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 KB
- 1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洪范池泉水资源概况:洪范池镇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有土地9565公顷,其中林地2254公顷,耕地2032公顷,园地1555公顷,水域面积118公顷。山、水资源丰富,辖域内山峦起伏,水库密布,众泉喷涌,有大小水库12座,泉水34处,在2004年4月揭晓的济南新七十二名泉评选中,洪范池泉群被列为济南市十大泉群之一,洪范池、书院泉(东流泉)、扈泉以及位于云翠山上的日月泉均在济南市新七十二名泉之列,被誉为“齐鲁泉乡”。平阴洪范池泉群分布: 洪范池泉群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由洪范池、东流泉、扈泉、丁泉、白雁泉、拔箭泉、日月泉、天池泉、墨池泉、天乳泉、墨池等11处名泉组成。 洪范池是济南西部最著名的泉池,位于洪范池镇洪范村南端。池名源于《尚书·洪范》篇,原意为“大而有常”,这里引伸为使洪水就范之意。因池北原有龙词,故又称“龙池”。泉池呈正方形,边长7米,深约5米,池岸围以石栏,栏柱上方雕有蹲狮。池南侧外壁上有一石雕龙头,泉水自龙头口中流出,婉转流入狼溪河。池中因泉水上涌,浮力很大,据说可浮起铜钱,“洪范浮金”为当地八景之一。泉水虽上涌甚急,却不显喷涌之状,故水平如镜。池内水势均衡,不因旱涝而消长,清人杨士元曾题联曰:“常将池影映天地,不以消长随春秋。”洪范池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平阳阿胶即是用此水浸驴皮熬制而成。
扈泉扈泉北距洪范池1公里,在书院村以南扈山坳,因北临古扈城遗址而得名。扈山坳在云翠山山阴,峭壁陡立。山坳西壁下端,天然溶洞幽深莫测,扈泉便从这洞中涌出。平时细水长流,遇大雨盛水时期,泉水从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隙挤出青条。古人将此景称作“扈泉涌碧”,为东阿古八景之一,如今南壁悬崖上,仍镌刻着明朝巡抚都御史孟一脉书写的“扈泉涌碧”四个朱红大字。丁泉位于洪范池镇丁泉村东首,华盖山(又名韩寨)西侧山脚下,又名“丁兰泉”。相传此处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故里,故而得名。泉池长9米,宽5米,深3.5米,以青石砌垒。水自岩缝涌出,汇为清池,澄澈明丽,再由大池西侧石雕龙头口中跌入小池,常年不断,日涌水量约1400立方米。水从溢水口泄下,浪花四溅,沿街旁小溪漫流。大池池岸四周,围以0.8米高的石雕栏杆。临池,昔日建有庙宇,现存遗址。石栏北侧嵌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丁泉池碑记》碑。碑载:“此池不知浚自何代,元至正年间已重修。”1958年为兴水利,对泉池进行改建,并勒《改建丁泉水池碑记》石刻。池水极为澄明,池底绿藻清晰可见。该泉水势很好,久旱不涸,可供全村人饮用、洗浣。 白雁泉
在洪范池镇白雁泉村中,村以泉得名。村北为龙头山,泉即在山之南坡。泉池东侧原有元皇庆一年(1312年)《天平观碑志》记载,汉王刘邦伐楚带兵路过这里,天气炎热,士兵干渴难忍,四处寻水,忽见一群白雁从山下惊起,王曰必有泉。便令军士察之,果然。人们便将此泉称为“白雁泉”。泉水颇佳,四季涌流,日涌量850立方米左右。村民皆取此水饮用。泉池由巨块石砌岸,水呈碧绿,深不见底,水自池南壁石雕龙头口中泻入一方形小池,尔后流入水渠,灌溉农田。 拔箭泉在洪范池镇白雁泉村东首高地上。相传汉王刘邦带兵喝过白雁泉的水后,发现不远的地方也有白雁,于是便张弓射去。雁受惊飞走,箭却插在地上。军士将箭拔起,随箭涌出一眼清泉,故名“拔箭泉”。此泉水势好,常年不涸,泉涌量与白雁泉相埒。泉池颇大,呈正方形,边长19米,深3米,石砌。池中砌一南北向石墙,将池一分为二,东池狭长而水深,西池面阔而水浅。池南壁分别留有溢水口,盛水季节,泉水经此泻出,沿河渠流进村庄和田间,兴灌溉之利。 日月泉日月泉位于洪范池镇云翠山元代南天观内。遗址北侧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洞口朝北,洞内南壁下有一清泉,涓涓细流,跌进一圆形和一半圆形池中,如同日月形状,故名“日月泉”。泉水甘冽,常年不涸。昔日观内道士,即于此泉汲水烹茶为饮。天池泉 天池泉在书院村东北侧天池山巅,山因泉得名。泉水从石隙中流出,蜿蜒七八米,注入一天然小池,池中绿藻浮动。泉东侧有柏林相映,水色呈碧。又据山上牧羊人讲:“山上牛羊,每日百余只,皆饮这泉池里的水,从不干涸。”站在这里,极目西眺,群山叠翠,汇泉湖、狼溪河波光粼粼,景色殊佳。天乳泉位于洪范池镇大寨山上。山顶两岩对峙,中间有石梁相连,称“天门观”
。北岩的侧面有巨石探出,似乳形,石面中部凹进,内有山水渗出,滴滴下坠,故名天乳泉。墨池泉在扈泉西北百余米处。泉池为边长7米的石砌方池,甚深,水色如墨,故名。取之又澄清透亮。此泉能随朝夕及月缺、月圆有潮汐,传说为东海海眼,堪称奇观。墨池在洪范池西北侧5米处。池呈方形,边长4米,深约2米,池底和池壁长满水藻。池水清澈,四季不涸,在满池翠藻相映下,色如墨绿,故名。书院泉书院泉位于洪范池镇天池山下书院村。明代中丞刘隅曾临泉建书院。曾名东流泉。泉水从村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隙散溢流出,汇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清澈见底。该泉常年涌流,水极盛,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日涌水量达1万立方米。泉水从池南壁的石雕龙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形水池,随之喷珠吐玉,沿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汇入浪溪河。书院依山抱水,风景如画,历来为文人名宦流连忘返之佳处。旧《东阿县志》收录了大量古人吟诵东流泉的诗作。明代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留诗赞曰:“风雷鸣丹谷,林亭依翠岑。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树动三秋色,泉飞万壑音。夜凉横吹起,欲听水龙吟。”狼泉位于洪范池东5公里处,大寨山东侧。此泉因常有狼来饮水,故名。泉水下游与其他八泉汇成河流,因狼泉位于最上游,故名狼溪河,因此名不雅后演化为浪溪河。此泉已修入大寨村水库内。
长沟泉散落在一条长6.5公里的深沟中。这条深沟起源于洪范池镇最南部南刘庄村,经李山头、任庄、陈庄、闫庄、张海,顺势蜿蜒北至洪范池汇泉水库。因沟东西两侧皆系高山,沟内随处有涓涓细流涌出,故名长沟泉。洪范池泉群泉水特点:1、泉水资源丰富,洪范池镇境内泉水众多,泉水水势好,常年不涸,其中矿泉水储存量达到10亿立方,该泉群水涌量约占平阴县泉水涌量的3/4。2、泉水水质优良,洪范泉群水质甘洌清凉,含有钙、氯、钾、钠、镁等丰富的矿物质。用浪溪河水泡制的阿胶历经千年不衰,誉为圣药,驰名中外。洪范地下水资源被国家地质部门认定为国家标准的天然矿泉水。3、泉水文化丰富,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等名泉都有悠久历史典故,周边保存有历史建筑,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其中书院村更是被打造为济南市最为典型的泉水型村庄。4、洪范池泉水众多,周边山川、河流、绿树成荫,泉水姿态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泉水胜景,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洪范池泉群旅游现状以洪范池为核心的泉水旅游路线已经形成,主要以观赏为主,没有形成旅游精品,缺少统一科学合理的规划,缺少旅游精品和品牌,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市场整合程度低。洪范池泉群发展新形势配合泉城济南的泉水游,促进洪范池镇的旅游开发
。围绕泉水开发泉水游产品,扩大内涵。梳理当地泉水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包装,将泉水设计包装,把旅游资源变成产品,再把产品推向市场产生经济效益。目前,济南市的泉水游路线分布中,平阴泉水游:平阴洪范池镇参观洪范池(龙池、姜女池、龙王庙、古柏、文昌阁、姜女庙、观音洞)→书院泉→扈泉(古扈国遗址)→日月泉(云翠山风景区)。旅游路线不明确,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继续开发赏泉、亲泉、品泉、戏泉、念泉等有别于泉城济南泉水旅游的新项目。1、“赏泉”依靠现有平阴泉水游路线,整合现有泉水资源,提升各处基础设施,全方位开发可利用旅游资源,依托泉水景点,成为济南市泉水旅游路线分支中的一条精品旅游路线。2、“亲泉”指走进泉水村落-书院村,它的最大特点是泉水环绕整个村庄,在济南周边古村中可谓绝无仅有,让游客体会与老济南城内的泉水人家的不同之处,丰富泉水游的内涵。3、“品泉”做好利用泉水资源及洪范镇内自然资源的养生保健项目:矿泉饮品、泉水泡茶、养生保健休闲、保健药品开发等。4、“戏泉”做好围绕泉水资源的娱乐休闲旅游活动的拓展项目:水上休闲娱乐、户外休闲娱乐、观光休闲娱乐。5、“念泉”指感受洪范池泉群的泉水文化,古代入诗入画的景点。泉水文化提炼洪范池泉水特色打造泉水旅游新品牌。参考: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将突出泉水文化旅游特色,加大对泉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宣传推介,塑造“好客山东、泉城济南”和“天下泉城”的文化旅游品牌和城市名片。精心做好济南城市特色标志区建设,系统整合和保护提升四大泉群、三大名胜及千年古城,打造国家5A级“天下第一泉”景区。做好名泉的保护开发,深入挖掘人文底蕴,规划设计一批以泉水为主题的公园、广场和街景,强化休闲、娱乐、购物功能,开发以“名泉游”、“船游泉城”、“步游泉城”为核心的泉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将构建护城河、大明湖、小清河、华山湖相连互通的水上观览线路。探索泉水文化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注重用现代科技和数字技术集中展现“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城市风貌,积极推进以多维技术为载体的动态的泉水文化博物馆建设。济南市政府联合济南市旅游局推出老街古巷泉水人家游,11户泉水人家挂牌,整合出具有特色的泉水旅游路线。济南市将加强“天下泉城”文化旅游品牌的推广,构建宣传网络,改进营销方式,策划举办“泉水文化节”等旅游节庆和演艺活动,打造“天下泉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去年济南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规划对辖区内的泉水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包括平阴、章丘在内的一条“泉水旅游带”,让济南人群情振奋。当时提出了包括“泉水、泉城、泉文化、泉村”在内的“四泉”旅游发展战略:“泉水”
是济南主打名牌和最大看点,为此必须控制南部山区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杜绝地下水开采,开放更多泉池,拓展泉水游览空间;“泉城”是指济南市的古城区(即四大泉群坐落区),应进行空间协调与优化,整合芙蓉街区、大明湖及其周边地段,搞好泉水综合利用,营造多层次、多样性城市泉水景观与氛围,其另一层含义是充分利用章丘小泉城的优势,拓展泉城内涵;“泉文化”指发展泉水文化遗产旅游,建设现代泉水景观,继续强化和升华泉城旅游形象;“泉村”是指利用平阴洪范泉、书院村的优势,发展泉水村落旅游,深化泉水旅游的内涵。泉水娱乐参考项目:1、游千年灰汤古镇,感受古老“安宁之乡”民风;览三千亩紫龙湖碧波漾;登东鹜山,恋桃花谷;品地方特色美食农家情。2、感受全国第一泉水主题生态广场;观赏银帘高挂似仙境的“亚洲第一泉水”紫龙飞瀑;尽享百亩绿荫草地,千株桂树飘香。3、团队拓展活动体验:熔炼团队——中部顶级拓展培训学院、中国第一五星级拓展基地——破冰行动:通过一系列的团队热身活动与游戏,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团队气氛:进行心态调整,如按摩操、挑战与机遇并存、猎人与松鼠、奥地利女王圈等;——巨人脚步:
七人一组,手提长绳,脚踏长板,走过一段艰难的距离,培养团队协作与团队精神。——团队有我更精彩:以公司(单位)的名称为口号,以最快的速独完成“XX有我更精彩”这句看似简单却寓意深远的标语,感受团队统一步调下的惊人成效,增强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欢乐手语操:舞动奇迹,跳出健康4、双人自行车健康骑:于天然大氧吧中自由穿梭,在参与富氧运动的同时,享受宁静、惬意、坦然的记忆中的田园风景,如梦……如幻……5、灰汤地方风味特色中餐:舒适豪华的特色餐厅、宁静温馨的个性包厢,夏日清爽菜系、已婚鸭、未婚鸡……6、全国唯一泉水世界体验:露天池区占地达20000平米,以潇湘文化、生态文化为基线,坚持养生与娱乐并重的理念,园区内有50多泓独具风格、功能各异的养生泉池均可免费体验,主要有:——水上欢乐谷:海滩冲浪、3S漂流、水上舞台、浪中攀绳、水中激战……水上欢乐谷,堪比迪斯尼乐园;——七彩溶洞:世上首家集梦幻七彩、冰泉、名贵名草药于一体的溶洞温泉,能调理人体七情六欲,于清凉夏日中理疗养生。——丛林雾疗:烟雨朦胧丛林中,仙境瑶池清凉地。专家论证:紫龙湾首创的露天温泉雾疗是夏日避暑润身、养生美容之地。——清凉美人汤:
各种名贵花泉、冰酒泉、牛奶凉泉、咖啡泉、清凉水果SPA泉……清凉夏日泡一泡,美容塑身顶呱呱。——SPA理疗池:体验另类的水中脉动,感受时尚的水中休闲。这里汇聚了世界SPA理疗精粹、超炫水中竞技运动及多种理疗水中按摩等。——森巴拉冰火泉:一个是热情如火高温泉、一个是天然清凉冷温泉。冰火两重天,冷热交替沐浴,有如日月同辉。常浴活络血管、兴奋神经、增强人体免疫力。——森林游泳馆:世上最健康的凉泉泳馆,集游泳、水上篮球、SPA泉疗于一身。——石板疗法:、温泉石疗、理疗养生……专家论证:石板疗对冬病夏治,瘦身排毒等有奇效。——养心殿:阴阳八卦养心殿,石板泉疗养生源。以泉之气透石而疗,保本固元;依方位泡八卦泉池,平衡养生。——五行园:依五行而建,于茂林之中,以茶为疗,融泉相理,乃茶泉养生之圣地。7、水上趣味游戏:——水中拔河:一河两岸,最古老的团队活动与最现代的水上场景的完美结合,如何诠释?待您……——泉海搏浪:水中如何跑步?水中不但能实现跑步,还能携物竞技,信不信由你!
吴总,我上次说的那个泉水世界地址不在杭州,在湖南,宁乡灰汤http://t.58.com/cs/12753还有一个在北京通县http://www.liantuan001.com/team.php?id=342广东http://tg.51fanli.com/index.php?m=Item&a=detail&tid=367184郑州http://t.58.com/zz/2816708708952类似的还很多,都是利用泉水当噱头,主要就是水上娱乐项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干旱区水资源问题
- 对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平原水资源调配规划的探讨
- 浙江省义乌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 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课件
- 吉安水资源质量月报
- 定西市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
- 废水资源化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 北京水价上调已是大势所趋
-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5年安庆公务员考试申论必看范文——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书
-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河东灌区水资源优化研究-宁夏秦汉渠管理处
- 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规划与保护:西溪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 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危机总体判断及管理体制创新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 中国水资源态势及合理配置格局---试卷答案83733
-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农业结构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