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94 KB
  • 5页

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觉醒的历史考察-论文

  • 5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第14卷第4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14No.42014年7月JournalofNorthwestA8LF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u1.2014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觉醒的历史考察胡萌萌,张雷刚,吕军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陕西杨凌712100)摘要: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其对人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研究客体开始了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即人类生态意识渐渐觉醒,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生态学出现。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动向,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文化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O7(2014)04—0156—05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前对于牲畜,都有着丰富的感知和实践经验。同时,早进的步伐。在人类历史中,生态学经历了一个漫长期的采药者开始研究植物的属性。这些都是早期的的历史过程。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亦经历了自然生态学知识,是人类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迄今为止和社会科学家们的艰辛探索,在生态学研究过程中,它们仍然是生态学研究的源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生在中国,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有了文字记载的态学的关注点逐渐从单纯针对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原始的生态思想。“《尔雅》一书中就记载了176种的研究转向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即人类木本植物和5O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生态意识慢慢觉醒,开始了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的“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水土和植物,转向。现代生态学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记述了植物沿水分梯度的带状分布以及土地的合理环境,将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动向,即人类生态学利用”l1]。西汉时期,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注意到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了植物生长与其生长环境的密切联系,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记载有“欲知地道,物其树”。到公一、经典生态学时期元前100年前后,在我国已经确立了二十四节气,节气的划分综合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景象的变(一)萌芽时期化,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态现象和气候早期人类对自然既恐惧又迷恋,在这种矛盾心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态中形成对自然的博物学式的了解。在与大自然抗描述鸟类生态的《禽经》,书中对各种鸟类的命名、形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各种动物的生态习性,猎人对于猎物,渔民对于江河湖海的生物,牧民态、生活习性等内容做了总结。到了公元6世纪,中收稿日期:20]3-04—07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专项(2012RwzX17)作者简介:胡萌萌(1987),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通讯作者\n第4期胡萌萌等: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觉醒的历史考察l57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36卷的《自然史》巨著。在该书中的《动物史》、《鸟结合从农民当中所获得的生产经验,著成《齐民要类史》、《爬虫类史》等卷册中揭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术》,该书涉及了包括农作物栽培,经济林木生产,如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提出了“生物变何利用野生植物以及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等的异的原因基于环境的变化”的原理。他的这一思想饲养等内容,书中蕴含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这些对于近代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807都是我们过去生态知识的最早记载。年,德国学者洪堡德(Humboldt)在其《植物地理论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著作文集》一书中最先发现了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性和《动物志》中就已经对动物做了分类,并且对动物的垂直分异性,揭示了自然界植物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身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动物的习惯与性格的差异都规律集合而成群落这一现象。他在1799~1844年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还的美洲之行的基础上,把植物地理的知识系统化,被将动物与人类在自然属性方面进行了对比。随后他称为近代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群落学的创始人。世界又写了《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完成科学巨著《物殖》、《动物之运动》,也叫做《动物四篇》。这些著作种起源》,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生物是可以变依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性对动物进行了详细的分异、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类,描述了动物与生态环境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的论述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和进化论的发展。1869间的相互关系,给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丰厚的历史积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荻奥夫拉斯图学的概念,即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斯(公元前370~285B.C.)在《植物群落》一书中,撰互关系的科学。由此正式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述了陆地及水域中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类型与环境的幕。1877年德国学者苗比乌斯(Mobius)通过研究关系,被后人认为是最早的一位生态学家。老普林牡蛎群落提出了生物群落(biocoenose)这一术语。尼(公元23~79A.D.)所著《博物志》一书可以说是1896年德国学者斯罗特(Schroter)首次提出个体生一部出色的百科全书,“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态学和群体生态学两个重要概念llj。1895年War—两部百科全书:瓦罗(Varro,116B.C.~27A.D.)九ming发表《植物分布学》,并与1909年将其英文版卷本的Disciplinae和塞尔苏斯(Celsus,25B.C.~易名为《植物生态学》,此书和1898年德国辛珀尔45A.D.)的Artes。相比之下,普林尼的《博物志》(Schimper)发表的《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一是更为庞大和出色的一部,几乎囊括了整个自然界起被认为是两部生态学的划时代巨著,全面总结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小普林尼概括说这是‘一部全面而19世纪末以前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植物渊博的著作,其丰富程度不亚于自然本身’。”l_2它生态学的成长和成熟,并使之成为生态学中一门独为后人研究古代人的生态知识和生态观念提供了丰立的分支学科。富的来源和依据。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二)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内容更加广泛。在此期间,美国的爱默生(Emer—文艺复兴之后,生态学也和其他的自然科学一son)等写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当时样,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代之后,重新迎来了蓬勃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动物生态学教科书,它标志着发展的时期。1670年,英国科学家波义尔(Boyle)动物生态学进入了成熟期。虽然动物生态学的成熟用一些小动物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和阐述了低气压要晚于植物生态学近半个世纪,但在进入了20世纪对动物的影响,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以后,动物生态学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主流。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雷米尔(Reaumur)在其著作同时,植物生态学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也有了很《昆虫自然史》中,探讨了有关积温与昆虫发育生理大的发展,形成了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和北欧学派等的关系,成为研究昆虫生态学的先驱。在其后的昆几个研究中心。虫学家亨利·法布尔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完成了《昆虫记》这一巨著。为昆虫生态学的向前发展奠定二、现代生态学时期了坚实的基础。1749年至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GeorgesLouisLecleredeBufon)发表了包含如果说植物生态学观察研究和动物生态学观察\n15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研究的实现是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步,那么,生态学第以科学的形态出现之初,并不以人为对象。生态学二步的重大发展就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的历史是由研究自然界本身的平衡进入到人的参与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下的平衡的历史。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爵士(SirArthurGeorge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圈进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然导致了人与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Warming)的影响,首自然关系的理性协调,生物圈转变成了智能圈。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一)人类生态学的发展沿革过程中,英国生态学家Elton(1927)在他的著作中人类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开始强调食物链的问题;德国水生生物学家蒂内曼并不是由生态学家为其奠定了基础,而是最先由美(Thienemann,1939)把生态系统分成生产者(如植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著名论文《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物利用日光能合成糖类)、消费者(食草动物和食肉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中,提出了“人类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个部分,建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即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结构秩序及其形成物质循环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Birge和机制的科学。1924年,麦肯齐为人类生态学下了一Juday通过对湖泊能量收支的研究,发展了初级生个较为正式的定义,他认为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产的概念,开创了生态学营养动态研究的先河;1942在其对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年美国学者林德曼(Lindemann)发表《生态学的营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科学]。1972年,在养动态》一文,强调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随着瑞典次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热力学和经济学的概念深入到生态学研究之中,信共计13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也为生态学带来了自动调节原《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使得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中的的共识,改变了人类对环境传统的认知观念,标志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可能。于是,生人类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与地球和人的生存息态学在2O世纪5O年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生息相关的学科。198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态系统的研究开始涉及到农、林、牧、渔、野生生物管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特别会议,发表了《内罗毕宣理和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言》。《内罗毕宣言》肯定了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的2O世纪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有了进一环境保护工作,分析了全球环境现状,指出人类无节步的发展。美国生态学家E·odum提出“生态学是制的活动在加速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类生态学进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著作《生态一步得到了世界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基础》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1985年,世界上成立了国际人类生态学会。国际人和马加莱夫(Margalef,1967)进一步研究了生态系类生态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人类生态学已经形成了统中结构和功能间的调节及相互作用。美国的博尔自己的学科优势,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曼(Bormann)和利肯斯(Likens,1981)合著的《森林也成为一个自主和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系统阐述了北方针叶林生后,国际生态学界认为,生态学正在从传统的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美国的Shugart和态学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的方向发展,生态学Neill(1979)的《系统生态学》,以及Jeffers(1978)的的研究重点将会转移到生态系统和人类关系的可持《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等著作,运用系续能力建设上_c]。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生态学的发(二)人类生态学的研究特点展,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1.综合性。人类生态学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理论。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目前人类生态学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等大部分都还是来自于传统的经典生态三、人类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学。它是生态学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与社会科学相交叉。人类生态学既要研究作为生物的罗素曾预言:“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第一次到达人,又要研究作为社会的人;既要研究人与环境的辨这样一个时刻:人类种族的绵亘已经开始取决于人证统一关系,又要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人类能够学到的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的程度。”[。生态学类生态学强调生态规律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并\n第4期胡萌萌等: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觉醒的历史考察159且指出要从科学、政治、社会等方面来协调和解决人个地球。而巨大的人口压力在带来自然危机的同时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又会不可避免的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而如果人类调发展。不考虑那些经常性的、强大的、支配性的影响的话,2.应用性。人类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将永远都无法理解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作科,它揭示人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用。2004年,美国生态学会的20多名著名生态学究生命的进化、物种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还研家共同发表了一个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未来的环境究人类的健康受环境的影响关系。它以人类种群与是由人类为主体、人类有意或无意管理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关系、人类文化和文明与环境的关系为内涵,所组成;生态学必然会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政策用生态文化创造生态文明。人类生态学与全球的资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应源利用、环境问题,与各国的国民经济、国土整治、区该在全球范围内结成广泛的合作关系”_7]。在报告域生态、生态政策、环境立法等密切联系。在当前的中,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时代背景下,应用最广泛的是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应该成为未来人类与自然系统共生存、共发展的理3.以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为特点。人类生态论依据。该报告为人类生态学在21的发展做出展系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是人类为望,为其日益重要的地位做出诠释,即生态学未来发适应、改造、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而建立的人工生态展的方向和归宿就是人类生态学。系统。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是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构成了自然界食物网中最为重要的四、人类生态学的当代文化意蕴一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生存和发展。人类生态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美国著名生态思想史研究专家唐纳德·沃斯特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前中国在谈到生态学与文化的关系时认为:“科学思想是在生态学会理事长马士骏先生提出了“社会——经特殊的文化条件下产生的,⋯⋯生态学是一种‘社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整体、协调、共会’科学,它面对的是活的生物的内在联系,永远不生、循环”的学术思想l4]。这些都充分向我们表明,会与人类价值观世界远离开来。”L8这说明,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最为重与人类文化有密切联系,而作为当今生态学重要方要的方法和手段。向的人类生态学亦对当代生态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建4.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人类作为地设与发展有巨大启示,饱含当代人类文化的深刻球上生命进化的最高发展形式,不管在身体、智力和意蕴。社会组织上进化到什么样的水平,都不会超越自己人类正在步履维艰地走向生态文化、环境文化是生命的有机体这一基本事实,人作为生物的人,具的时代。未来的生态文化、环境文化是以协调未来有一切生物的属性。但人又是有思想的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即人类的文化。人类生态学把思想为核心的一种科学文化_9]。从科学性的角度人作为生物的人和文化的人或者是社会的人为主线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并研究。人类生态学同时特别强调政策的生态文化的为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的生态研究将成为引导,并且将社区作为人类生态系统组成的基本单生态学的重要动向,即人类生态学将成为生态学发位。主张用生态文化促进文化社区的建立,用生态展的新的重要方向。从文化的角度看,生态学每前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l_6]。进一步,既是对自然了解更进一步,也是对人类责任(三)人类生态学在21世纪的发展更多一层,是对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今天未来的50年到100年中,世界的总人口预计将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正是来自昨天的失误,而今天的增长到80~100亿。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科错误又更将加重明天的困难。未来不是过去的重复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也不是现在简单的继续,要做到继往开来,把未来看环境的破坏将会进一步的加剧。今天,地球表面上成是现在的能动的结果,就要充分考察人类行动的已经没有一个生态系统没有被人类的活动所影响,生态后果。生态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掌人类生态系统现在正在以不断增强的力量影响着整握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去调控自然和保护环境。\n16O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在这个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主导因素,因此未来的建设生态文明,迫切地需要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理人类生态系统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论的指导。相信在科学的生态思想理论指导下,不仍然取决于人类本身_9]。人类生态学不仅仅是对事仅中国,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会日益改善,美丽中实的描述,还包括对价值的期许,它既有立足现在,国、美丽世界的梦想终将实现。探索、洞察、预测和规划未来的性质,同时也有立足未来,评估、审视并检验人类现在的决策与行为的性参考文献:质,它是一门包含“生态愿景”的学科。借助人类生[1]林育真.生态学E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态学的方法,环境保护理念中关于自然的内在价值12]MaryBeagon.RomanNatura:TheThoughtofPlinytheElder[M].Oxford:ClarendonPress,1992:3.与工具价值,科学研究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3]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EJ].天津社会科学,突,社会行动中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矛盾有望求2008(5):5-8.得适当的平衡。[4]马士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一1990:201—245.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5]马士骏.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报告首次把大力济出版社,1991:402—40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E6]陈敏豪.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E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98—99.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7]MPalmer.EcologyforaCrowdedPlanet,Science[R].2004:304,1251—1252.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E8]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了党中央大力[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生[9]唐以剑.人类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J].自态文明思想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日益成熟,对生态文然辩证法通讯,l981(3):13—14.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FromEcologytoHumanEcology:AHistoricalReviewofHumanEcologicalAwarenessHUMeng-meng,ZHANGLei—gang,LVJun-li(Institut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nnxi712100,China)Abstract: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ecologyexperiencedalonghistoricalprocess.Fromtheclassicalperiodofecologystudyofplantsandanimalstomodernecologyresearchperiodonecologicalsystem,ecologicalre—searchareascontinuetoexpand。andecologyisalsobecomingmatureandperfect.Duringthedevelopmentofecol—ogy,itsfocusonpeoplealsoexperiencedaprocessofevolution,andtheresearchobjectintherelationbetweenmanandnaturebegantochange,whichmeanstheawakeningofhuman’Secologicalconsciousnessandtheemer—genceofhumanecologythatintendstocoordin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andtoimprovethehumanlivingenvironment.Humanecologyhasbecomeanimportanttrendofecologicalresearch,andwillbecomeanewdirec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ecology.Keywords:ecology;ecosystem;humanecology;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