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河东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措施秦汉渠管理处唐凤琴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城市、生态用水日益增加,农业粗放用水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优化农业水资源利用,节约用水,满足工业、城市用水增长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河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河东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青铜峡河东灌区又称秦汉渠灌区,南起牛首山,北至灵武与内蒙交界的明长城,东靠鄂尔多斯高原,西临黄河。灌区现有秦渠、汉渠、东干渠、马莲渠四条干渠,农场渠、波浪渠两条支干渠。农业在册灌溉面积6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22万亩(包括盐环定扬水22万亩)。灌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种植以玉米、春小麦和水稻为主,以豆类和经果林蔬菜为辅。(一)灌区以引黄河水灌溉为主灌区农业发达,属于大(二)型灌区,属于自流灌区,主要引黄河水灌溉。灌区工业、生态用水量少,近三年各业用黄河水量情况如下表:10
(二)水库水资源利用情况灌区现有四座应急水源水库,分别是平原水库,东干渠上的盐环一泵站对面、桃树湾、老金鱼池水库。平原水库长期没有使用,东干渠上的三座水库于2015年底才开始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中,还没有投入使用。四座水库主要作用为蓄水,在灌溉用量少的月份将干渠部分水量储存在库内,在用水高峰期将水库水量补给到干渠供农业用水。项目2014年实际2015年实际2016年实际干渠引水量11359011508796240其中农业11213911348694979湖泊湿地123013911148生态移民221210113工业79商品率(%)0.840.830.84(三)山洪水利用情况东干渠是一条沿牛首山山麓而建的傍山渠道。干渠右岸原有5座滞洪水库,主要作用是滞留山洪,消减洪峰,再将洪水导入干渠或干支沟排走。因洪水冲刷及山洪淤积,双吉沟水库已不能使用。现存的扁担沟、黄羊沟、涝池子和小洪沟水库因风化、淤积于2012年进行了除险改造。在山洪爆发的年份,洪水资源没有能够有效利用。10
四座滞洪水库概况表:滞洪水库名称所在地点建成年代控制流域面积(km2)库容(万m3)坝型设计洪峰流量(m3/s)设计现在扁担沟水库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乡197563.4181100均质土坝240黄羊沟水库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197121.346220均质土坝121小洪沟水库青铜峡市峡口镇19718.122010均质土坝86涝池子水库青铜峡市峡口镇197116.181410均质土坝124(四)地下水、沟水利用情况河东灌区有三个井灌区,分别是灵武市东塔镇马场湖、崇兴镇杜木桥、崇兴镇老鼠嘴井灌区。在每年7—8月份,农业用水高峰期,三个井灌区抗旱井开启,抽取地下水缓解干渠稍段农作物缺水,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近三年抗旱井抽取地下水情况如下表:项目2014年2015年2016年机井数量抽取地下水量(万m3)机井数量抽取地下水量(万m3)机井数量抽取地下水量(万m3)马场湖井灌区731157311473133杜木桥井灌区00001019老鼠嘴井灌区120188120188110200灌区抽取沟水灌溉,主要位于灵武农场四站,农场七、八、九队抽水灌溉。由于该处位于农场渠末梢,农场渠渠道长、灌溉面积大、末梢基本很难淌上水,当地群众修建泵站抽沟道水灌溉。抽取沟道水灌溉情况如下表:泵站地点流量(m3/s)水量(万m3)灌溉面积(亩)灵武农场四站七队0.786.7560010
灵武农场四站八队0.786.76500灵武农场四站九队0.766.65300二、河东灌区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灌区主要以农业供水为主,农民是用水大户。由于低成本用水,农民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的情况存在。目前,河东灌区干渠砌护率93%,商品率指标为82%;干渠以下砌护率较低,一些支斗渠每年淤积严重,用水效率不高。水库储蓄水功能未发挥、沟井水利用不充分灌区四座水库没有正式投入运行,东干渠沿线的三座水库正处于建设时期,在今后建设完成后,怎样蓄水及向干渠补水,在水库调度管理方面需进行探索。机井经长期使用,缺少维修资金,再加上运行时电费过高,机井使用率较低,抽取地下水量少。灵武农场四站抽取沟水灌溉效果好,但在灌区其他地方,沟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洪水资源未利用,防洪设施不完善东干渠沿线四座滞洪水库年久失修,不能有效蓄滞洪水。如果碰上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大洪水,东干渠沿线防洪任务艰巨。当洪水来临时,应设法蓄滞洪水,将洪水变成可利用水资源。水权分配不合理,水价较低国务院“87”分水方案给宁夏分配的40亿m310
可耗黄河水量就是水权的总控制指标。自治区已将此指标作为初始水权分配各县市;再参考各乡镇、支渠口灌溉面积以及前三年实际用水量,再将水权分配到乡镇及各支渠口。由于城市建设用地,农田面积年年核减;现有面积不实,作物实际种植面积大于上报面积,分配到支渠口计划水量不能反映真实灌溉面积及农作物种植情况,因而造成水权分配不合理。目前水价过低,不能反映农业终端成本水价,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水商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近几年,河东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大致为:小麦占作物种植面积的9%,玉米占作物种植面积的50%,水稻占作物种植面积的22%左右,其它作物占19%。在每年7-8月份,玉米、水稻集中用水,造成了灌区时阶段性用水紧张。三、河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一)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优化配置水资源,必须坚持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将水量和水质统一纳入到水资源的配置之中,同时考虑水资源分配的平衡和生态要求。(二)坚持统一管理、监督的原则优化配置水资源,必须贯彻水资源统一管理、监督的原则。实施科学合理配置的前提是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统一管理必须坚持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水量与水质管理相结合、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三)坚持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优化配置水资源,必须坚持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双控制,按照“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10
的原则。根据区域行业定额、人口经济布局和发展规划、生态环境状况及发展目标预定区域用水总量,区域根据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按照用水次序和行业用水定额通过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对取用水户进行水量的分配。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可利用水量,及时调整修订行业用水定额。(四)坚持多水源统一调配原则优化配置水资源,必须坚持多水源统一调配原则。目前,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尚有一定开采潜力。应在用好用足黄河分配水量的同时,对地下水充分利用。在资源丰富、水质条件允许的区域,规划布井、建站、实行渠、井、沟三水联灌。(五)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优化配置水资源,公平和效率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属。在配置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生存和发展的平等用水权,并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合理确定行业用水定额、确定用水优先次序、确定紧急状态下的用水保障措施和保障次序。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相衔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的效用。四、河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改造干渠以上渠道,维修老化、损坏渠道,实现干渠100%的砌护率。加强灌溉管理、科学调度,年度、月度计划用水与旬用水申报制度结合起来,使引黄水量能够满足灌区各时段用水,避免多引、少引以及水量浪费。加强各市县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设,改造支斗渠,提高支斗渠砌护率,提高干渠以下水利用系数。坚持协会“一把锹”淌水制度,将支渠水量分配到各斗毛渠,避免淌二水及支斗渠纵水入沟现象。在农田灌水方式方面,推广与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减少各种农作物用水量。10
(二)以引黄水量为主,井、沟水相结合,保障各业用水针对在用水高峰期,引黄水量不能满足灌溉要求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井水、沟水灌溉,解决高峰期供用水矛盾。目前,河东灌区有3个井灌区,老鼠嘴、马场湖、杜木桥井灌区,市县水务局负责机井维护,秦汉渠管理处统一调度,协会具体使用。由于机井使用频率不高,缺少维护基金,在用水高峰期,机井作用发挥不显著。应加大机井维修资金及投资运行资金,保证机井发挥作用。吸取灵武农场四站抽取沟水灌溉经验,投入资金,在干渠附近,水质较好的干沟、支沟上修建泵站,在用水高峰期,向渠道补水缓解供用水矛盾。河东灌区主要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农业灌溉用水占到98%,生态移民、景观湖泊用水仅占2%。为有效保障各业的供水。管理处在灌前针对生态移民、景观湖泊补水摸底,落实补水申请,制定补水计划。利用灌前、农业灌溉用水不紧张的间隙及灌溉结束前等有利时机,积极向工业、生态工程补水,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各业用水。(三)改造东干渠沿线防洪工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对东干渠沿线防洪工程进行实地检查,查找所存在的问题,制定防洪工程改造方案,申请资金,对四座滞洪水库及其他建筑物、沟道进行维修,在洪水来临时,蓄滞洪水,有效利用洪水资源。(四)加强供水管理,科学调度10
严格执行《宁夏引黄自流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工作规范内容》,严格用水申报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到精细化、科学合理调度。每年2-3月份,编制《河东灌区水量调度预案》,将四大干渠进行编组轮灌,干渠内部进行上下游轮灌,采用大流量集中解决,明确交水指标,确保上下游均衡灌溉。遵循“先下游后上游,先扬水后自流,先高口后低口,先难后易,先急后缓,控近送远”的水量调配原则。调配水做到安全输水和“稳、准、均、灵”的要求,均衡上下游水量,保证农田均衡受益。采取干渠轮灌制度,避免平时少引及高峰期超引黄河水,打时间差、错峰灌溉,使计划引水与实际引水趋于一致。2016年,在东干渠沿线修建了三座应急水库,水库正处于建设阶段,权责不清。应继续建设三座水库,完善水库蓄排水功能,农业用水少的时段向水库补水,农业用水高峰期,水库向干渠补水,缓解干渠供水紧张问题。(五)改革水价政策,完善水权分配目前,水费的征收实行“以亩定量,计量收费,计划用水,超用加价”的方式进行计量收费。农业用水每方水收费0.0305元,超计划用水每方加收0.02元。现行水价价格偏低,没有反映水价成本价格。应促进水价改革,逐步实行终端水价。水价提高后,干渠以下支斗渠维管费提高后,有利于协会利用资金维修支斗渠,提高用水效率。可以探讨政府补贴水价的政策,政府补贴水价主要用于干渠以下维护管理费用,不增加当前农民水费负担。10
进一步完善水权分配。每年自治区把水权分配到市县,市县再把水权分配到乡镇、支渠口。但是,由于支渠灌溉面积不实,造成计划水量分担不均匀,水权分配不公。应进一步核实灌区农业灌溉面积,使实际面积与上报面积基本一致。分配到各市县的水量,根据支渠灌溉面积及作物种植结构,按比例分配计划水量,做到水权公平分配。水权公平分配,避免了水量浪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用水户水权意识和节水意识。(六)调整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根据每年黄河来水情况,和本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制定每年农业作物种植计划。积极与各市县水务、农业部门及协会沟通联系,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对灌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从以“粮”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等多元化种植结构发展,控制灌区的稻旱种植比例,尤其控制单种玉米种植比例,以水定植,量水而种。通过调整作物种植布局和实行作物区域种植、规模经营的方法,化解6月下旬至8月上旬时段性用水矛盾,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有效利用率,发挥灌溉用水的最大效益。(七)推广应用的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干渠节水技术主要是渠道衬砌,提高干渠输水率。目前,干渠砌护率已达到93%。今后应加强现有砌护渠道的维修管护,同时,加强各条渠道末梢改造力度,实现干渠100%砌护率的目标。另外,争取政府投资,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支、斗、农渠,提高支斗渠砌护率,提高干渠以下水利用系数。推广田间灌溉节水技术,在灌区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方式,减少农作物定额用水,节约用水量。(八)逐步实现灌区信息化建设10
以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前,灌区已建立部分直开口信息采集系统、干渠测水断面自动检测站及智慧水利系统。今后,应继续加强灌区标准化渠道建设,硬化渠堤,修建护栏。逐步在干渠上按照水位、流量监测设备,实现所有干渠支开口水量自动计量、闸门智能化启闭。管理处调度室、管理所调度室有一体化的调度管理中心系统。继续加强水利职工教育,培养新时期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型水利职工,不断推进水管单位信息化建设发展。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资源优化配置有利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继续加强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管理水平,节约水资源,努力实现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调研组组长:唐凤琴参加人员:郭梁李晓鹏马忠明陈晓波朱丽桂均张琦杨萌祖马晓兵王和文马进东魏龙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安水资源质量月报
- 定西市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
- 废水资源化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 北京水价上调已是大势所趋
-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5年安庆公务员考试申论必看范文——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 洪范池泉水资源概况
-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书
-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规划与保护:西溪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 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危机总体判断及管理体制创新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 中国水资源态势及合理配置格局---试卷答案83733
-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 我国水资源污染防护与治理措施
- 形势与政策论文-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
-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资源化利用
-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