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6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9期口现代物流区域物流微观主体聚集演化机理与路径基于生态学视野的研究周凌云一,周晶,穆东,范钦满(1.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3;2.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3.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100044)摘要:在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中,各物流微观主体和主体群聚集演化促进系统发展,其系统演化与生物群落系统进化非常相似。区域物流微观主体在各自的生态位上承担区域物流发展的使命.通过持续不断的交互和适应,形成共同生存与协同进化的“命运共同体”。区域物流微观主体之间常见的聚集演化可分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竞争共生三大类型。其聚集演化形态可分为物流主体点状聚集态势、物流主体线状聚集态势、物流主体带状聚集态势、物流主体网络聚集态势、区域物流圈聚集态势五个阶段。根据生物群落与产业集群的相似性,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和群落进化理论,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演化进程可分为区域物流企业集聚的入侵阶段、区域物流企业群落的定居阶段、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区域物流创新网络的进化阶段。在区域物流多主体的发展过程中,物流微观主体原有秩序受到冲击,必须根据其所处的环境状况,考虑自身行为模式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变异、选择等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选择适宜的行动策略以占据特定的生态位空间.形成主体多样性,进而建立新的秩序和生态,并通过不同种类物流微观主体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向高层次有序进化..关键词:物流微观主体;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位;演化机理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3)09—0028—07在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中,各物流微观主体和文霞和武博利用生态位理论分析了物流企业发展主体群聚集演化促进系统发展,使得系统的演化的路径。刘岩等研究了物流成长的生态规律,构与生物群落系统进化非常相似。生物群落系统是建了不同时期的物流生态位,认为只有符合生态通过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规律,选择适合生存的生态位,物流产业才能更有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系统演化发展的。区域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丁超勋和秦立公采用生物流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供给、运作、组织管态学的价值观念和方法,遵循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理、知识支持等各类微观主体,能够主动与环境以演化规律,探讨物流产业生态化整合路径及其演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化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交互和适应,形成共同生存与协同进化的“命运共对于生态学理论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学术界和同体”,使区域物流生态系统生存繁衍并不断发实务界都是认可的,但大多数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展。在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中,各类微观主体占据不生态位理论应用分析方面,针对各类物流微观主同的生态位,通过竞争和协同实现聚集进化。彭本体聚集演化机理及路径的研究成果匮乏。本文借红和孙绍荣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探讨物流市场鉴生物种群进化理论来分析区域物流生态系统的的细分,从生存力、协调发展力、竞争力三个层面微观主体聚集演化机理和路径,以期为区域物流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联盟的生态位结构模型。⋯孙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28\n一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实现的,即一个物种通过自身、区域物流生态系统微观主体聚集演化动力进化来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同时该物种又受到其他物种进化的影响进而使自身发生进化,最终区域物流中的物流企业、物流需求企业、中介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共同生存、协同进化。f7J根据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相关主体肩负着培育、维护物体共生理论,可将区域物流微观主体之间常见区域物流发展的使命,它们通过物流生态链的联的聚集演化模式分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竞争共系耦合形成了一类互利共存、优势互补、具有共同生三大类型。利益和目标的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1.区域物流主体的互惠共生聚集演化来看,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是一类由多主体构成的区域物流主体的互惠共生表现为物流企业与复杂适应系统,是按照一定物流组织模式构成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物流需求企业之间的物流多层级、复杂交互动态结构的协作型经济组织,它战略合作,也包括物流联盟中各种类型物流企业具备自组织、自催化、自调节、自抑制能力,从而保之间的业务外包合作。如制造企业、商业企业专注证系统及系统内主体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在区域于自己的核心物流服务,而将其他功能性物流服物流生态系统中,为改善生存环境,各类区域物流务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并在物流业务合作发展微观主体会相互聚集、竞争和协同,形成更多新的过程中,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物流企业问逐渐建适应性主体或群体组织。这些主体具有共同的利立起稳定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关系,最终形成一种益基础,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肩负着培育、维护稳定的共生状态。区域物流发展的使命,他们为维护和改善主体发以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求企业群来描述区域一一出展环境,共同遵守着特定的规则,营造各种有利于物流主体的互惠共生聚集模型。为简化分析,设共主体生产和发展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物流微观主生体由一个物流需求企业群和一个物流企业群构Ⅳ体的秩序。主体间特定的秩序能使各相关主体在成,它们之间的物流供需服务刚好得到相互满足,物流价值链中占据某个部分的生态资源空间,即在不考虑物流供给企业群、需求企业群内部之间生态位(Niche)。由于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中存在很竞争的情况下,以生物共生理论中描述共生种群多“小生境”,每一个物流微观主体都可以通过自增长规律的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为基础,根据身努力找到可生存于其中并得以发展的“小生洛特卡一沃尔泰拉(Lotka—Volterra)两种群互惠器系境”。因此,在区域物流多主体的发展过程中,物流统模型,、『91构建基于时间和环境的服务数量/产删微观主体原有的秩序受到冲击,必须根据其所处品数量变化的物流主体互惠共生聚集演化模型:的环境状况,考虑自身行为模式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变异、选择等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选择适宜的行动策略以占据特定的生态位空间,形成主体多样性,[I、I1进而建立新的秩序和生态,并通过不同种类物流微观主体持其中,r()、r2(f)分别表示物流企业群和物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向高层次有序进化。需求企业群产量的自然增长率;Ⅳ(£)、(£)分别表示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求企业群的产出水平,是二、区域物流生态系统微观主体聚集演时间t的函数(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含义,还包化模型含技术、信息、分工、要素、交易成本等影响产出的因素变化);K、K分别表示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区域物流微观主体通过聚集,实现交互、新陈求企业群可生产的产量或经营空间的限制,K和代谢、创新与变革,进而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在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是关于时间t的函数;化,实现共生发展。这些主体的聚集演化表现出与、表示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求企业群的互利作生物体类似的共生进化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用影响系数,且a>O,/3>o,它们的值越大,表示为对共生进化(Co—evolution)是通过环境中物种间的相方提供市场的能力越大。29\n当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求企业群达到均衡的不确定性和管理成本,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扩大稳定状态时,应有:物流需求企业群的生产能力和物流企业群的服务dN(t)0,—dM(t)能力,实现整体的帕累托优化,进而实现物流供需——了一:—一:0dfd£双方“共赢”的局面。由此可得微分方程组:2.区域物流主体的偏利共生聚集演化在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大型物流主体与周围依附物流服务主体之间的偏利共生聚集关系。如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等周卜卜求解微分方程组(2)的平衡点,可以得到系统围集聚了众多小型货运代理、仓储、运输、装卸搬的定态解:E(0,0),(0,K),E,0),运、信息中介等物流企业,这些依附的物流企业因器物流中心业务的发展而生存繁衍,而依附物流企日[L,’—1]。由于物流企业群和-og~—K1K2J。出例训止业廿卜1业产出水平对物流中心产出的影响很小,可以被物流需求企业群产出都大于零,因此0~3<1/KK:是忽略。以一个物流中心与其周边集聚的一个小型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求企业群互惠共生达到均衡依附物流企业来描述区域物流主体之间的偏利共状态应满足的条件。根据微分方程稳定判别方法,生关系,其偏利共生聚集演化模型为:分析此共生体系统的等倾线r(f).Ⅳ()[1一AIkt)■⋯+洲()]=0和r2().M(f)[1一删V()。相交的情况以及在等倾线上系统轨线的走向。可以判定,当aft0。和,则oe=e/K,t~--x/K2,那么物流企业群和物流需当物流中心和依附物流企业达到均衡的稳定求企业群的互惠共生条件为sx0,P(f)>0,故当K1>0,K2(1+K1)>0时,表示但互利作用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物流企业群和物物流中心和依附物流企业共生。根据微分方程稳流需求企业群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定点判别方法,该解也是共生体的渐进稳定解,即对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互利作用。系物流中心和依附物流企业稳定共生条件为:.>0,统的稳定均衡状态分析表明,物流企业群和物流K2(1+TK1)>O,也就是说在点1,K2(1+TK1))处达需求企业群在共生交互作用下,专注于自己的核到共生均衡局面。从均衡结果可以看出,物流企业心业务,建立了一种相互信赖、双方受益的共生稳和依附物流企业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依附物流定关系,能通过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费用、交易的企业承担的业务量会高于偏利共生前独立运作的30\n业务量,即依附物流企业通过物流企业稳定的物系统轨线的走向分析,两物流企业竞争的最终结流服务需求、品牌效应、规模化运作、辐射能力等果将取决于K、Kz、Ot、四个值的相互关系。当Or<因素的影响,增加依附物流企业承担业务的机会,1/K2且3>1/K1时,E3,0)是系统的稳定解,即物提高依附物流企业产出水平,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流企业1和物流企业2竞争,物流企业1取胜;当和优化。ot>l/K,fll/K2,fl>l/K时,两者处于不区域物流生态系统中除了互惠共生和偏利共稳定的平衡,即两者都有可能取胜,谁取胜取决于生外,还存在物流供给主体间的竞争、物流需求主两者的初始产量和其他因素;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