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00 KB
- 1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亭湖区“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根据《盐城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和《盐城市亭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件要求,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控制水资源消耗,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两聚一高”、市委“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亭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为“践行发展新理念,建设美丽新亭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1、坚持双控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15—
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促进区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以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2、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对双控行动的规范和引导,强化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市场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3、坚持制度创新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促进高效用水的制度体系。加强水情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风尚。4、坚持统筹兼顾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产业布局、用水结构和水平,科学合理逐级分解双控目标任务。分类推进各行业、各领域重点任务落实。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区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74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540万立方米(其中市直110万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降低28%和23%;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显著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1以上。全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双控目标全面完成,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区域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管控,地下水水量、水位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超采区面积逐步缩小,全面完成区政府确定的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压采封井目标任务。全区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建成“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15—
四、重点任务(一)明确总量和强度管理控制指标。健全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度,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指标管理,按照市确定的2020年各县(市、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明确各镇(街道、经济区)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各镇(街道、经济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见附件1),把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解到各镇(街道、经济区),明确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把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作为涉水管理和审批的重要依据。(二)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预警体系,发布预警信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三)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重点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产业布局、各类开发区的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从严从紧核定许可水量,对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四)严格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15—
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实行规划期用水总量指标控制与年度取用水计划指标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年度取用水计划指标不得超过规划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根据省、市核定的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依据实际需求将年度用水计划分配到每个用水户或用水单元。行政区域内计划用水户的年度计划用水总量不得超过本区域年度用水计划。建立健全用水总量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取用水台账。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制定的用水定额,将用水定额作为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取水许可水量核定的重要依据。(五)全面推进各行业节水。贯彻落实《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制定亭湖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节水,组织开展全民节水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根据《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申报和考评细则(试行)》,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亭湖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9年底前把我区创建成“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15—
强化农业节水。完成省、市确定的高效节水灌溉和农业水价改革任务,建立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奖励制度。结合作物种植结构特点,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建立作物生育阶段与天然降水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种植制度。因地制宜地发展低压管道灌溉以及喷滴灌等高效节水设施,重点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工程。集成发展水肥一体化、水肥药一体化等措施,积极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深松整地、覆盖保墒等措施,提升天然降水利用率。开展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水技术水平。到2020年,全区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鼓励发展农民用水自治、专业化服务、水管单位管理和用水参与等多种形式的终端用水管理模式。支持和壮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探索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向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化合作社等多元方向发展。强化工业节水。严格执行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重点开展火电、钢铁、石化、化工、印染、造纸、纺织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组织开展企业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加强节水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不断提升企业用水节水水平,限期达到省先进用水水平。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经济区建设,鼓励入园企业开展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建立经济区企业间循环、集约用水产业体系。严格执行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到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实现全覆盖,新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经济区,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50%以上。强化城镇节水。加快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推动供水管网独立分区计量管理。加快推广普及生活节水器具,推进学校、医院、宾馆、餐饮、洗浴等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新建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型器具,在新建小区中鼓励居民优先选用节水器具,全面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建设。加强公园绿地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建设,严格控制灌溉和景观用水。到2020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80%区级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50%以上学校建成节水型学校,20%以上小区建成节水型社区。—15—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节水制度和组织机构,认真执行节水型社会示范区以及灌区、社区、企业、单位、学校等各类载体建设标准,分类、分级实施推进,不断扩大载体建设覆盖面,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长效机制。按照“县(市、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年均下降率≥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率≥6%,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计划用水率≥90%,节水型器具普及率≥95%,城市污水处理率≥84%,城市再生水回用率≥15%,管理制度执行率≥85%,节水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2‰”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省级节水型示范区达标创建与长效机制建设,争取把我区创建成省级以上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六)加快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按照省核定下达的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控制,实施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按照省政府划定的地下水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和地面沉降区,以及省政府批复的《江苏省地下水压采方案(2014-2020年)》、市政府批复的《盐城市地下水压采方案(2014-2020年)》、区政府批复的《盐城市亭湖区地下水压采方案》,组织实施地下水封井、压采工作,到2020年全区累计封井52眼(2014-2020年),其中永久填埋24眼,封存备用13眼,调整为专用监测井15眼(2017-2020年全区封井35眼,其中永久填埋9眼,封存备用13眼,调整为专用监测井13眼),全区开采量控制在540万立方米以内。继续执行地下水“四个一”—15—
管理制度,规范地下水封井工作,确保应封深井及时规范封填(存)。将地下水作为战略和应急水源,逐步取消饮用水地下水源。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适时调整省级地下水监测井,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地下水水质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七)统筹配置和有序利用水资源。合理有序使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进一步做好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减少水资源消耗,逐步降低过度开发河流和地区的开发利用强度,退减被挤占的生态用水。加快完善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大力推进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强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利用系统和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对于城乡绿化、环境卫生、观赏性景观、生态湿地等环境用水,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应当使用再生水。(八)加快理顺水价形成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56号)、市政府办《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盐政办发〔2016〕—15—
85号),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基本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建立完善分类定价、差别水价、阶梯式水价等水价机制,城镇供水价格调整到位。贯彻落实《盐城市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管理办法》,计划用水户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执行到位。切实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2017年底前完成水资源费征收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全面规范水资源费征收行为,确保应收尽收。(九)提升水资源计量监控能力。强化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运维,健全水资源监控计量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调。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做到量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期发挥效益。非农业用水年取用地表水10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取用地下水5万立方米以上的取用水户的用水计量设施应当符合水资源远程监控要求。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和科学计量水平。到2019年全面完成小型提水灌溉泵站计量设施建设;到2020年,主要取水口门安装计量监控,实现在线监测,有条件的地区要计量到户。(十)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强化取用水计量监控,逐步推行用水户分级、分类管理,同行业、同用水环节执行同一标准。重点抓好规模以上取水大户的监管,加强对主要用水设备、工艺和水消耗情况及用水效率的监控管理。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和考核,特别是强化对用水大户的监控考核,定期开展用水合理性分析、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工作。完善取用水统计和核查体系,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台账。根据《用水总量统计方案》的要求,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用水总量信息网上直报制度,完善取用水户取用水原始记录和台账,规范统计方法,确保用水量、节水指标等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引导重点用水单位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其内部节水管理水平。(十一)加快推进技术与机制创新。—15—
大力推进综合节水、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信息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广成熟高效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产业化,支持节水产品设备制造。积极开展节水技术、产品的评估及推荐服务,建设节水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专业化节水服务企业,加大节水技术集成推广,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示范和应用。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经济区)对本地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负总责,要抓紧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任务分工,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双控目标完成。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指导、支持和监督管理。区水利局、发改委将切实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2、严格督查考核。逐级建立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双控考核要求,加强对各地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督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主管部门对政府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对落实不力的地方,采取约谈、通报等措施予以督促;对因盲目决策和渎职、失职造成水资源浪费、水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3、加大支持力度。各镇(街道、经济区—15—
)要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支持重大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取用水计量监控等工作任务的落实。要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等新模式,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授予私企特许经营权(BOT)模式等,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节水等领域。4、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典型,培树一批合同节水、水效领跑、经济区节水等标杆,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加快推动双控行动。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周”等有利时机,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依法公开水资源信息,及时发布水资源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决策透明度,健全听证等公众参与制度,对涉及群众用水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附件:1﹒2020年各镇(街道、经济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2﹒盐城市亭湖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重点项目一览表—15—
附件12020年各镇(街道、经济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地区用水总量(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全区4.74028%23%0.621南洋镇0.73828%23%0.621盐东镇0.44028%23%0.621黄尖镇0.39128%23%0.621新兴镇0.52328%23%0.621便仓镇0.46328%23%0.621环保科技城0.23228%23%0.621经济开发区0.16628%23%0.621新洋经济区0.17428%23%0.621大洋街道0.06128%23%五星街道0.03828%23%文峰街道0.05428%23%先锋街道0.05428%23%毓龙街道0.07628%23%市直1.33028%23%—15—
附件2盐城市亭湖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重点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工作要求实施年限投资(万元)备注合计13736一、制度建设601制定亭湖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根据省节约用水条例、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结合亭湖区实际,制定亭湖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2017-2018202完善用水、节水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取水许可、用水审计、合同节水、水效领跑者等方面的规章制度。2017-2020203制定亭湖区十三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根据《盐城市“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亭湖区实际,制定亭湖区十三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2017-201820二、规划体系2304编制区级双控行动方案根据省市方案,9月底前制定完成区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方案。20172052018-201935—15—
编制亭湖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亭湖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今后一段时期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规划。6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亭湖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指导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2017357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每年组织对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定,并形成专题报告。2017-2020608编制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分析高效节水需求、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典型设计、投资估算,科学合理安排分年度实施计划。2017-2018409开展亭湖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2017-202040三、重点项目1344610地下水封井工程组织实施地下水封井、压采工作,封井35眼,其中永久填埋9眼,封存备用13眼,调整为专用监测井13眼。2017-202036列入《盐地市亭湖区地下水压采方案》11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非农业年取地表水10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取地下水5万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户计量,农业小型提水灌溉泵站计量,主要取水口门计量,实现在线监测。2018-2020100012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灌溉1.50万亩。2017-20208840—15—
13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创建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2017-2019300014节水型载体建设累计创建节水型载体24家以上。2017-202024015用水审计及水平衡测试重点计划用水户每三年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其他计划用水户每五年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对用水大户及计划用水户超计划用水30%以上的进行用水审计。2017-202011016加强农业取水许可管理明确审批主体和对象,规范取水许可证发放,加强农业取水许可日常监督管理。到“十三五”末,全区农业取水许可基本实现全覆盖。2017-202011017完善亭湖区地下水监测站网体系完善亭湖区地下水监测站网,合理分布各承压监测井,保证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实现在线自动监测和远程信息实时传输。2017-201960亭湖区地下水监测井调整18水效领跑、节水宣传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培树一批合同节水、水效领跑、园区节水等标杆,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加快推动双控行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节水宣传周”等有利时机,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2017-202050—15—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政水资源科工作总结
- 专家建议:水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
- 上海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署2016单位决算
- 基于要素成本核算的水资源管理研究(可编辑)
-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案(人教版必修)
- 珠海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
- 保护地下水资源提案
- 东台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15年修订)
- 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汇报
- 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 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
-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与对策【精品论文】
- 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
- 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学及水资源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