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习题

  • 49.00 KB
  • 7页

环境生态学习题

  • 7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13-2014(2)环境生态学复习题1.盐土对植物的影响(1)引起植物生理干旱;(2)伤害植物组织细胞;(3)引起植物组织细胞中毒;(4)影响植物正常的营养吸收。2.决定群落水平格局的有亲代扩散、环境异质性和种间作用三个方面的因素。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4.遗传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个三方面。5.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这一科普名著。6.以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提交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7.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种上,摄取寄主体内养分以维持自身生活的现象叫寄生,寄生可分为体外寄生和体内寄生。8.种内关系指同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9.在近地表吸收太阳能的臭氧层变得稀薄而引起的增温现象叫温室效应。10.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其研究内容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11.具有繁殖而永远延续特点的,形态相似的个体叫生物种,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而不同种之间的杂交则不育。12.组织由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由相互联系的组织构成器官。13.种群具有共同基因库的同种个体的组合叫种群。14.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①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的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②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③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④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5.生产者指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16.消费者:不能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生物。17.分解者(还原者):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最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归到环境中。18.生态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有①拟定目标;②背景调查;③模型和模拟分析;④工程可行性评价。19.景观变化的自然驱动因子包括地貌因子、气候因子、生命的定居、土壤因子以及自然干扰等。2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存在价值。21植物分酸性、中性、碱性植物。根据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反应,可划分为盐土和碱土植物。22.物种耐受范围越广,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就越低;物种耐受范围越狭,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就越强。23.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24.种内竞争表现在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25.碱土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其理化性质的特征造成的,主要毒害植物根系;影响种子萌芽和植株的正常生长。7\n26.生命系统的层次性主要包括分子、基因、组织和器官、个体、种群、生物群落。27.决定群落水平格局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即亲代的扩散分析、环境异质性和种间作用。28.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学科。29.氨基酸化合物与NH3、CH4和H2,合形蛋白质,蛋白质到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大分子,再到细胞称为生物进化。30.具有繁殖、延续、形态相似的个体生物叫生物种。生物种的性状可分为基因型与表型两种。 31.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巨大消耗、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城市河段河流断面的硬化。32.具有不规则波动和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有可能引起种群爆发。33.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的异地,使其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排挤土著物种,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4.任何物种的演替都必须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及稳定六个阶段。36.信息传递:通过种群内信息素,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叫信息传递。37.信息与信息量: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在输入和输出端获得的信息。高信息态传向低信息态的大小叫信息量。38.优势种与建群种:在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中起着主要作用的称优势种;起构建群落作用的叫建群种。39.偶见种或罕见种: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如常绿宽叶林或南亚热带雨林中分布的观光木)叫偶见种。40.蜜蜂将花粉,花蜜转化成蜂王浆、蜂胶、花粉等属于复合环。41.生物与非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的一个链条形状的整体叫食物链。42.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43.种群调节:通过种群内的行为、生理和遗传变化等基本特征进行的自我繁殖与数量变化叫种群调节。44.关键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物种。4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扰乱和侵害,并由此影响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46.生物进化:生物随环境变化,与环境相互补偿、协调发展的过程叫生物进化。47.群落是指具有相同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大致相同要求的不同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群落。48.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及地下水,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49.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系统的抗性和弹性。即生态系统受干扰后保持原来能力的大小叫系统抗性;系统受干扰后恢复原来功能的能力叫系统弹性。50.反映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叫食物链;以交叉网络式结构的形式叫食物网。51.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属于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环境因子中的七个并列项目。7\n52.致死剂量(LD100),半致死剂量(LD50),致死浓度(LC100),半致死浓度(LC50)53.每天光照超过12-14h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如牛蒡、紫菀、凤仙花、冬小麦、大麦、油菜、菠菜、甜菜、甘蓝、萝卜)等;每天光照不超过8-10h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如苍耳、牵牛、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54.盐类对多数植物危害程度的大小排列为:MgCl2>Na2CO3>NaHCO3>NaCl>MgSO4>Na2SO4+55.素有地球之肾脏之称的是湿地。56.渗透压调节是水生动植物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重要途径。57.集群效应对某种生物而言,它可以提高捕食效率和防御能力,促进繁殖和增加彼此学习效率。58.试述生物群落的特征答:生物群落的特征有①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②具有一定的外貌和内部结构;③形成群落环境;④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影响;⑤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⑦群落的边界特征。59.你认为哪些因素制约着生物群落演替?答:(1)植物繁殖体的前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60.试述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形式答: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形式有①突发性受损;②跃变式受损;③渐变式受损;④间断式受损;⑤复合式受损。61.试述有毒物质循环类型答:有毒物质循的环类型有①循环途径多种多样;②具有浓缩现象;③具有迁移和转化特点。62.试述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答: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有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地生态系统;③河流生态系统;④湖泊生态系统;⑤海洋生态系统;⑥湿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63.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循环有何特点?答:(1)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多种多样;(2)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有富集现象,在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除,而被生物体同化,易长期停留在生物体内,造成有机体中毒畸形或死亡;(3)一般情况下,有毒物质进入环境后都会经历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从而使一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可能降低,而另一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则可能增加。64.试述生物生长的三基点及其影响答: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称生物生长的三基点。高温使蛋白质凝固,酶系统失活;低温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如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横断面上的年轮粗细与温度的高低关关)。65.试述目前国民生产总值GDP存在的问题7\n答:目前国民生产总值GDP存在的问题,第一,民经济帐户未能完全包括环境和自然资源,故不能准确反映社会福利状况;第二,人类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如生产中消耗的水,大气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未能记入常规的国民经济帐户;第三,污染防止和环境改善的活动常需要耗费投入,但在国民经济帐户中却为国民收入,而且环境损失未计入。66.试写出绿色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计算公式答:绿色国民生产总值GNP=GNP-(预防支出+恢复支出+非优化利用资源而引起超额计算的部分)-(固定(人工)资产拆旧+自然资产拆旧)。67.试述干扰的特征答:干扰的特征有(1)干扰范围(干扰范围的空间分布);(2)频率和周期(T=1/f);(3)干扰强度(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4)干扰的时间尺度(干扰发生的具体时刻及其持续时间)。68.试述干扰的类型答:干扰的类型有(1)大气和生物所引起的自然干扰,这些干扰因素有物理因素(洪水)和生物因素(病虫害)。(2)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形成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人为干扰(如杀虫剂的使用、森林过量砍伐、过度捕捞等)。69.试述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形式答: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形式有①突发性受损;②跃变式受损;③渐变式受损;④间断式受损;⑤复合式受损。70.试述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答:①建立沿岸绿化带,加强植被的生态功能。②人工清淤。③控制污染源。④科学调控,河水流量和流速。⑤加强渔业管理。71.试述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答: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有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地生态系统;③河流生态系统;④湖泊生态系统;⑤海洋生态系统;⑥湿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72.试述植物修复有那些功能答:植物修复功能有①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②环境中有机物的去除。③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73.已知一森林占地面积为10000hm2,经调查得知该森林所含物种16081种,试求该森林的Gleason指数解:10000hm2=1×108m2dGl=(S-1)/㏑A=(16081-1)/㏑(1×108)=2010㏑10答:该森林的Gleason指数为2010㏑10。74.已知:某植物生长时期的平均温度t=250C,生长的最低温度t0=50C,生长所需的天数N=90(d)。试计算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K解:K=N(t-t0)=90×(25-5)=18000C.答:该植物生长时期所需的有效积温为18000C.75.试展开市场价格计算公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i=5)解:7\n其中La➞生态环境造成产品损失的价值;Pi➞i种产品的市场价格;Ri➞i种产品生态破坏的减少量。76.试述种群离散增加lgNt=lgN0+tlgλ的物理意义答: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它具有y=a+bx的形式,即LgNo表示截距;Lgλ为斜率,以LgNt对t作图为一条直线。77.试述集群有那些生态学意义?答:①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群体进行合作捕食,捕杀到食物的成功性明显加大。②集群可以共同防御敌害。通过众多的感觉器官,更快、更易发觉捕食者的到来。能够共同防御敌害,增加每个成员存活的可能性。③集群有利于改变小生境。蜜蜂、蜂巢的最适宜温度为350C,冬天,蜜蜂一起拥挤巢内,使群体当中的温度高出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太低时,每个个体都进行肌肉颤抖,增加产热,从而使温度进一步提高,当温度太高时,工蜂则运水到巢内,然后煽动双翼,帮助蒸发,当外界温度超过400C时,这种方法可将巢温维持在360C。④集群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个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由此学习机会增多,学习时间增长,而且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因此学习效率得以提高。⑤集群能够促进繁殖。在自然界中,许多独居生活的动物也照样能够得到生产,但大多数动物都是两性生殖,集群有利于求偶,交配,产卵,育幼等一系列生殖行为的同步发生顺利完成。78.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有那些?答:①生态图法;②列表清单法;③生态机理分析法;④类比法;⑤综合指数法;⑥系统分析法;⑦生产力评价法;⑧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法;⑨景观生态评价法。79.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①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③环境污染的危害。④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止。⑤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⑥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⑦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80.举例说明生物的协同进化答:两个或更多物种的同时进化叫协同进化。如瞪羚为了不成为猎豹的牺牲品就会跑得越来越快,但瞪羚奔跑的速度反过来又成为猎豹的一种选择压力,促使猎豹也增加奔跑的速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同进化。还有,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总之,所有物种都处于协同进化的相互适应之中。81.举例说明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答:人为干扰具有广泛性、多变性、潜在性、协同性、累积性和放大性等特征和性质。其主要形式表现在:1.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砍伐与开垦,如大量砍伐与开垦造成许多生物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2.人类向自然环境排放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药以及各种对环境有害性的污染物,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与水蒸汽结合后形成极易电离的硫酸和硝酸,导致大气酸度增加。3.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长期进行的采集,如对土地长年的耕作。4.对草原枯落物的反复掠取,造成草原退化,如采樵。5.人类以经济和食用为目的的非计划性狩猎和捕捞,如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和水生生物的捕捞。8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答: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7\n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成初级产品—糖类,糖类进一步合成脂肪和蛋白质,成为人类和其他一切异类生物的食物资源。83.试述系统的稳定性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系统的抗性和弹性的强弱程度。抗性是指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的能力;弹性是指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原来功能的能力。一般地讲,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多,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弱,则系统的抗性大,弹性强。生态系统越稳定,不容易被破坏。但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稳定阀值,超过这个阀值,非但不能增加系统的稳定,反而有可能对系统产生破坏作用。84.试述重金属汞(Hg)的危害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答:汞与某些酶类结合,容易引起神经错乱以至死亡。汞进入生态系统,被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如甲基汞,其毒性是无机汞的50~100倍。地壳中的汞,经过两种途径进入生态系统,一是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岩溶等自然运动,二是经人类活动(如开汞、冶炼、农药喷洒)等,其主要循环系统有:①大气→土壤→植物→人畜;②废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人畜;③水→土壤→植物→人畜。人畜机体中的汞在残体腐烂、分解后,又重新回到非生物系统。85.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植物修复方法答:利用植物与其共存的微生物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具体方法有①植物萃取技术将土壤中的金属萃取出来。②利用耐重金属植物根系吸收污水中有毒金属以及其他氮、磷、钾元素。③通过植物根系固定有毒金属淋洗到地下或通过空气扩散污染环境。通过根圈内植物的活动刺激微生物生长,使土壤中有机物得到降解。⑤通过植物新生代谢作用降解环境污染物(如有机化合物被植物吸收转化成CO2和水的过程)。86.试说生态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答:生态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有①拟定目标;②背景调查;③模型和模拟分析;④工程可行性评价。87.请简略叙述营养信息答:前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反映后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如养活一只肉食动物需几倍数量的草食动物。88.请叙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答:①物种繁多、结构复杂;②生态系统类型多样;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④生产力高、现存量大、对环境影响大。89.请叙述紫外光的生态作用答:紫外光波长为360nm时,具有杀菌作用;波长为240~340nm时,可使细菌、真菌、线虫卵和病毒等停止活动;波长为200~300nm时,能杀死空气中和水面以及各种物体表面的微生物。90.请叙述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答:水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最适和最低“三基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焉、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水分平衡,保证植物最优的生长条件。91.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修复方法:(1)封山育林;(2)林分改造→引进优势种,关键种以加速生态系统的演替速度;(3)透光抚育或遮光抚育→通过栽植针叶林,针阔混交林:(4)林业生态工程技术: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理论,设计、建造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工程。92.草原生态系统受损的评价指标是草原植物种类仅有26%~50%只有顶级群落的种类(如蒿草类种群),7\n而且植被生产力下降10%~50%。93.草原生态系统受损的修复方法与技术:(1)围栏养护,轮草轮牧;(2)重建人工草地;(3)实施合理的畜牧育肥生产模式。94.河流生态系统受损主要方式及影响:①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②农业活动的影响;③城市化的影响95.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①建立沿岸绿化带,加强植被的生态功能;②人工清淤,恢复河床透水功能;③控制污染源;④科学调控河水流量和流速;⑤加强渔业管理,严格执行禁捕期制度,规范捕捞规格和捕捞方式。96.湖泊恢复的生态调控措施:物理化学措施;水位调节措施;水流调控措施;大型水生植物的保护与移植;适当控制大型沉水植物的生长;蚌类与湖泊的恢复。97.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方法是湿地补水增湿措施;控制湿地营养物;改善湿地酸化环境;控制木本植物入侵和湿地演替;恢复湿地乡土植被。98.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方法是工程恢复方法;化学恢复方法;生物恢复方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