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考研试卷

  • 62.00 KB
  • 8页

生态学考研试卷

  • 8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试卷'JU(j生态学-19968W4G+|&N#k一.      名词解释2W1~6Z0p&B)E0j  生态价  生活型谱  重要值  种群适应对策  极端排序法  生态位宽度  :Q!s#z1Y2Z;[  群落系数生态效率  遗传生态分化  次级生产)m"D)p%j2m(U二.      填空%|:q/S(k/b-X#U#T1.      生物多样性是指()()()2n8O+I#P5T6z&A9?0x2.      光的生态作用表现在()()()6E$n8|,D(y&@$J*H2R,T7{3.      种群空间动态包括()()()5_+?3o;_"?"y4.      生态系统功能为()()()0U7g"H,b0F+k*C#W5.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一般有()()()$a0@%S0v.h4r三.      是非题,c3U!x%N;W,m)l2j#I1.      每个世代的实际增长率,即为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K/X*Q*L7O$[7X1V-s2.      群落的净生产力等于总初级生产力减去自养呼吸。:U.l$X%k8V3.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是属于沉积型循环。)r7r0\3k#h;e(I4.      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Y6a6f%M;p6w5.      群落的优势度是以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和相对重量计算的。%P)z6u4g7b*f4`:?3]四.      问答题(o3?#V+U"L7~1.      简述我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E7W  u1v#f:A-q2.      试述营养物质再循环的途径1}3b-O/o3S五.      计算题,l'e(f"y)@;Q  用Simpson指数计算A,B两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说明其差异的原因。#M,}$n3K-|:r:K  资料如下:)v1R(V'[-@7|%Q,q  A群落中的四个物种的个体数均为25&_$|%Y4n5q9n'Z  B群落中的四个物种数分别为1,9,20,70。:Q&j6L:L4M5A,s  1^'x/S*j7f)[3A生态学-19979_%d7c&|"r,W,I,P/K/U一名词解释3K(Y5i6p5Y4b/X9`  生态寿命  生态位  适应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l3g,R:[%m-Q食物链  指数增长  共生  系统生态  r-&k-理论(j*L0E(L#E-e二.问答题(5选4);N6V4Q(k;Q.E*x5?(v0m!@9^2~1.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哪三中类型?请举例说明2J2\+j*U7E3@/H&g%m-F2.      概说近代生态学流行的种群调节理论。\n4z7y9M;F'd4`&k3.      试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测定方法及原理5s9Q3Z(F)u6m7x4Q"o9o*y4.      生态位相同的两物种竞争,会产生哪几种可能的结果?请用数学模式或图形加以说明。5e&e2M&b:T(m5.      从能流特点,试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区别。)W;o&e"A*y  ]1Z)q-O9u9X(j8y  r生态学-1998!B/q1o6l*N-h$c3x(U一.      名词解释9t/g)X"x1U+S(T;D/Z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因子  生活型谱  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6p#p3V+Y-F;`4K林德曼效率  生态位  群落排序  生态对策  种间关联+P  l  i  Y6e3R二.      填充2F(G-V$R%_8}#k*}#G9u1.      生物多样性有3个水平:()()()。.U!M3]*U0g9X2.      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I5O"J;R9B2Q;d"L/I3.      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U"}+?4X"G&W4_4.      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5}#b6~*P!c8f1I5.      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  }4J2I6Y2Z三.      问答4^.J1j  H!@)L6o1.      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1i:g(G4q4X9z2T  v7M,k:Y2U!s2.      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X;l2z'd(I1[/G3.      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合的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克/每平方米*天)的效率(%)&H5S6w%[)G-]四.      计算题。6@:j0j"{/O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种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1j2~1^;J$W&f;i  物种    食物资源大小(MM)"}1R7j1D/e!k'y6Y        1-10  11-20  21-30!H$J$T(_3G6[!J%e9xA    11    2    0$['J5I6l&~3z.DB    5    2    16k  t0p%T4s%@%Y(M.p8U,a'|#J-M5K生态学1999.`-R(H+g'K:n9d/B一.名词解释'L9C1l2n&G5p(^,y生态位  内禀增长率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入侵  生活型,G#s$@"t&V/o顶级群落  生物多样性  林德曼效率  种群增长类型K选择%c5d5r/Z/F3y6Z;w二.问答题(6选5)/v8m6u,G6@(E8g  ?1.      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其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9n;O4E  ?+h6F!A,p;|8F8M2.      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其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3l)]6~1m3s)T3V3.      评述(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D&X!F,d!T"K0}.{+a4.      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n8Z-Q#I$a4o7A5.      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的常用方法。#{%T3d3t0p/T%c6.      请自选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说明      其主要结构和功能。*N1{4D!N-n,\0U6l.t8n%u)^%H2l,E*r3k生态学-20003u3T5g$j!\9y*c/g一名词解释9D6R,_,m/p*B*N生态型  协同进化  生态入侵  演替  群落排序  生态位'L8h.U,?3t"h4t8o  `食物链  初级生产力  负载量(CarryingCapacity)同资源种团(Guild)2}6W-k,S(S4n二.问答体,M'L(J  I7K&f:X-^+]3]6ZA.      必答题。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f-R  C4_9p/J!t1p$t+zB.      选答题。(5选4)'G#i,y$u2k-N7R1U1.      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和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9n9E#N#s-I.j0u;|%a2.      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R'K!D,`/b*X(H8?8p3.      试论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Q5r,j2t-f2u"s.n6~4.      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6H'`;{)h7o#Z3T,t1u5.      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VS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OTHERM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VS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o6Q"B0D:\  S8E'C'Q*W.H3d9_4P  R生态学-20012q5B#x&U5X"h  P)B,|一名词解释$~7W!A1a+v,F'm  耐受性法则  内稳态机制  光补偿点  标志重捕法  生态入侵  7z/n*n)Z*t/C哈-温定律  群落交错区  间接梯度分析  营养级生态效率2x2a,S:o(B3D-@二问答题(5选4)%I'x(~!a8J.I'y(M2D1.      动、植物是如何适应干旱沙漠环境的?8w5J;G+c7z2j2.      试比较生物R-对策、K-对策的异同。/r;l*M2c9k&f  g6z3.      试述生物群落演替的顶级理论,以及与地带性植被的关系,W:L!r,P2F:M"o6c4.      叙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4h6t4I(f'm4a5.      简述生物资源保护中有关的生态学原理。:}$N%w#e0v"~/i"h1w/~-u+b,u5K;a'X*d&w4T5P0U生态学-2002.B%?(c6?,R一.      名词解释&o;}9^/d4f;]9@-~/}![  种群内分布型  生活史对策  重要值  群落  生活型6b4]/n9M!{-F)@演替  初级生产量  食物网  生物多样性  功能种团'k!o4J&h&V'T$q二问答题!{6M2u6u&Y2O7j0?1.   \n   在城市的人工草坪里,常有大量杂草出现,请用生态学理论及学说来解释分析此种现象。6l2B1U.@7[+h6{#Q2.      举例说明三相地带性学说。*["^5s:^5w&v"f  j0M"u3.      什么是MacArthur的岛屿生物地理平衡学说?它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意义?3l%B:x,u2n4.      举例说明生物间的互利共生现象。5K5s:A9^0L$P)M5.      1949年我国人口是5.4亿,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是约13亿,请计算51年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0q8b3N7R5x'L/R&x0D&n.K#p  J生态学——2003)W5t$I1[$H:V.w/[一、问答题-v9[,B;X6R#m#C&U,c7E1.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3Q0J&q!m5A2C$n5v%v"K/Q2.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4z*D  p"Z:|4Q'v  B$i7W3.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其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9D4M4b1p:a+I"N"Q+?3K$l4.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Q'B3v6{0{+n"e$K5.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3I!a$E/W%H1a6.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2X%a&y7k9?2n6K7.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学意义?8m4S+v%c5g%B4P二、论述题)m-t.e*y:i0P0g"|1.生物入侵的生态过程及防治对策。    'y!J)m,L&z$X&s%u2.群落演替及其类型。&{4V(i-q$Q6?)z%X,I1Z3.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并作评述。  (S$Q(r*{+r&I4.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变化规律。+y.W*`1Z$`/v4r&{'@6p(C4K/[7H生态学——20043X(]/m4\+L一、名词的英文表示并解释.b:Z.?!D&^光补偿点、种群内分布型、边缘效应、群落建群种、原生演替、林德曼定律、生态位*p%Q  k9z!J#y:^6o.j'B二、问答题!Y*o  N6?1n/H9G5A"N  wA.必答题%Y$E4d5?;L3O.@5G"y近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成为城市人非常热衷的话题,一些地区提出了通过人工引种来丰富绿化种类,达到提高物种多样性的口号,甚至制定了具体的数字目标。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请用所掌握的多样性保护理论及学说,提出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1u-{*@(|-A3@&gB.选答题(任选3题)8L$Y)a7c'{*X  U9o1.Meta种群理论。  -F'o*e'R&a#k8o4[2.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  #g&f  O"s8{%];f4y(W"X3.简评Gause竞争原理。  -F$e:Y,l/W4.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及测量方法。,Y3f)B2U(K\n三论述题"w)[9n*{%r0P1.作为越来越来受人们关注的学科,请你谈谈你对生态学发展的看法,并试述你将如何开展生态学方面的研究。4r'@#D'd&w;u/]&I8Y5Q2.选论地球上3-4类主要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特点,及其状况变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5Q%[9R+B5G!S6z7N&@+U5S.c1q:m.L!^4[生态学——20053i"J8t8d,N9t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题)/]9W7?(\,t+C!r2QA、必答题:(a0A$E,{'d6|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I$z.K.{  s5A,G5K*n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o9E)q1_/C,w1^8@!l#nB、选答题:(六选四)(l-]3H5{1[.[  n7o;E-Y)r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y+F+V  J/S+z7M,M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D:F!`$j6^0M7]&i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F3d3z.X"|2@(x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  [  y8q9T5p/h,C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M7d!i4e'\)l0\0U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8y4w3V9x(W2r$?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0h%B3I  L  [9A#x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Y5f,`6E8d.I  T2r7~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0w&P(O9{6g:v$m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4r.D1L!C-m:d!L0G.{6H1D#O7G2l:S$q8u;X+R*i2M-s9o;e%?生态学——2006#t0z3C7[-e6P一、名词解释(选择6题回答,每一类中必选一题;共30分,每题5分;其中名词的英文词汇为0.5分).X'F2U1r4l1、关键种  生态交错带  中度干扰假说4{#]%V4p!J,D2v8N7L2、生态阈值  梯度分析  生态效率2`1u&w7e9S0@$]6I3、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Q4Z7p%z'x)S6V*`4、尺度  景观廊道  城市化+z5@,?-|3c:H,Q;j)t二、简答题(共60分,每题15分,任选4题回答)#G9f4E6M;w1、简述植物群落标准样地调查的准备与步骤。%~;~.G/N6u2、简述植物群落波动与演替的异同。(z;^!Y.u%{,I.A-a!d6l3、什么是净第一性生产力?简述影响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因素。\n.R1x:W/k6@"~,I4、简述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及生态恢复措施。8P4U3t!A;Q8H)N(S8u4_5、简述生境片断化或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3D0b-N/D:R1Q6、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简述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Globalbiodiversityhotspots)。&a6r5_0p)P5c-r$y三、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任选两题)&Q.G-V-y#l+D!`(J1、图解说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途径,详述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可能的防治措施。$u;j9W"f'y8m-_5A  @2w%Y2、谈谈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的生态学原理与建设途径。4G3?:j!k#T"R*\3、论述生物入侵的机制、可能的生态后果及其防范措施。生态学名词解释7P7g6o%Q#M;J-K'U.}9g&P9_%生态价:生物对环境条件可以适应的幅度。#_$q'{0Y:x6@'w)h,B!R;m"l生活型谱:群落中植物生活型的组成,是群落对外界环境最综合的反映指标。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n*x%S5S,p(N*I重要值: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Z)G6w!x1w5p+z2u#m;}极端排序法:根据种群组成相似性并将相异性最大的群落置于排序轴两端对群落进行排序的方法。9~+Y8X8B3K生态位宽度:某物种利用资源的程度。4O4f$w*|:|,Q0f-i-|群落系数:各样方单位共有种的百分率。0l)?5V1l&u;T)i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的能量比值。*x8D&x5D-u0~.b8]%Y次级生产:除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E9e:U#^4t-Q生态寿命:有机体的生活年限或寿命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9P(I0L/@5b,z+[.O6i  ~(z5P(G生态位: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2^.k7R(@'m7D&c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k1g-P*u  a,E$z5l群落演替: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朝着一个方向变化的过程。(`"X*e6G*n:p  F#C6d-_(k7M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E)N7W  P/N$S!d9H%[指数增长:一个量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周期中,其百分比增长是一个常量。,Q"~'U'F(U5?-F.W共生: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a!V0S-z&~r-&k-理论:物种总是面临两个互相对立的进化途径,各自只能选择其一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B4p&g-p6F5S#k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Y0n!R!o.n+t(M:g:H8a"^7E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I5b,u&I&K;Z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n0n  o:^:{2B$N,b4}原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F5{!c)`3b;]6[4l林德曼效率: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的乘积,或营养级间的同化能量之比值。  l9Y"v;~%L6{,^群落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5X&W  W5|1s+U生态对策: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方式。8k  m1j#j0U2_7H$m+s种间关系: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I,g&A's8c内禀增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反应了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生物种群的扩繁能力。6s/]  @$G2|6M$V3C:E生物地化循环:生物所需的物质如水和碳、氢、氧、氮、硫、磷、钙、镁、钾、钠、氯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不是象能一样单向传递,而是反复利用,所以物质的传递称为循环,生态系统中这些无机物质的循环既涉及各营养水品的生物,也涉及大气圈,地圈和水圈,所以称生物地化循环。4V6T8H2F%B.f._生态入侵: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地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地区也会逐渐扩大。+Q6A1l&g%x0y!I/r7\&r生活型: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的植物类型。/U"s;X(V%C!y5z顶级群落: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9p+p;w8l6B7y5V8k:~0B生物多样性: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7o5H  z6B3w'x)h4G3H!i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X  V3`,n8z2B*P(H0L!u生态型: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9`;Z$g%E-Q7c  H'_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1w.r'A%F)c*H:u%v初级生产力: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2n5z-P6f'R&m  y负载量:每一个环境都有它最大的承载极限,任何一个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不管是食物或活动的空间。*?+u!K'[(D,r3J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D:v.W,I9j耐受性法则: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k*z!O  R9B"g-^;c内稳态机制: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8l9I/u2h6l  ~9Q7I9I光补偿点:光合作用率和呼吸作用率两条线的交叉点。7N  C+C3U/x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7['X8`+U1i8S$d"C(V哈-温定律:在一个基因平衡的族群中每各对偶基因中的一对控制同一形状的基因:"X;S8[0k+N)P,L$F,?p2AA+2pqAa+q2aa=1\n:\&G/h1a%d而p是A的基因频率,q是a的基因频率。)m:D"Y7E-g1.没有突变;X&R%L6{,}*_  w5[2.族群很大9S+i2{1d,z4~7V#`3.和同种的其他族群产生隔离6['Z.K/v3J4.随机交配;o8O6c9c%f+`#q%~/I5.个体的生存、生殖条件相同7Z;h6Y;w*X7_4](g!{1D:l如果具备以上五点,这基因频率将会维持一定,也就是失去了演化的动力。0u%E  u8q2`%Y"g,H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0u4A#h$Z&J5`间接梯度分析: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派定群落样地的位序。/k0K9T${3S8q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5J2r+J"_${3?%V$G%C生活史对策:根据环境选择的确切意义阐明生活史式样的起源及其适应性。:B*^*i  S*R/N  d)p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o1C9U&\0e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K8q  [!{;G5X功能种团:不同种类的体形大小、活动能力各异,但在功能上相近,而形成的群体。,f*J-o.X!o5[:x:r*i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F0J![(_#@0?群落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9{4_*|7V6O.g5s:R,U8~关键种: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物种。/w2A3H4O8S)h"](f%^)p8V生态交错带: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c*}:N!R.r![)B:c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U+?  U2l!U*k,e!C*w4?!n9~0b生态阈值: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的最大容纳量。*y;b%_*},r梯度分析: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位序。7I#v;~  s%E9|:M7n"Y5K'P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j%U+W:~3V,D生态足迹:一个区域或国家人口大量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的数据,然后把它们折算成可以生产或吸收这些资源的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7h7c(x!~*V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8h6f(C3c*O6R尺度: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B%d0e&p(~/}'n0@"_$Q景观廊道: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2\-]3c)e  }"}(C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