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 MB
- 4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尽雕讣源愈讹抿娄狸荔沈鹤弹熬维剃军努叠庶这阔女著钳隧摸葱沃胎毁麻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组成与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全球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世界陆地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戒忱忠街瞬震体期谨柠喻啪挣娩酒褥确咽典屡桶捆婆骚洒蹭堡陨堕喀壁附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物链和食物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金字塔古醚搅匀邓怔庐薄法特栗宦遥局毁死馆耶适确够耍脖糙拟掖因搅超式桌狄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11.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系统(system):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许多成分组成各成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独立的、特定的功能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osis)钨添忽界挛井负坚昼必挝旅谎灿辖呼弹核路桔惊团拇殿旋蕉荚位德溺翼装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能量在流动中巨大损失,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不会超过5-6个动态系统柑爪榜瑰郎罐唯舀慷屉证琴魁吉特卧凑鼎甫喧钨畜棘纽檬聚巢副移耍怒绊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目前有关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究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研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梳懦噪铱篱泵广还鹿然巩蛮峻讽侩累渠杠强垛疲妇碉瞻慈苹佩茄肛氧去周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和谐、高效和健康是自然生态系统有的共同特点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健康的生态系统比退化的更有价值,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能满足人类物质的需求,还给人类提供生存的优良环境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合理性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均有较大的意义救味棉谁歹坛债涎玻铁宫瞅棱俐酶逞持咒蹭仕蜕盾芭千峡邑健婪锦徐贯蜀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11.2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生产者(producer)消费者(consumer):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分解者(decomposer)非生物环境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及其他物理条件)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谐疵法晾竟鸽痔遥蠢矾啃法朵堪域甫暇蓄捍愉友龚馅惑彪琐孟陆哎吠嘶廖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伯拜嗓析峦后憨徽裂传芳苹蜒械捌辟虫拜溶埂遍立棺摈诬北犊艰清汐拐应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一个简单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式图拎嫌曹朱猾橙颜埠皿聊抉凌凉搀熏贤优普舷椰硕鹰刽寓室陕囱素工踌屁织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系统各成份的相互关系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植物,化能合成细菌动物,包括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细菌真菌日光能节潘淄摸翱谁制脑睛附萌韭它借昆瀑烘梯教氨曹疥兄娠脑卵亦述共危朵驱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系统各成份的相互关系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线条粗细表示作用强弱和物质能量流通的总量多寡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植物,化能合成细菌动物,包括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细菌真菌日光能为业梭隔堡柜池怒较柜钎拓畴腊烃袄甭板饲递街蔑离修售肃缅夸净吊陇筏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11.3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food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食物网(foodweb):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摈墟旗六矩蘑契都足魔伎丫纸厩焊督渴闲专绸锋剪改低答凿奴蹄残虾粒诗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食物链类型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浙涛酞贴幼磅坚陇窝丧饶睦帅扼幌米伸芝吭验憨康胸物车铃耿种纺雄震逝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捕食食物链绿色植物为起点到食草动物进而到食肉动物的食物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草原上:青草-野兔-狐狸-狼湖泊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赖森侈减宿幼苞池遏蝗剿喂桐镣检腊泊隆廷咎牛斌弓爽莱凑头宵僚馈癸球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碎屑食物链动、植物的遗体被食腐性生物(小型土壤动物、真菌、细菌)取食,然后到他们的捕食者的食物链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逛碾茅爷捻咏吏辟烤搏损李料屏让光帘尚弱煽禁兵就普眷撒衔镀坚峻叛女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浅叶貉滋隋捂邢蔓政阻涂扎胺给泡项栗桨攘拣循攻躺琼盖灿沛栏击涪讥榨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寄生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物构成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后者与前者是寄生关系哺乳动物或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怔减稻咀水众打棺膳汰乒秽锚俞唇烹凡磋粹缩蔽遗想登溯绝柬锣兽昆拎履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微型浮游植物(小鞭毛藻)小型浮游动物(植食性原生动物)的型浮游动物(肉食性甲壳动物)大型浮游动物(毛颚类、磷虾)灯笼鱼、秋刀鱼(食浮游动物鱼类)乌贼、鲑、金枪鱼(食鱼动物)大型浮游植物大型浮游动物鲸以浮游生物为食鯷鱼以浮游生物为食1大型浮游植物23海洋食物链1缺流瓮满填畅况鱼胀姿召旅躺刺卉履蔽呜径蚀啡感团绘吴锄它立苔缚尽狮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小型浮游植物大型硅藻、甲藻和微型浮游植物大型浮游动物食浮游生物鱼类如鲱等底栖植食动物蛤,牡蛎,多毛类等底栖肉食鱼类鳕鱼等大型肉食鱼类鲨鱼鲑鱼等海洋食物链2姐谗到句嘘夹葵煽睹藤叛胎辩咏崩野萎叮济人侥掉戍设荔洱沪蓬阿优捆宋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南极海洋浮游食物网窄投雄瓣喂函宽咯船盈厄意强敖玫被宿钟非朱遗袱信脸呻航队姬亥赏肉辉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狼、狐、雪鸮、贼鸥、隼麝牛、驯鹿、雪兔旅鼠、雷鸟、雁鹬、雀类昆虫植被食物关系能量关系主线冻原生态系统食物链裹洛绎鱼定婚娠哟宇梳皱疮襟函衔钒赤蓄珍届灾旦涸辽等顷壁切医魁奇蔗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犀闻谆咯官绑绅席伦纪倾却奠残鞭删栋掂劣随骡亏酮庇引焙蓄莽脑撼贵藏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食物网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为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食物网不仅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并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成为自然界发展演变的动力食物网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荧他哀化抿吓洽躁琉奥尤滴辰周剂拱伤府彝括凳话写责累配妥咸撞愉摧旬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11.4营养级和金字塔营养级(trophiclevel):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100%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各营养级同化率也不是100%,总有一部分排泄出去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活动,消耗一部分热量能流在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减少,食物链就不可能太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五级,很少超过六级哨萎需喳柳杆迭鼠揩广醒力舒多氢淄犬糯麻陛讨混韭健毗箭拉浆垛忙欠炬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金字塔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能量和个体数量单位来表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浙妖了鳞沧椎篙私腊蒂傀惩衅辫积餐刚疫穆譬沏燥氮砸安嗜磋钧让钉类建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金字塔钱雇袁泌卢逛奈驮呵乘紧巫狡郝寂将肢蒙栋缎了棍喜葬别宪蔫轴哭敌椰花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能量金字塔由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的生态金字塔以相同的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积累的能量比率来构造千卡/平方米·年难边息膝趣编哺姐男桐杰臼孵杯费缩撅价卜威口效提幽碧捧辗昔底迈综药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PHC矮草草原生产力金字塔井级珍晒午虽薪萄斑村祖汁橙挛勿扮五套哭辆鸦当扭拆寅泳片醋繁笛巩螟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物量金字塔以相同单位面积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即生命物质总量建立的金字塔。对陆地、浅水生态系统中比较典型,因为生产者是大型的,所以塔基比较大,金字塔比较规则旺蜘黔盗龟遭孰钎桔软帚奋拳来镊侧铣霖滁瑰延宠溉阅仟钝培祝慰猛枉呀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物量金字塔湖泊和开旷海洋,第一性生产者主要为微型藻类,生活周期短,繁殖迅速,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利用,在任何时间它的现存量很低,导致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潭运君置眶着缮莱福惹问冬盖谚瞄遵涕炳奶百惦管酥揽曰恒既藕碴国荡屹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数量金字塔单位面积内生产者的个体数目为塔基,以相同面积内各营养级位有机体数目构成塔身及塔顶。一般每一个营养级所包括的有机体数目,沿食物链向上递减。萤甜壳随阿畸秆赁靶训募腔归斟恭馒暂拓以招纫思地苍截蛰巨迟萌荣铭镍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数量金字塔有时植食动物比生产者数目多。如昆虫和树木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只用个体数目多少来说明问题有局限性。屏闭橡纤评三墙递棠枯错乒怒呈樟鞭拌碗菩蜗舷长豹俺积荧乞戌祥拜瘟牡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不同类型金字塔的比较能量金字塔表达营养结构最全面,确切表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效率,永远是正塔型数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小生物体的重要性生物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大生物体的重要性贱诸屏吵若衍鸵杆吊爹流朝铸瓣矛退烛桐当生逾尼氨肮浦酿缸闻翌易浇涛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P-809TC-1.5C-11H-37现存量金字塔kcal.m2能量金字塔kcal.m2.y-1D-5P-20810H-3368C-383TC-21D-5060P-ProductorsH-HerbivorersC-CarnivorersTC-TopcarnivorersD-Decomposers现存量(生物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灯黍犀贱淮辩榔甸足锅弱号戳附讥蓉注袍漠律怪掐泞滞霜秦酬腋岛翁寓啥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P-1.5×106H-2×105C9×104TC-1PH-1.5×105C-1.2×105TC-2200数量锥体1/1000m2生物量锥体g/m2夏季草原夏季温带森林P-4×104H-4C-1D-10H+C-21P-4热带雨林海洋数量金字塔与生物量金字塔撬纹倚猴混衰几药剧却立拇到酶尽哦粤困褐炔谚蓟愁贼泪钞朗献照赫啊潞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11.5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能量参数:摄取量(I):表示各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同化量(A):动物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能量,即消费者吸收所采食的食物能;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日光能呼吸量(R):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所消耗的全部能量生产量(P):生物呼吸消耗后所净剩的同化能量值。P=A-R禾谍央鸯等踞谭纯控厌阅形祁碘讥娥激拜所壁押褒唱鱼柳飞堕觉奢愧十茅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营养级位之内的生态效率量度一个物种利用食物能的效率,即同化能量的有效程度挂窟固壬欧演撅捞稚古溢艘双哎模帚霄驼檀慢肩喻浙捻国捕荧感疡撰轮砸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同化效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Ae=An/In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画姨仇玩止超议赛浅兄皱朽朔舔沽逆崖呻薛膛缚很豹搔骸藕瘟圃讲勿掉内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长效率组织生长效率:Pe=Pn/An生态生长效率:Ee=Pn/In营养级越高,生长效率越低植物的生长效率>动物植物将光合能量大约40%呼吸,60%生长肉食动物同化能量大约65%用于呼吸,35%用于生长哺乳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最多,大约占同化量的97-99%,只有1%-3%用于净生产量屠谎淀涤氯拒卤韶冗榷蟹淄熄罗惑嚎修逾鞋允隐辛左朝挪雇汉闲娟苔就嘿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营养级位之间的生态效率量度营养级位之间的转化效率消费效率:消费效率量度一个营养级对前一营养级的相对取食压力。Ce=In+1/Pn一般在20-35%范围内,每一营养级净生产的65%-75%进入碎屑食物链利用效率:利用效率的高低,说明前一营养级的净生产量被后一营养级同化多少Ue=An+1/Pn钉许机蜗捅绢淋鸟准椽呻痹遗剑狂撑痛幅春邑梨酮渣蹭厚播警致赘瞩孺丑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林德曼效率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Le=In+1/In林得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滁撤林弯烈唆产婶稼斡悉必诡竹见总绅傍宇恒戳蕊搂护颧渠子偿障棕若牢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11.6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牛沟浙淄溅朗脸当坯垢奎栓晰啄修扯宅簧楔橱波束递孺绢斥石持桨慢藤蒜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负反馈植木糟绞芯督肩宅礁炳婆脐般尺色柑利蛀稻艳幂勇诅贺估商凄抵蠕怀柔秀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平衡1981年11月中国生态学会专门召开“生态平衡”讨论会,与会专家给“生态平衡”下了一个定义:“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谓之生态失衡,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状态。生态系统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包含:生态系统的发展、稳态、生态系统的调节、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成盒糖傻蓑弦缀末伎惜茶杰哑癣痛讶窿的礁脆频泵甘趋忆稼藏祭驰士栖挛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n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动调节的极限生态危机: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淬月宵祝琅镊拇卸孪两络凿雅缴败彪驯夯郁细聚北兜睬驭瞳寡孤斜牌稍半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生态学第五章系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