、李、柑橘、青果、荔枝、龙眼等多种水果及甘蔗、花生、蚕桑、烟叶等数十种,以柑桔最为著名;蔬菜作物有根菜类、白菜类、瓜类等几大类,另外还有多种绿肥植物、药材作物、花卉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3.2社会环境简况3.2.1社会经济结构2江津区位于重庆西南,紧邻四川合江县和贵州习水县,幅员面积3219km,辖28个镇街,总人口150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晚年寓居之地,重庆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014年实现GDP426亿元,工业总产值906亿元,财政收入86.7亿元。项目所在地几江街道,是江津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交通和信息的中心。现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2公顷,辖4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14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64800户,总人口1897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035人,农业人口24708人,人口密度2442人/平方千米。集镇面积12平方公里。-14-
3.2.2教育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768所,其中:幼儿园202所;特殊教育学校7所;小学492所(其中完全小学92所,村小400所);普通中学56所(其中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3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现有重庆市级示范幼儿园、示范小学、示范初中各1所,重庆市级重点普高3所,国家级重点职高2所,入驻高等院校4所。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03368人,其中:在园幼儿22996人,特殊教育学生151人,小学生95823人,初中学生50230人,普高学生19011人,中职学生16241人(含中专、成教)。全区在职教职工10100人,离退休教职工5077人。3.2.3文物保护江津全市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的文物603处。其中石窟寺及石刻93处,古建筑87处,古遗址11处,古墓葬265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3处,近现代史迹17处,其它127处。著名的有王爷庙、燕坝新石器时代遗址、灰千岩岩画、石坎崖墓群,大佛寺石刻造像、石佛寺北宋石刻造像、明代建筑江公享堂、莲花石枯水位题刻、聂荣臻元帅旧居等。名胜52处中,以四面山、黑石山、骆崃山、鼎山等为著名。据调查,在本项目建设区域及周边陆域范围内没有珍稀动植物分布,也没有各类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15-
环境质量状况表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污染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沿着滨江路沿线布置。为反映工程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采取类比分析方法对工程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进行评价。环境空气数据引自津环(监)字[2016]第008号监测报告中的现状监测数据。本项目距监测点最近距离约0.8km,且监测时间距离评价时间期间无新增的大气污染源,大气情况较类似,按照导则及有关规定,其现状监测报告数据在有效期内,可予引用。地表水环境采用2015年10月长江江津段地表水体的例行监测数据进行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的现状评价。噪声采用现场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布点图见附图4。4.1工程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4.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SO2、NO2、PM10;监测时间:2016年1月2日~1月8日评价标准:拟建项目所在的区域属于《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渝府发[2008]135号)中的二类区,PM10、SO2和NO2采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本次评价计算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评价结果: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详见表4.1。表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监测指日均值浓度二级日平均标最大日均值浓度值占标准33超标率(%)标(mg/m)准值(mg/m)浓度限值的百分比(%)SO20.0073-0.1340.150.890NO20.0291-0.08760.120.730PM100.0337-0.14600.150.970根据表4.1的监测评价结果可知,SO2、NO2、PM10的最大浓度值占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均小于100%,超标率均为0,表明SO2、NO2、PM10满足《环-16-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4.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江津区长江滨江路,距离长江最近距离约20m,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12]4号)及江津府办发[2012]53号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江津区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长江断面水域(属于和艾桥—新瓦房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常规因子采用津环(监)字[2015]第388号监测报告中的长江江津大桥断面监测数据。监测断面:长江江津长江大桥断面监测因子:pH、COD、NH3-N、TP、石油类监测时间:2015年10月2015年10月至今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体质量状况变化不大,利用该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监测评价结果见表4.2。表4.2长江江津区长江大桥断面水质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指标pHCODNH3-NBOD5石油类TP断面标准值(Ⅲ类)6~9≤20≤1.0≤4≤0.05≤0.2鼎山监测值8.2410L0.2480.70.010.095长江超标率%000000大桥断面Si值范围0.6200.2480.1750.20.475从表4.2可以看出,各监测因子评价指数均小于1,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功能要求。4.1.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共设2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分别位于项目的两端,即1#点位于鼎山贾坝沱,2#点位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2016年3月21日、3月22日,昼、夜各监测一次。-17-
评价标准: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滨江路沿线,为江津城市主干道,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功能区标准。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3表4.3声环境现状调查统计结果单位:dB(A)监测监测值执行标准超标值监测时间环境特征点位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2016.3.2160.545.100达标1#70552016.3.2261.645.300达标2016.3.2154.342.500达标2#70552016.3.2255.142.700达标由表4.3可知,1#、2#监测点昼、夜间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主要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4.2主要环境敏感点本项目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沿着滨江路沿线布置,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项目沿滨江路布设35栋商业建筑配套用房,主要为餐饮、百货小商铺等。项目主要位于江津城郊区,沿线除起点贾坝沱处有居民外,其他均为农村荒坡地,因此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主要为起点处的禾丰化肥厂家属区、维多利亚港湾别墅及住宅区、贾坝沱还房小区等。本项目所在区域敏感点统计见表4.4,项目环境敏感点分布图详见附图3。表4.4本项目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表序号敏感点名称分段位置方位距离影响时段影响因素备注1禾丰化肥厂家属区K20-K80S150大气、噪声临街17户维多利亚港湾别墅2K420-K560S80m施工期、大气、噪声临街8户及住宅区运营期3贾坝沱还房小区K970-K1120S120大气、噪声临街36户4长江项目沿线N10污水Ⅲ类水域4.3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运营造成当地水域功能发生改变。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维持现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本项目运营期间不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不引起噪声扰民。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目标为所排固体废物不造成二次污染;-18-
评价使用标准表5分类大气水噪声长江评价段满足《地表水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昼、夜噪声监测值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GB3838-2002)中Ⅲ类现状中二级标准中的4a类标准值水域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GB3096-2008)中4a类功能区质量标准》(GB3095-2012)准》(GB3838-2002)标准、标准二级标准Ⅲ类水域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1988)废气执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污染物《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排放(GB16297-1996)表四准(试行)》GB18483-(GB22337-2008)中4类标准标准中的一级、三级标准2001;生化池异味气体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5.1环境质量标准5.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拟建项目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5.1-1。3表5.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指标时段SO2NO2PM101小时平均0.500.20/二级标准日平均0.150.080.15年平均0.060.040.075.1.2环境噪声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声环境标-19-
准,具体标准值见表5.1-2。表5.1-2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LeqdB(A)标准类别昼间夜间4a类7055振动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1988)中的标准值,标准值见表5.1-3表5.1-3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单位:LeqdB适用地带范围昼间夜间混合区、商业中心区75725.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标准值见表5.1-4。表5.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项目COD氨氮TP石油类纲)标准值(Ⅲ类)6~9201.00.20.055.2污染物排放标准5.2.1废气废气执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具体见表5.2-1表5.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监控点浓度NOX2400.12SO240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0颗粒物1001.0餐饮业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4483-2001)。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和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分别见表5.2-2和5.2-2。表5.2-2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0≥5.00,<10≥10-20-
2对应排气罩面总投影面积(m)≥1.1,<3.3≥3.3,<6.6≥6.6表5.2-3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2.0生化池产生的恶臭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见表5.2-4。表5.2-4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扩改建)31NH3mg/m1.532H2Smg/m0.063臭气浓度无量纲205.2.2废水项目运营期间的污水排放,排向市政管网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的一级、三级标准值,具体见5.2-5表5.2-5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单位:mg/l污染物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一级标准10020201510三级标准50030040025100几江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标准值见表5.2-6。表5.2-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l污染物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一级B标准6020208(15)35.2.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详见表5.2-7表5.2-7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LeqdB(A)标准类别昼间夜间4类7055-21-
工程分析表66.1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分析本项目主要污染产生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因此,本评价分别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分析。6.1.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本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情环节见图6.1。扬尘、废气、粉尘、废气、噪声噪声粉尘、噪声噪声噪声场地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设备安装建筑竣工验收废水、固废废水、固废建筑弃渣态扰动及水图6.1本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流失(2)施工周期、施工内容、建设工序及主要施工机械①施工周期:本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4个月。②施工内容:土石方工程、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建设、供水、供电及道路工程、绿化景观工程。③施工营地:本项目在靠近南侧道路一侧修建施工营地。④建设工序:基础构造柱和圈梁、回填土、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构件安装、装饰等。⑤施工机械主要有载重汽车、振捣棒、电锤、塔吊等。(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固体废物、施工噪声及施工扬尘。①废气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有废气和粉尘两类,见表6.1。表6.1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产生情况序号污染物名称主要来源主要成分及浓度备注各类燃油动力机械进行场地清理平整、挖、填主要含有CO、NOx土石方、运输、建筑结构等施工作业产生1废气燃用液化施工人员生活燃料燃烧将产生SO2、烟尘石油气-22-
土石方开挖、出渣装卸、原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根据类比分析,施工区达到标准2粉尘粉尘散落以及施工车辆行驶等产生扬尘,以汽域内粉尘浓度可达到要求3车运输作业时产生的扬尘为主4mg/m②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冲洗产生含SS、石油类的废水;建、构筑物的养护、冲洗打磨等产生含SS的废水;施工人员排出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施工人员按100人计,生活用水量按100L/人·d计,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3的90%计,则生活污水量为9.0m/d。③噪声施工期,噪声是最为敏感的环境问题之一。本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振捣棒、载重汽车塔吊等。项目施工期主要声源设备及强度见表6.2。表6.2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值序号设备名称频谱特性噪声值,dB(A)1挖掘机低中频~982推土机低中频~953振捣棒低中频75~1054载重汽车宽频80~905塔吊低中频80④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弃方;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弃渣、施工废料;此外,还有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a、土石方平衡333本项目根据设计资料土石方开挖量约为310m,填方量约240m,约有70万m的土石方需要外运,与周边其他施工场地协商解决。b、基础、结构施工建筑垃圾2按1.3t/100m建筑面积计,估算出本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755.40t。c、生活垃圾施工营区生活垃圾以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18.25t/a。⑤水土流失施工期间,由于进行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地平整等系列工作,致使土地表层松散,下雨时,雨水夹带泥土等进入排水沟,最终进入沟河,形成水土流失。本项目扰动损坏原-23-
2地貌、土地及植被的面积约36.0254hm,经水土流失预测,若不采取控制措施,下雨时,雨水夹带泥土等进入排水沟,最终进入沟河,形成水土流失。本项目扰动损坏原地貌、土2地及植被的面积约36.0254hm,本项目施工期24个月,经水土流失预测,若不采取控制措施,预计施工期因扰动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332.94t,采取措施后可减少至66.65t。施工期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汇总见表6.3。表6.3施工期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汇总表序号类别污染源污染物产生情况污染控制措施排放情况燃油施工机械、施工CO、NOx、/施工使用清洁能源、运/人员生活设施等SO2、烟尘1废气输车密闭、围挡施工、土石方开挖、原材料粉尘/洒水抑尘等/运输、除渣装卸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养护废水沉淀处理SS、石油类//冲洗后回用于场地防尘洒建构筑物养护、冲洗水;施工机具冲洗含油SS//打磨废水采用隔油、沉淀池2废水处理后回用于进出车辆的冲洗,不外排;施工COD、33施工人员生活设施9.0m/d期生活污水通过旱厕处9.0m/dBOD5、SS理之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位3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置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场地开挖、平基;建筑垃圾采用密闭运输建筑垃圾755.40t755.40t基础、结构施工过程车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建固体4筑渣场;施工人员生活废物临时生活设施生活垃圾18.25t/a垃圾运到城市垃圾处理18.25t/a场处置挖方弃土及时外运,修水土5挖方,土石方的运输/1332.94t建排水沟、沉砂井,绿66.65t流失化、遮盖等6.2营运污染源分析(1)废气本项目营运废气主要包括汽车尾气、商业餐饮油烟、天然气燃烧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以及生化池和垃圾暂存点臭气。-24-
①汽车尾气本项目共设668个停车位,其中地上242个,地下426个。汽车在出入小区时会排出一定量的汽车尾气,尾气中含THC、CO、NOx等污染物。类比分析,停车场汽车尾气排放浓度为NOx:0.782mg/m3、CO:14.28mg/m3、THC:6.14mg/m3,据此污染量。本项目汽车尾气排气量约为37.2万m3/h,污染物排放量约为:NOx:0.29kg/h、CO:5.31kg/h、THC:2.29kg/h。②商业餐饮油烟及天然气燃烧废气本项目主要为商业用房,有部分设置为餐饮业,可能有熟食加工等,会有餐饮油烟产生。油烟产生浓度约为10~15mg/m3。餐饮部分商业用房设置专用油烟管道,引至屋顶高空排放。本项目餐饮使用燃料为天然气,天然气为清洁能源,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烟尘、SO2、NOx,污染物产生量较小。③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本项目当市政供电设施维修或发生故障断电时,为保证各商业用房的应急需求,设置5台容量为400KW的快速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级负荷备用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的额定耗油量为80kg/h,排放NOx:2.4kg/h,THC:1.76kg/h。备用柴油发电机仅在停电时运行,工作时间短,对环境影响不大。④污水处理设施恶臭本项目拟设置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会有一定的恶臭产生,接入最近塔楼屋顶排放。(2)废水①废水量的核算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商业用房餐饮经营性废水。本项目用水量、排水量根据用水规模核算,由于项目是沿着滨江路布设,沿线修建的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商业建筑布设位置、建筑密度、建筑功能设置污水处理规模,项目污水处理设施设置的位置和规模是合理可行的。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等相关规范,按用水类别统计项目运营期用水量见表6.4。-25-
表6.4本项目营运期用水量及污水量统计表用水量用水量污水量用水点名称用水规模33标准(m/d)(m/d)商业用房生活污水500人50(L/人·d)2522.5工作人员22日用百货16500.97m5(L/m·d)82.5074.25商业经营性废水2餐饮企业9287.14m20(人/次)185.74167.1722管理用房14075.87m5(L/m·d)70.3863.34配套设施公共厕所50100(L/蹲位·d)54.522绿化232000m2L/m·d464/总计//832.62331.76注:①折污系数取0.9,污水量未计算绿化用水;②百货商店、餐饮等部分面积根据业主提供资料确定。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商业用房、餐饮、百货商店、配套设施以及绿化等3用水量约为832.62m/d,折污系数取0.9(即污水产生量为涌水量的90%),则污废水量为33331.76m/d(11.94万m/a)。(2)污染物产、排分析A、生活污水3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商业用房工作人员产生的,污水排放量为22.5m/d3(8100m/a),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NH3-N,产生浓度分别为450mg/l、200mg/l、250mg/l、35mg/l,产生量分别为3.65t/a、1.62/a、2.03t/a、0.28t/a。B、商业经营性废水本项目建筑大部分规划设计为商业门面用于经营普通零售货品、百货小商铺等。经营33普通零售货品的店铺等产生的污水排放量约为74.25m/d(2.71万m/a),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其产生浓度分别为550mg/l、150mg/l、350mg/l,产生量分别为14.91t/a、4.07t/a、9.49t/a。C、餐饮经营性含油废水2根据提供业主设计资料,用作餐饮的商业建筑面积约为9287.14m。本项目设置餐饮的33商业门市其污水排放量按餐饮面积估算约为167.17m/d(6.02万m/a),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和动植物油,其产生浓度分别为550mg/l、150mg/l、350mg/l、50mg/l,产生量分别为32.52t/a、8.87t/a、20.70t/a、2.96t/a。D、服务期污废水产生量汇总本项目污废水产生总量及各污染物产生量详见表6.5。-26-
表6.5服务期污废水及污染物产生量普通经营餐饮经营性项目生活污水合计性废水含油废水333322.5m/d74.25m/d167.17m/d331.76m/d污水量3333(0.81万m/a)(2.71万m/a)(6.02万m/a)(11.94万m/a)COD3.65t/a14.91t/a32.52t/a51.08t/aBOD51.62t/a4.07t/a8.87t/a14.56t/aSS2.03t/a9.49t/a20.70t/a32.22t/aNH3-N0.28t/a//0.28t/a动植物油//2.96t/a2.96t/a餐饮用房设置的餐饮、熟食加工、生鲜加工等,产生的含油废水需经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生化污水处理设施。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餐饮废水先经隔油沉淀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收集后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长江。其中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B标后排入长江;6~16#楼、17~27#楼、28~35#楼生活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3)噪声本工程服务期噪声源主要为水泵、备用柴油机、社会生活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噪声值分别约为75dB、88dB、70dB、75dB。(4)固体废弃物本工程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商业经营性垃圾和餐厨垃圾。营运期固废产生量统计见表6.6。表6.6营运期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产生量固废名称废物来源规模单位产污量日(kg/d)年(t/a)商业用房工作人员生活垃圾500人0.2kg/d·人10036.5居民生活22商业垃圾商业百货门市16500.97m1.0kg/100m·d165.0159.40餐厨垃圾餐饮业//1200432合计/1465.01527.9-27-
6.3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1)本工程主要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属于房地产类开发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限制类;也不属于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2)根据关于印发《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增补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增补本)》的通知,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类和禁止用地类,项目的建设符合《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增补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增补本)》的通知中的规定。6.4与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主要为江津区滨江路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津发改投[2015]139号文对本项目的立项进行了批复,同意本项目在滨江路的选址建设,同时本项目的的施工图设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审查同意。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要求。6.5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场区所在的地质条件现状对项目的建设没有制约因素。项目沿着滨江路布设,视野开阔,本项目区域内交通便利,城市交通网络联系便捷。本项目的水、电、气、通讯均可通过附近已有设施接入,本项目污废水可排入附近的市政污水污水管网,部分可接入江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雨水经市政雨水干管排放,减少了工程在公用工程的投资,缩短了工程的建设进度。本项目所在地区域周围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需要保护的对象,因此周边环境对本项目的建设制约因素不大。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6.6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根据用地特-28-
点与建筑性质,场地呈为沿道路布置的狭长区域,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依次布置1~35#建筑,各建筑根据服务功能不同,设置商业、配套库房、设备用房、管理用房、消防控制室以及车库等,沿途考虑地形等因素设置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商业负一层等,顶层设置观景平台,配套库房。并结合人流情况以及后期商业功能定位规划情况设置公益性服务设施和公厕等。并设置安全通道,可保证项目高峰期的人流、车流的通道畅通,同时提高了紧急状况下人员疏散的可靠性、及时性。项目共设置10个生化池和3个污水处理处理站,布置在建筑周围的绿化带内。生化池臭气排放口采用专用管道引至邻近塔楼楼顶排放。生化池和污水处理站布置在服务建筑群标高最低的地方,并做埋地处理,便于污水自流进入。项目餐饮废水的隔油沉淀池、无动力污水处理生化池、集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定期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掏,每半年清掏一次,所在位置设置有明显禁止燃放鞭炮、吸烟等火星的标示。因此,污水处理设施的布置合理,对本项目商业建筑群基本上无影响。本项目设置5处公共垃圾暂存点,位于场地配套的绿化带内,距离最近的商业建筑约15m,同时在垃圾收集点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满足卫生、环保的相关要求。产生的垃圾一般一天之内由当地环卫部门清理运走,臭气对居民的影响较小,布局合理。总体上,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29-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7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处理前处理后类型(服务期)名称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餐饮油烟10~15少量2.0少量3NOx0.782mg/m3大气停车位汽车尾气CO14.28mg/m少量/少量3污染物THC6.14mg/m生化池异味气体/少量/少量垃圾暂存点恶臭/少量/少量COD4503.651000.81生活废水BOD52001.62200.163(0.81万m/a)SS2502.03700.57NH3-N350.28150.12普通经营性COD55014.911002.71水污废水(2.71万BOD51504.07200.54染物3m/a)SS3509.49701.90COD55032.521005.91餐饮经营性BOD51508.87201.18含油废水SS35020.70704.143(6.02万m/a)动植物油502.96100.5936.5t/a,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办公人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固体159.40t/a,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卫废物商业门市商业垃圾生填埋。餐饮行业餐厨垃圾432t/a,定点收集后交由废动植物油收集的专业单位清运。水泵、柴油发首先选用低噪设备,其噪声值在70~88dB(A)范围内。通过减振降噪、噪声电机等建筑隔声进行降噪。其它-30-
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不够时可增加篇幅)本项目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沿着滨江路沿线布置。建设场地为规划的居住用地,周围主要为规划的居住用地,属于城乡结合生态系统。根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规定,本评价对其进行定性分析。7.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7.1.1水土流失分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开挖、回填平场过程对原有地表的破坏,使土壤裸露松散,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形成一些边坡等,增加了土壤的可蚀性;建筑工程实施时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废渣临时堆放,受雨水冲刷作用影响造成雨水夹带泥土等进入排水沟,形成水土流失。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评价采用经验公式法对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公式如下:MS=F×(A-1)×P式中:MS——新增水土流失量,t/a;2F——加速侵蚀面积,km;A——加速侵蚀系数,根据施工扰动情况一般在2~5间取值;2P——原生侵蚀模数,t/km·a。本工程项目区原生地貌水土流失强度为轻度侵蚀区,故其原有地表土壤侵蚀模数取21850t/km.a。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和类似工程的类比分析与调查,本项目区在施工期的土壤加速侵蚀模数一般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2~5倍。根据工程施工工序及可能造成的加速侵蚀面积,计算出工程施工期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及新增水土流失量,详见表7.1。表7.1本项目建设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22项目F(km)AP(t/km.a)T(年)新增水土流失量(t)场地平整、开挖0.3602542185021332.94因此,施工期一定要严格落实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水土流失量降到最低。7.1.2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首先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其方案作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法规性依据,不仅是水土流失的防治计划,也是评价工程立项可行性、比较工程建设方案确定规模和施工方法的规范性文本。评价对本项目的水土保措提出如下建议:-31-
(1)预先修围墙,进行围挡封闭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2)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地表开挖尽量避开暴雨季节,做到分期分区开挖,使工程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降至最低程度。并预先修建截洪排水沟、沉砂池、挡墙等。(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不影响主体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尽量对场地内道路进行提前硬化或同步施工;对绿化区进行同时绿化施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4)严格控制运输流失。对出入场区的工程车辆要严格管理,严禁超载,防止因车辆超载而将物料洒落在运输途中;在场区出口处设洗车设施,工程车辆在驶出工程区时必须进行清洗,以防泥土带出场区而造成区外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严格控制运输流失。(5)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水保意识。施工期采取上述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量将明显降低。其土壤侵蚀模数可降到2500t/(km·a)以内,施工期间水土流失总量可降至66.65t,水保效果十分明显。7.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7.2.1生态恢复本项目建成投入营运后,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使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破坏得到恢复。在小区绿地扩大绿化植物品种和植物种群数,增加了小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绿色植物、人、各种鸟类及观赏动物等将参与小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环境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善并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综上所述,该项目开发建设具有较好的土地使用生态适宜度。采用建筑工程和植物工程措施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景观建设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正影响。7.3环境承载力分析7.3.1环境指标项目建成后,将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收集后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其中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B标后排入长江;6~16#楼、17~27#楼、28~35#楼生活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32-
项目区域环境质量将随着该地区的建设越来越好,有益于本项目的建设。7.3.2自然资源指标本项目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用电由市政供电管网提供、天然气由市政燃气管道提供,均能满足本项目生活和配套设施用水、用气、用电的需要。7.3.3污染承载力本项目主要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不会制约本项目的建设;区域声环境现状较好,对本项目的建设无制约;长江水质评价段各项指标均满足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不会制约本项目的建设。由此表明,只要加强环境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将不会恶化,本项目建设将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7.3.4社会经济指标本项目用地范围为规划的居住用地,周边公用设施配套完善。周边规划有市政道路,交通便利。项目的建设将更加促进江津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本项目的环境指标、自然资源指标、污染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指标的分析,可以认为,本项目的环境承载能力较高,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及配套功能的需要。-33-
环境影响分析表88.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见表8.1。表8.1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表序号类别污染源污染物燃油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生活设施等CO、NOx、SO2、烟尘1废气土石方开挖、原材料运输、除渣装卸粉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冲洗SS、石油类2废水建构筑物养护、冲洗打磨SS施工人员生活设施COD、BOD5、SS3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固体场地开挖、平基建筑垃圾4废物临时生活设施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挖方,土石方的运输/8.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含CO和NOx废气;物料装卸等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由于施工的燃油机械为间断作业,且使用数量不多,因此所排的燃油废气对空气质量产生间断的不利影响较小。工程基础施工时将产生粉尘污染,一般情况下,其影响范围主要在施工区域周围100m范围内。施工中土石方开挖、场地平整和物料装卸拟将产生的施工粉尘将对在100m范围内的居民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防止施工时地表开挖粉尘、施工机具产生的废气、物料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对环境空气造成的污染,建设方应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方应参照执行《重庆市主城尘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2013]272号和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以减轻施工期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1)落实施工围挡,施工场地周围按规范要求设置不低于1.8m的围墙或硬质密闭围挡。(2)实行硬地坪施工,对工地进出口及场内道路予以硬化,并采取冲洗、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3)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沉沙井、截水沟,对驶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34-
(4)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5)加强施工现场烟尘控制。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熔融沥青。(6)渣土必须密闭运输。(7)建筑垃圾应当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前清除;未开工或者停工的建设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者绿化;超过3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另外,尽可能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动力机械燃料尽可能采用清洁燃料,尽可能地控制动力施工机械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期的废气及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8.1.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尽量避免跑、冒、滴、漏;施工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含悬浮物、石油类等)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沉淀池底部的泥浆定期清掏,与建筑垃圾一并处理,严禁随意排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期生活污水通过旱厕处理之后排入市政污水3管道。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9.0m/d,污水量较小,对地表水影响较小。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环境可以接受。8.1.3声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载重汽车、振捣棒、吊车、卷扬机等施工机具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5~105dB之间。评价采用噪声距离衰减模式,预测主要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值。模式为:LP=LP0-20lg(r/r0)式中:LP—评价点噪声预测值,dB;LP0—参考位置r0处的声源压级,dB;r—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为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m。根据噪声衰减模式,各施工机具声源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影响值(未考虑吸声、隔声等效果)参见表8.2。-35-
表8.2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值单位:dB施工场界噪声达距离10m20m30m50m80m100m150m200m250m标距离m设备昼间夜间塔吊65.060.055.548.042.939.036.533.229.51030振捣棒85.079.075.571.066.965.061.557.953.230250卷扬机60.052.046.542.039.935.031.528.624.11010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施工易引起场界超标,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施工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主要为项目周边居民住宅,根据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值可知,在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时,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见表8.3。表8.3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分析序本底值(dB)影响值叠加值(dB)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号昼间夜间(dB)昼间夜间1禾丰化肥厂家属区S15061.645.380.1180.1280.112维多利亚港湾别墅及住宅区S80m61.645.381.3281.4381.323贾坝沱还房小区S12061.645.366.9367.0066.94注:表中敏感点噪声本底值为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平均值。由表8.3可以看出,施工机具在施工作业时昼间和夜间将对周边的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导致敏感点处噪声超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合理安排施工机具的工作时间,避免施工噪声尤其是夜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影响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为了进一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和《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等有关规定和要求,本工程施工中须采取如下噪声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应当于施工期间在施工场所公示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内容和时间、项目业主联系方式、施工单位名称、工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和采取的防治措施。(2)禁止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机械设在远离保护目标的位置;中、高考期间禁止在敏感点产-36-
生噪声的施工作业;24h连续作业需提出申请,征得主管环保局的同意,并张榜公布等。夜间进行抢修、抢险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同时将夜间作业项目、预计施工时间向所在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进行现场核查;经核查未发现险情的,不能认定为抢修、抢险作业。(3)将建筑噪声控制纳入环评和排污申报内容加强源头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必须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意见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污染。建筑工程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d向江津区环境保护局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报送噪声污染防治方案。(4)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许可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夜间施工临时许可制度。禁止夜间22:00到次日06:00进行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抢修、抢险除外)必须实施夜间连续作业的,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四日向江津区环境保护局提出申请,出具有关证明,经批准核发《重庆市排放污染物临时许可证》方可施工。取得夜间施工许可,施工单位必须将夜间施工许可情况进行公示。(5)建立环保信誉档案建立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责任制、施工现场值班制度和建设(施工)单位环保信誉档案。对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违法施工的除处罚外,视其情节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建筑文明工地的评比资格、降低资质等级。(6)为防止物料运输造成的人为噪声污染,夜间应减少施工车流量。施工噪声影响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8.1.4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收集后定点堆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本项目场地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一起运至政府相关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填埋场进行处理;多余土石方全部采用密闭汽车运往周边建筑工地进行回填。施工期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小。8.1.5交通影响分析本项目交通较便捷,施工期物料和土石方可通过现有滨江路进行运输。由于工程车辆的进出,工程所在区域车流量将有所增大,同时因物料装卸、轮胎带泥等原因而造成洒漏和产生二次扬尘,对沿线市容环境卫生造成一定影响,引起运输沿线、-37-
物料装卸点附近TSP浓度有所增加。因此,运输车辆应限速禁鸣,并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以防止交通堵塞和噪声污染。车辆运输必须遵循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要求,不得超载运输;应用密封车辆运输易洒露物质;车辆进入城区道路前必须冲洗,严禁车轮带泥上路,污染环境。8.1.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为地表扰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项目开挖土石方通过回填利用和后期覆土利用及相邻建筑工地借方回填后无弃方,项目区域内不设临时渣场。在施工区边缘及沿场区内道路预埋临时性的排水管道和修建临时的简易集水井,以迅速排出积水,减少施工作业面冲刷水土流失。工程施工时,开挖方临时堆放,为防止开挖堆放的松散土石方流失,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将堆土边坡夯实,遇有降雨采用防雨布进行覆盖,堆渣体四周采用草袋装土作临时拦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8.2服务期环境影响分析8.2.1废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废气主要包括汽车尾气、商业餐饮油烟、天然气燃烧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垃圾暂存点臭气。(1)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THC、NOX等。本项目滨江路配套商业用房共设置668个停车位,其中地上242个,地下426个。由于车辆进出为非连续性的,其尾气排放量相对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地下车库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h,补风换气次数为4~6次/h,同时采取机械通风、机械排烟和设置专用竖井引至最近塔楼屋顶排放等污染防治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小,环境可接受。(2)餐饮油烟及天然气燃烧废气本项目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属清洁燃料,燃烧后产生的SO2、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小,对环境空气影响轻微。本项目的餐饮部分商业用房设置餐饮,会产生餐饮油烟。餐饮油烟经油烟机净化处理后排至专用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出屋面2.0m排放,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商业用房设置餐饮、熟食加工,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按照《重庆市环境保-38-
护条例》的规定,预先设置餐饮油烟专用排烟道;餐饮、熟食加工油烟必须经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升至屋顶高空排放,排放口高出上人屋面2.0m,确保不扰民;营运期商业用房设置餐饮,入驻餐饮企业必须单独向江津区环保局申报办理环保相关手续。采取上述措施后,餐饮油烟对环境影响小,环境可接受。(3)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本项目设有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不运行。当柴油发电机工作时将产生含NOX和THC的废气,由于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经排烟风机通过专用排气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出屋面2.0m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4)生化池和垃圾暂存点臭气①生化池、公厕臭气采用专用管道进行收集,引至邻近塔楼楼顶排放,且排气口高出屋面2.0m。此外,项目餐饮废水的隔油沉淀池、无动力污水处理生化池、集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定期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掏,每半年清掏一次,所在位置设置有明显禁止燃放鞭炮、吸烟等火星的标示。并考虑在隔油池、生化池、污水处理站周边进行景观设计,种植具有一定吸臭功能的植物,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经过上述措施处理后,生化池臭气对小区居民影响较小。②垃圾暂存点本项目设置的垃圾暂存点,位于场地的绿化带内,距离最近的商业建筑住宅楼约15m。垃圾暂存点使用过程有臭气产生,管理上一般一天之内由当地环卫部门将当天垃圾清理运走。为防止垃圾臭气对临近塔楼的影响,垃圾暂存点四周5m范围内布置绿化带,以减少臭气逸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营运期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小。8.2.2地表废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再经雨水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场地雨水经雨水蓖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本项目设置隔渣沉砂池,雨水先经隔渣沉砂处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本项目营运期的污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商业门面经营性废水。-39-
33本项目污水排放总量为331.76m/d(计11.94万m/a),项目拟建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用于收集和处理整个项目产生的污废水。本项目生化池和污水处理站设置规模、位置、服务范围等情况详见表8.4表8.4项目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情况表3名称规模(m/d)位置服务对象处理后去处1#生化池20K0+401#商业建筑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2#生化池20K0+5402#商业建筑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处理3#生化池25K0+9003~5#商业建筑达一级B标后最终排入长江4#生化池20K3+3706#商业建筑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5#生化池25K4+77515~16#商业建筑后通过进入1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6#生化池40K6+04017~20#商业建筑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7#生化池50K7+30021~27#商业建筑后进入2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8#生化池30K8+10028~30#商业建筑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9#生化池20K8+20031~32#商业建筑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进入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一级10#生化池20K8+74034~35#商业建筑标准后排入长江。7~14#商业建筑直接接收商业建筑产生的污废水1号污水处理站160K4+300(直接接收),和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4~5#生化池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2号污水处理站130K6+7106~7#生化池的4~10#生化池废水,处理达到一3号污水处理站100K8+4008~10#生化池级标准后排入长江。本项目设置餐饮的商业用房产生的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之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小区生化池或污水处理站。本项目产生的污水收集后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长江。其中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B标后排入长江;6~16#楼、17~27#楼、28~35#楼生活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40-
本项目位于江津区滨江路鼎山至支坪段,沿线滨江路市政管网已经规划建设(详见附图4),由于所处地势较低,项目产生的废水一部分可以进入江津城市污水处理厂,另一部分无法进入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也无法进入支坪污水处理厂以及规划的仁沱污水处理厂,所以项目有一部分污水只能自行建污水处理站处理。本项目建的三座污水处理站选址在场地地势较低处,便于产生的污水自流进入,各生化池也根据项目地势情况,全部采用无动力设施生化池。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后,有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防洪堤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移交当地市政管理部门进行运营管理和维护。现对其污水处理设施以后主责的单位提出如下管理要求:定期维护,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后期如果规划有污水处理厂可接受本项目现直接处理达标排长江的废水,则要按照要求将其接管进入污水处理站。项目餐饮废水的隔油沉淀池、无动力污水处理生化池、集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定期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掏,每半年清掏一次,所在位置设置有明显禁止燃放鞭炮、吸烟等火星的标示。经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污废水对地表水影响较小。8.2.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为:风机、备用柴油发电机等产生的设备噪声、汽车出入车站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商业门市产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1)设备噪声:a、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污染;b、发电机房、风机房均置于设备用房内,并进行设备基础减震隔振;发电机尾气排口设两级消声器,减轻气动性噪声;(2)交通噪声:a、对进出车辆作禁鸣、限速要求;c、在车道两旁以及临街道一侧设置绿化隔离带,多种植高大乔木,合理配置灌木,以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3)商业门市及农贸市场产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商业门市主要布置在底楼,应加强对期营业时间的管理,夜间10:30后禁止营业以减少社会生活环境噪声对周边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41-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可接受。8.2.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固体废物主要为商业门面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餐饮建筑产生的餐厨垃圾以及商业建筑营运产生的商业垃圾等。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餐厨垃圾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的规定,餐饮行业产生的废油和餐厨垃圾交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回收利用,不得擅自倾倒或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处置。商业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的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由环卫部门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经妥善处理后,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小。8.3对项目商业门市的反馈意见鉴于本项目商业用房功能除了设置餐饮外,其他功能的不确定性,本评价对其提出如下反馈要求:①商业用房餐饮部分,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按照《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及HJ554-2010《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的规定,预先设置餐饮独立专用烟道,并升至屋顶高空排放,同时排放口尽量远离住户及人群,以免引起污染纠纷。②商业用房餐饮部分,建设单位须单独向江津区环保局申报办理环保相关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设置;其餐饮油烟须采用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通过餐饮专用烟道升至屋顶高空排放,排放口高出上人屋面2.0m;产生的含油废水需经隔油沉渣预处理后排入生化池或污水处理设施;厨余垃圾应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规定,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③对于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文化娱乐场所入驻本项目的商业门面,应严格按照《娱乐场所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55号)和《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70号)及其相关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并征求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所在地市民的意见(公示),对新建大型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实施听证会制度,并到江津区环境保护局办理相关的手续,得到江津区环境保护局审批意见后方可到相关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42-
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9内容治理投资预期治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类型(万元)理效果采取机械通风、机械排烟和设置专用竖井停车位汽车尾气引至最近塔楼屋顶排放天然气燃烧设置餐饮独立专用烟道,排放口布置在楼商业餐饮废气和油烟顶大气柴油废气经排烟风机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塔NOx、烟尘45达标排放污染物发电机楼楼顶排放污水设置专用管道进行收集,引至邻近塔楼异味气体处理站楼顶排放垃圾暂存点四周5m范围内尽量布置绿垃圾暂存点恶臭化带,且与周围建筑的距离大于8m雨、污分流制;废水经10座生化池和3生活污水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COD处理后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普通商业经BOD5长江;6~16#楼17~27#楼、28~35#楼生活污废水营废水SS60达标排放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NH3-N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动植物油餐饮(GB8978-1996)表四三级标准后进入1含油废水号、2号、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收集定点堆放,由当地城市环卫车运至办公人员生活垃圾城市垃圾场处理符合有关环保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城市垃10商业门市商业垃圾规定圾填埋场卫生填埋。餐饮行业餐厨垃圾定点收集后交具有资质的单位回收风机、柴油设备噪声装在设备房内,并进行减振、防振、发电机等达标、噪声20不扰民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临道路侧设置交通噪声交通噪声绿化带减少土壤裸露,生态环境//绿化80美化环境合计///215/-43-
9.1污染物环保治理措施1、废气本项目营运废气主要包括汽车尾气、商业餐饮油烟、天然气燃烧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垃圾暂存点臭气。(1)汽车尾气由于车辆进出为非连续性的,其尾气排放量相对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地下车库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h,补风换气次数为4~6次/h,同时采取机械通风、机械排烟和设置专用竖井引至最近塔楼屋顶排放等污染防治措施。(2)餐饮油烟及天然气燃烧废气本项目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属清洁燃料,燃烧后产生的SO2、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小,对环境空气影响轻微。本项目的餐饮部分商业用房设置餐饮,会产生餐饮油烟。餐饮油烟经油烟机净化处理后排至专用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出屋面2.0m排放,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本项目设有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不运行。工作时由于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经排烟风机通过专用排气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出屋面2.0m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4)生化池和垃圾暂存点臭气①生化池臭气采用专用管道进行收集,引至邻近塔楼楼顶排放,且排气口高出屋面2.0m。②垃圾暂存点本项目垃圾暂存点使用过程有臭气产生,为防止垃圾臭气对临近塔楼的影响,垃圾暂存点四周5m范围内尽量布置绿化带,已减少臭气逸散对环境的影响。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营运期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小。2、废水本项目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再经雨水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场地雨水经雨水蓖收集-44-
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本项目设置隔渣沉砂池,雨水先经隔渣沉砂处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本项目营运期的污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商业门面经营性废水。33本项目污水排放总量为331.76m/d(计11.94万m/a),项目拟建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用于收集和处理整个项目产生的污废水。本项目设置餐饮的商业用房产生的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之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小区生化池或污水处理站。本项目产生的污水收集后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长江。其中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B标后排入长江;6~16#楼、17~27#楼、28~35#楼生活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经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污废水对地表水影响较小。3、噪声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为:风机、备用柴油发电机等产生的设备噪声、汽车出入车站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商业门市产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1)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污染;(2)发电机房、风机房均置于设备用房内,并进行设备基础减震隔振;发电机尾气排口设两级消声器,减轻气动性噪声;(3)对进出车辆作禁鸣、限速要求;在车道两旁以及临街道一侧设置绿化隔离带,多种植高大乔木,合理配置灌木,以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4)商业门市主要布置在底楼,应加强对期营业时间的管理,夜间10:30后禁止营业以减少社会生活环境噪声对周边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可接受。4、固体废物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固体废物主要为商业门面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餐饮建筑产生的餐厨垃圾以及商业建筑营运产生的商业垃圾等。-45-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餐厨垃圾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的规定,餐饮行业产生的废油和餐厨垃圾交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回收利用,不得擅自倾倒或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处置。商业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的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由环卫部门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经妥善处理后,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小。9.2总量控制指标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发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办发[2010]247号)第二章第六条,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需求方是指因实施工业建设项目需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排污单位。本项目不属于工业项目,因此,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本评价仅统计项目自身污染物的环境管理指标。本项目废水一部分经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通过市政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长江。另外一部分废水经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泵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到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长江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污染物排放管理指标为:COD9.43t/a、BOD51.88t/a、SS6.61t/a、NH3-N0.12t/a、动植物油0.59t/a。9.3项目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9.3.1环境管理为了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本项目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单位及物业管理单位应设置环保管理部门,配合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拟建工程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联系。(1)施工期环境管理建设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协调工作,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污染防治责任,将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施工与环境监理合同中,严格落实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负责及时协调与解决。建设方应委托的环境监理单位进行如下具体工作:-46-
①受业主委托,监督、检查工程环保措施实施进度、质量、资金及效果。②有权就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出环保方面的改进意见,以确保环保措施的实施。③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和设备清单及各项环保指标,严禁使用国家淘汰落后的、对环境及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④监理过程中发现环境问题,以书面形式通知责任单位,要求限期处理。⑤对施工过程及竣工后的施工迹地,依据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⑥严格遵守重庆市有关规定和通告,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及车辆冲洗废水的管理,采取集中统一处置,防止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监理部应以监理月报、年报的形式及时向业主汇报环境监理工作的情况,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做好工程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计划见表9.1。表9.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实施监督管环境问题措施机构理部门临时堆方导致的水合理安排填方区、临时堆场,优先修建排水沟、沉砂池,土流失加强绿化砂石骨料到合法的砂石料场购买废水进行隔油、沉砂制定尘污染防治方案,报相关部门备案。严格管理,易洒粉尘江津区相关露物质密闭运输,推广湿式作业,文明施工工程政府职能部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时处理发生的环境纠纷指挥门及江津区弃土采用密闭汽车运往周边工地回填,弃渣运至政府指定部弃土弃渣环保局建筑垃圾消纳场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水土流失设置挡土墙、沉砂凼,搞好坡体防护交通影响及时疏通道路建筑材料使用环保、节能的优质材料(2)营运期环境管理本项目环境管理部门应作好以下工作:①项目运行前,协助环保部门进行“三同时”验收,检查环保设施是否按要求建设。②加强对物业管理员工和商业用房业主的环保意识的教育和环保宣传,尽量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其主动爱护区域内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和环境卫生。-47-
③加强物业管理,并及时清运产生的固体废物垃圾,杜绝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及对环境有不良后果的行为发生。④环保负责人员应加强工程范围内的绿化管理工作和环保工作。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高效、正常运行。9.3.2环境监测在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口设一个监测取样点,监测因子主要为COD、氨氮、SS、动植物油,在项目投入营运时监测一次。9.3.3排污口规整要求营运期应加强污水排放口的管理与维护,保证项目污水管网与市政污水管网接通,确保项目污水能顺利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内。9.4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及要求本项目所有环保设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本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竣工,同时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本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见表9.2。表9.2本项目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一览表项目验收点验收因子处理措施要求废水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城市污水处理排污口按规范设置;COD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6~16#楼COD≤100mg/l生化池排放BOD517~27#楼、28~35#楼生活污水分经别BOD5≤20mg/l废水口、污水处SS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SS≤70mg/l理站排放口动植物油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NH3-N≤15mg/lNH3-N表四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动植物油≤10mg/l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对污水隔油池、生化池污泥定期清掏,所在位置设明显禁止燃放鞭炮、吸烟等火星的标示-48-
采取机械通风、机械排烟和设置专用停车位汽车尾气竖井引至最近塔楼屋顶排放专用管道引至邻近楼顶排放,设明生化池臭气显禁止燃放鞭炮、吸烟等火星的标示满足相关要求柴油发电机废气经排烟风机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废气、废气塔楼楼顶排放废气垃圾四周设防护距离和绿化带,距离建臭气收集点筑最近距离大于8m,当天清运垃圾3油烟≤2.0mg/m油烟净化设施去除效商业餐饮油烟设置餐饮独立专用烟道引至楼顶排放率按规模确定,最低去除效率≥60%水泵、柴油发电机均设于设备用房水泵、柴油噪声噪声内,所有产噪设备均应进行减振、防发电机振处理收集后及时由城市环卫部门运至城人员生活生活垃圾固体市垃圾场处理满足相关要求废物定点收集后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商业门面餐厨垃圾不得由私人转交他人-49-
污染物总量控制表10允许排处理前预测排允许排控制项目产生量处理量排放量放量浓度放浓度放浓度污水11.94/11.94////COD51.0841.659.43/450100100BOD514.5612.681.88/2002020SS32.2225.616.61/2507070NH3-N0.280.160.12/351515动植物油2.962.370.59/501010废气///////汽车尾气///////油烟////102.02.0发电机废气///////生化池臭气///////生活垃圾0.00370.0037收集后及时由城市环卫部门运至城市垃圾场处理商业垃圾0.01590.0159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餐厨垃圾0.04320.0432每天清理后,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凡涉及到十二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必须填写。3单位:废气量:万标m/年;废水、固废量:万吨/年;水中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3物为千克/年,其他项目均为吨/年。废水浓度:毫克/升;废气浓度:毫克/标m。-50-
结论及建议表1111.1结论11.1.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江津滨江公园鼎山至支坪段配套附属商业及地下车库建筑工程,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沿着滨江路沿线布置。项目包括35栋单体建筑,其中纯商业建筑30栋,纯地下车库2栋,商业与车库结合建筑3栋。其他为道路、绿化、配套设施等的建设。22本项目建筑占地面积约10813m,建筑面积约58108.2m,包括35栋商业建筑配套用房,其中13#、22#、27#和32#建筑为半地下式车库,其他均为多层商业建筑用房,配套商业主要为餐饮、娱乐、百货小商铺等。本项目总投资41800万元,建设周期24个月。11.1.2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结论(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允许类,符合《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增补本)》和(国土资发【2009】154)“《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增补本)》的通知”、“渝十条”中的相关要求。(2)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位于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津发改投[2015]139号文对本项目的立项进行了批复,同意本项目在滨江路的选址建设,同时本项目的的施工图设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审查同意。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要求。11.1.3项目选址结论本项目位于江津区滨江大道,起于鼎山贾坝沱,止于支坪镇花铺从溪沟。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场区所在的地质条件现状对项目的建设没有制约因素。项目沿着滨江路布设,视野开阔,本项目区域内交通便利,城市交通网络联系便捷。本项目的水、电、气、通讯均可通过附近已有设施接入,本项目污废水可排入附近的市政污水污水管网,部分可接入江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雨水经市政雨水干管排放,减少了工程在公用工程的投资,缩短了工程的建设进度。本项目所在地区域周围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需要保护-51-
的对象,因此周边环境对本项目的建设制约因素不大。因此,从环保角度讲,本项目选址合理。11.1.4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长江评价段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域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项目所在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无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生态环境较好。11.1.5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1)施工期a、污废水施工期废水由施工场地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组成。①施工场地生产废水施工场地生产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进出场地车辆的冲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污染物以SS为主,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进出场地车辆的冲洗水主要含SS和少量石油类。混凝土养护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防尘洒水、施工机具冲洗废水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进出车辆的冲洗,不外排。②生活污水工程将设置集中的生活营地,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b、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机具作业时产生的含CO和NOX废气,土石方开挖、场地平整及物料装卸等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车辆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等。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预防措施应以管理为主,施工期间加强土石方开挖、回填的管理,并采用湿式作业,对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定期洒水(特别是旱季),以减少施工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施工场地禁止燃煤。c、噪声工程施工噪声主要由施工机具引起。施工机具主要有载重汽车、振捣棒、吊车、卷扬机等,噪声值在75~105dB之间。-52-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减轻施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噪声扰民。d、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弃土弃渣。项目弃渣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进行处置,多余土石方采用密闭汽车运至周边工地进行回填,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及施工噪声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小,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消失。(2)营运期a、污废水本项目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33项目污水排放总量为331.76m/d(计11.94万m/a),项目拟建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用于收集和处理整个项目产生的污废水。本项目设置餐饮的商业用房产生的餐饮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之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小区生化池或污水处理站。本项目产生的污水收集后经10座生化池和3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长江。其中1~5#楼生活污水经1~3号生化池处理后可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江津几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B标后排入长江;6~16#楼、17~27#楼、28~35#楼生活污水分经别4~5号、6~7号、8~10号生化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三级标准后进入1号、2号、3号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经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污废水对地表水影响较小。b、废气本项目营运废气主要包括汽车尾气、商业餐饮油烟、天然气燃烧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垃圾暂存点臭气。(1)汽车尾气由于车辆进出为非连续性的,其尾气排放量相对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地下车库排风换气次数为6次/h,补风换气次数为4~6次/h,同时采取机械通风、机械排烟和设置专用竖井引至最近塔楼屋顶排放等污染防治措施。(2)餐饮油烟及天然气燃烧废气本项目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属清洁燃料,燃烧后产生的SO2、烟尘等污染物排-53-
放量小,对环境空气影响轻微。本项目的餐饮部分商业用房设置餐饮,会产生餐饮油烟。餐饮油烟经油烟机净化处理后排至专用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出屋面2.0m排放,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本项目设有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不运行。工作时由于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经排烟风机通过专用排气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出屋面2.0m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4)生化池和垃圾暂存点臭气①生化池臭气采用专用管道进行收集,引至邻近塔楼楼顶排放,且排气口高出屋面2.0m。②垃圾暂存点本项目垃圾暂存点使用过程有臭气产生,为防止垃圾臭气对临近塔楼的影响,垃圾暂存点四周5m范围内尽量布置绿化带,已减少臭气逸散对环境的影响。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营运期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小。c、噪声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为:风机、备用柴油发电机等产生的设备噪声、汽车出入车站时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商业门市产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1)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污染;(2)发电机房、风机房均置于设备用房内,并进行设备基础减震隔振;发电机尾气排口设两级消声器,减轻气动性噪声;(3)对进出车辆作禁鸣、限速要求;在车道两旁以及临街道一侧设置绿化隔离带,多种植高大乔木,合理配置灌木,以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4)商业门市主要布置在底楼,应加强对期营业时间的管理,夜间10:30后禁止营业以减少社会生活环境噪声对周边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可接受。d、固体废物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固体废物主要为商业门面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餐饮建筑产生的餐厨垃圾以及商业建筑营运产生的商业垃圾等。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餐厨垃圾-54-
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的规定,餐饮行业产生的废油和餐厨垃圾交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回收利用,不得擅自倾倒或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处置。商业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的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由环卫部门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经妥善处理后,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小。本项目投资为41800万元,环保投资估算为215万元,本项目环保投资约占项目总投资的5.14%。11.1.6总量控制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污染物排放管理指标为:COD9.43t/a、BOD51.88t/a、SS6.61t/a、NH3-N0.12t/a、动植物油0.59t/a。11.1.7总体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和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其选址和总体布局合理。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在采取措施后其不利影响能得到有效控制,外排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环境可接受。项目的建设将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评价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可行。11.2建议(1)加强环保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施运转正常,搞好本项目的绿化工作;(2)加强本项目工作人员的环保宣传和教育,爱护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设施,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55-
表12主管部门预审意见:(盖章)年月日项目所在地环保局初审意见:(盖章)年月日经审办查人意签见字-56-
表13环境保护局审批意见渝()环评表[]号(盖章)年月日局经内审审办签查批人发意意签意见见字见-5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摘录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人生产或使用。第三十六条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摘录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纳入工程建设监理范围。其中有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填报建设项目试生产申报表,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和落实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证明材料,报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批准投入试生产并核发排污临时许可证;不符合的,书面回复并说明理由。试生产期不得超过三个月,确需延长的,应当于期满前二十日提出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批准适当延长,但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试生产期间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污临时许可证规定或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当停止试生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摘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人试运行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投人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荥经县荥经河防洪堤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 防洪堤工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 梧州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高旺防洪堤工程(桩号0+000~1+600
- 实用资料将乐县洋布工业园区左岸防洪堤工程c1标施工组织设计推荐精品
- 防洪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道路及配套工程、防洪堤工程、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XX县城防洪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doc
- 兴国县滨江西路往南延伸道路`防洪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附件.doc
- 文成县巨屿至东垟(花竹岭段)防洪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doc
- 关于加强防洪堤工程建设管理探析
- 某某某某防洪堤工程项目建议书
- 防洪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doc
- 莲都区碧湖镇红圩村防洪堤工程
- 龙泉市静脉产业项目——垃圾资源化协同处理工程防洪堤工程
- 开都河南岸城区段防洪堤工程03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荔城区渠桥河防洪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白玉县昌曲河阿察乡昌托村防洪堤工程施组
- 电子论文-防洪堤工程中预制桩的应用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