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从阿里问题谈沙漠化【摘要L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此处所指的“沙漠”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本身干燥所造成的沙漠气候。不过,没冇植物生长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分配水分,结果也可能反而导致干燥气候。【关键词L沙漠化、成因、危害、防治、现状引言:阿里,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被称之为“万山之祖”,“百川Z源”。是信徒们的圣地,探险家的乐园,登山家的向往,旅行家的天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曾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如今却黄沙漫天。到底是怎样导致的呢?正文: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部分半湿润地区的一个极其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所谓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部分半湿润地区,曲于气候干燥,降水少而且集中,风力活动强劲,生态十分脆弱,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旦超过口然界允许的负荷,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化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质荒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㈠1沙漠化的成因沙漠化过程是受多种因索的影响,其起因也是很复杂的。气候因索和人为因素最为明显。1.1气候因素干燥的气候,控制了沙漠的空间分布,地质历史时期大的气候波动,控制了沙漠的形成、扩展和固定、缩小等一系列变化。然而,气候的变化又相对超前于沙漠的变化。在气候向干旱波动较小的时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极其脆弱的特性,这里气候干燥,降水多变,大风频繁,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条件Z间处于近乎临界的相对平衡状态Z屮。只要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就很容易引起牛态平衡的破坏,诱发和促进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正确的防治,则可减缓和阻止沙漠的发生。另一方面,当气候出现向湿润小波动时,人们合理的改造活动,又可以促进和加快沙漠的固定和缩小。困此,气候是沙漠化过程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人为因素是在气候因素影响的前提Z卜,相对地起着重要的作用。㈡1.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人口增t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n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1.2.1滥垦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我国许多地方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化。1958年到1973年,内蒙古曾出现两次开荒热,造成2000多万亩土地沙化。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的卫星遥感调杳,1986年至1996年,四省区调查区开星的2912万亩土地屮,冇1433万亩沙化,被迫摇荒,占开垦总而积的49.2%。1.2.2滥牧我国沙区草场牲畜超载率为50%-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出70年代的70切下降到打前的25cm,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1.2.3滥伐滥伐林木使大量最宝贵的荒漠植被遭到破坏。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3000多万亩,到80年代中期因滥伐造成植被破坏,使1/3以上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吉兰泰镇7o年代以来因当地居民乱砍滥伐,使盐湖西北105万亩天然林减少到30万亩左右由于失去植被保护,我国最大的湖盐生产基地一一吉兰泰盐场,已冇一半以上被流沙埋没。1.2.4滥采沙区滥采屮药材、搂发菜及无序采矿工程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大量植被破坏,直接导致土地沙化。1994年甘肃省沙区因挖干草破坏草场100万亩以上。每年进人内蒙占口治区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就达10万余人,全区近几年因搂发菜破坏草原而积达195亿亩•英屮6000多万亩已经沙化。陕四榆林地区煤出开发一项.就使30力亩土地沙化。1.2.5滥用水资源我国部分地区还沿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造成土地盐渍化。据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统计,已有2.36亿亩土地盐渍化。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冇敬的管理,致使上游用水过度,下游水量减少,大面积农出被迫摇荒,形成土地沙化。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50年代以来上游不断超量采水,使进人巴州境内河水锐碱,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造成530万亩胡杨林枯死,25万亩农田被迫弃耕,100万亩草场退化。㈢2沙漠化的危害沙漠化的危害概描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可利用面积缩小,生产潜力衰减。2)农业产量降低。3)草场质量下降,牧业发展受阻。4)阻塞交通。5)毁坏水利设施。6)埋压房屋建筑。7)污染环境。8)影响输电通讯工矿等。w沙漠化的危害是多方而的。以往人们对它不像地震、洪水、泥右流、滑坡、\n塌方等自然灾害那么重视,主要因为它不是突发性的,顷刻之间直接毁灭人类生命财产。但实际上,沙漠化的危害无论从吋间上出现的频繁性、经常性,还是空间上分布的广泛性、多样性以及由此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等来看,并不亚于前述灾害。所以,沙漠化同人口爆炸性增长、水资源短缺等一起被列为当代世界三大问题。3现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草原和森林以空前的速度退化,沙漠化的趋势正从各个方向向人类生命区推进。沙漠化正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担忧。全球每年沙漠化土地达600万公顷,受沙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3800多万平方千米。据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共有&5亿人正被沙漠化困扰。3・1我国的沙漠化现状我国的情况也极其严重,沙漠和沙漠化土地而积共冇13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13.5%,其中流沙面积约为三分之一。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北方地区总面积的10.3%,其屮历史吋期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冇12万平方公里,现代沙漠化十.地面积5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涉及到我国北部及曲部十二个省(区)共有二百多个县(旗),尤其是半干旱地带的东起嫩江下游西至宁夏东南的农牧交错区,沙漠化更为严重。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万平方公里,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三个地区: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同定沙丘的活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乂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⑷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6月17日的公布,中国沙漠化土地达到173万9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以上,影响全国30个一级行政区(省、门治区、直辖市)。4防治4.1沙漠化的防治的主要方式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渔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増长。6)推广作物的轮休制度。7)推进土壤保护制度。8)多种植树木吗,利用植物治理。9)加强教育(对沙漠化)。这里重点解释植物治理。4.1.1植物治理\n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区播种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扩张及改善沙漠土地。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腾少,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发达等特点,可抵抗狂风袭击,并尽快将水分和养料输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细胞内经常保持较高的渗透压,具有很强的持续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够适应干旱少I対的坏境。其貝体治理的方法:1)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木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2)在沙漠边缘地带造防风林,以削弱沙漠地区的风力,阻止沙漠扩张。防风林的效果与林带的高度冇关,树木越高大防风效呆越好。此外,还与树木的疏密结构和透风性能有关。其类型有三种:紧密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林带及通风结构林带。3)植物治理的效果重点在于选择适当的树种和科学的林带结构。內6结论尽管沙漠化趋势不容乐观,但是在新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由向自然索取资源转向更多地向人类智能木身索取资源,牛态环境破坏将得到有效遏止。另外,生态环境观念的形成,使人们更注重环境保护,政府对沙漠戈壁和半沙漠地区的治理力度逐渐加大。在此希望阿里的悲剧不会再重演。参考文献:㈠丁玉波,浅谈环境的沙漠化问题。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0S期㈡王健,试论沙漠化的成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1期◎沙漠化:现状和危害。时事资料手册-2000年3期H中建友,董光荣。沙漠化危害。干旱区地理・1989年1期。朱震这,土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來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咖.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的安凤牛,孙培福,彭志成。试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