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82 KB
  • 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启示

  • 5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15年第2期s。idTe。。tR。mh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5.02.045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启示王宽,秦书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经济简化论”、“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从市场、技术以及社会制度三个维度对生态危机进行了破解,其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究引发了学界关于市场、技术对生态保护是有利还是不利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为生态危机根源的争论,通过对这些争议性问题的深入探讨,既展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也暴露其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可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市场;技术;社会中图分类号:BO一0;B0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5)02—0232—05TheCrackofEcologicalCrisisbyEcologicalMarxismandItsArgumentandInspirationWANGKuan,QINShusheng(SchoolofHumanities&Law,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110819,China)Abstract:TheecologicalMarxismcrackstheecologicalcrisisfromthethreedimensionsofmarket,technologyandsocialsystembycriticizingtheeconomicreductionism,thetechnologicaloptimism,thetechnologypessimismandtheantiecologi—calofcapitalistsystem.Therootofecologicalcrisistriggersthedebateonprosandconsottheprotection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ofmarket,technologyandwhethercapitalistsystemistherootofecologicalcrisis.Wecallrecognizethelinfi—tationandrationalityofecologicalMarxismbyresearchingthosecontroversialissues.Theycanofferreferenceandenlight—enmentfor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China.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ecologicalcrisis;market;technology;society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今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重视市场经济与生态危机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市场义流派之一,它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生态学相结合,对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是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这些学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对生态危机者认为,导致今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的解释既有被学界所认可之处,也有广受质疑之处,可就在于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定谓毁誉参半。本文深入地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价,亦即没有实现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价值的内化态危机的三重向度,并试图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为我及其成本的外化,致使企业可以在付出很小的经济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4'qfI.+~鉴与启示。代价的情况下,肆无忌惮的使用、挥霍自然资源,污染环境,如果按照市场规律为自然环境及资源定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态危机的三重向度价,抬高其使用的成本价格,就可以实现节约资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凭借其对生态危机的独特看保护环境的目的。法,正在日益成为西方主流生态文明理论中的重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福斯特将上述观点称之一支,其理论内涵非常庞杂,总体上看其主要是从为“经济简化论”,并斥之为解决生态危机的谎言。市场、技术、以及社会制度三个向度上探究生态危福斯特认为,“经济简化论”是将一切自然资源及机产生的根源,并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破解生态危环境的内在生态价值简化为市场价格,是用自然资机的方案。源及环境的市场价格消解了其内在的生态价值,将1.1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不可度量价值的大自然分割为碎片后纳入市场价格根源体系之中是完全错误的。同时福斯特指出,“虽然在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时,有些学者十分这种在经济中内化环境的方式总是被我们视为解决收稿日期:2014—06—12,修回日期:2014—09—2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实践要求与实现美呖中国梦路径研究”(14BKS056);201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研究”(L13BZX005);2012年度辽卞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专项项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ZW2012009)\n王宽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启示233生态危机的好方法,但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期内暂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资源枯竭的速度,那么时性的缓解生态危机,最终还是会加剧生态危是不是“技术悲观主义”提出的通过抑制技术的发机¨。”福斯特以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为例,反驳了展就可以解决生态危机的观点更有道理了呢?生态“经济简化论”,他指出,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森学马克思主义同样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生态学马克林资源作为商品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之初就思主义认为,技术本身无所谓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进入了市场,几百年来森林资源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态危机的解决,因为技术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升,似乎企业为了使用森林资源正在不断的付出更也就不能利用技术根除生态危机,技术本身不具有高的成本代价,可是在这一过程中森林只是被企业独立性,它的生态作用是由其背后的生产方式以及当作是攫取利润的商品,市场越是发挥其功能,就这种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资越是会刺激企业加速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可见通过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种市场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可笑的谎言。追逐利润的经济理性所导致的,技术只不过是其控在这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戳穿了“经济制自然、攫取利润的工具,“与资本在工厂中对技术简化论”的谎言,而且暗含着对市场经济背后的资的那种配置和运用方式——目的是为了控制劳动和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对此福生产剩余价值及利润——相比,也许技术本身不应斯特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其自身运行的动受到更多的指责。”力,在本质上它不受任何事物的阻拦,只顾不断地至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完成了对“技术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根本不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对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双重批判,将技生态造成的破坏。’’,“经济简化论”的谎言就是为术从纷繁复杂的生态危机之中摘出,进而开始关注这一资本主义增值逻辑而服务的。掌握技术的资本之手,逐步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定位1.2技术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不是技术。当生态学马克在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时,技术总是被一思主义将批判的矛头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时,些学者认为与生态危机的产生密切相关,生态学马他们便获得了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技术问克思主义则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技术是生题的机会,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资本主义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的想法,实际上是脱离了经济规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以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律及社会生产方式抽象的谈论技术,这无益于探究生态效益基本不在其考虑的范围内,因此,生态学生态危机与技术的关系,探究技术与生态危机关系马克思主义断定,那些有利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将技术及其背后操控技术的生产发展的技术,即“好的技术”、“替代技术”、“软技方式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将技术置于其存在发展的术”、“小规模技术”也从来不会被以经济理性为原经济活动之中进行考察,这样才能真正的厘清技术则的资本主义所选择,由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正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式开启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依据上述的分析路径,福斯特指出,“技术乐观1.3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根除生态主义”者认为的技术进步就能解决生态危机,技术危机落后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的观点,用“杰文斯悖论”在对“经济简化论”、“技术乐观主义”以及就能轻而易举的进行反驳。福斯特依据经济学家杰“技术悲观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之后,生态学马文斯通过统计学得出的结论,即当某种自然资源利克思主义终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批判用率提高时,非但不能减少对这种自然资源的使用的理论准备,亮出了自己的理论底牌,即生态危机量,反而会激发市场对这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从而的总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且拿出了自己揭示了技术进步背后的经济学规律,随着技术的进根除生态危机的终极方案,即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生产资本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进而对某种资源的需求与使是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依据。奥康纳指出,资本主用量也会增大,这样技术的进步不但不会减少资源义生产的无限性与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的使用量,反而会加速资源的枯竭。结合“杰文斯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二类矛盾”,“第二类矛盾”与悖论”及福斯特自身研究所得出的惊人数据,福斯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特不免发问,“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研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发的技术就能够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吗”福斯特的回法克服的固有的顽疾和本质缺陷。“第二类矛盾”答是“相信技术奇迹能够解决生态危机的想法在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资本主义生产规质上等于忽视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在资本模扩大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而以生产条件为其表主义经济运行规律里技术的发展是从属于市场需现形式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则是有限的,二者之间求的。”的矛盾就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福斯特则从既然技术的发展不能解决生态危机,反而刺激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揭示了资\n234王宽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启永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目的。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完全否定市场在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运行规律可以概括为,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未免有失偏颇。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地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地加快资本周“经济简化论”所主张的,完全依赖市场自发地调转、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要节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而不考虑生态规律,仅凭市求遵循生态原则,从整体的视角通盘考虑人与自然场自由竞争原则所形成的价格体系来配置自然资源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也是十分危险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受政府回报的本质显然是不相符的”¨,而这一切必然导致生态监管的企业往往就会掠夺性开发资源,造成自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然资源的破坏。“经济简化论”将生态危机完全归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本质进行揭示之后,结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是片面的。因此,无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拿出了自己破解生态危机的终极是“经济简化论”,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都各有方案,即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与其积极的一面,同时又各有其局限性。应该积极汲自然的双重解放,进而实现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取两者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建立起在生态理性原则生态社会主义是按照生态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指导下的有政府进行生态监管的市场经济,既充分主义制度,它倡导和坚持一种能够维护生态系统整发挥市场在稀缺性资源配置方面的高效作用,又为体平衡的人类中心主义J,它坚持自然资源公有制,市场划定生态规制,消除其生态负面作用,这才是通过以自由人联合体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来解决生态通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正问题,政府拥有强有力的生态管制权,可以有效地确认识市场经济的生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实现对生态的监管,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问题正向效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的自由化缺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视2.2技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利弊之争为建立生态文明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因为只有社会技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利弊之争实质上是后现主义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只有社会主代思潮中“技术双刃剑”问题在生态领域的延伸,义公有制才具备生态理性萌发的条件,社会主义与而“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在生态危生态理性相互需要,并天然的结合在一起。对此,机问题上的双峰对峙,正是传承了后现代思潮那种奥康纳指出:“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抽象的、符号化的理解技术的衣钵。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它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笔者认为,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技术悲观主义”都只是抽象、片面的理解技术,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并各自抓住技术生态作用的一端不放,片面地夸大类相互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了技术在治理或者破坏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只有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态危机所引发的争议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技术应用的生态后果与其背后其评析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以及经济规律联系起来进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破解引出考察的观点才是正确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了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三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即市单纯的技术进步可以解决生态问题的观点,也不赞场经济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技术成完全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而是主张通过转变掌的发展是保护了还是破坏了资源环境;资本主义制握技术的资本主义牛产方式来使技术获得生态学意度到底是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如果是,为什么社义上的解放,主张转变拥有技术选择权力的经济理会主义国家也有生态危机。对这些有争议性问题的性为生态理性,使技术沿着绿色的方向发展。生态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为客观的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学马克思主义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理解技术的生态功义,并从中找寻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能,体现了其理论的唯物史观依据,为分析解决生2.1市场经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利弊之争态危机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笔者也认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简化论”的批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论述技术的生态作用方面而引发的市场经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利弊之争,实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在酣畅淋漓的完成厂对际是市场经济对于稀缺性自然资源使用规模的影“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双重批判之响问题,即市场经济是有利于降低自然资源的使用后,并没有给出如何发展技术、选择技术、发挥技量,还是刺激了其使用量的增长?术积极作用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的可行的方案,其笔者认为,在微观经济运行层面上,充分发挥所提出的“小规模技术”、“中间技术”等概念,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高效作用,为自然资源制定尽管有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但又有在反应其稀缺程度的,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市场价格体“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之间寻求妥系,使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所承载的自然法则转化协之嫌,有在发展技术或抑制技术之问折中处理的成引导、调节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源消耗量的价格信味道,没有体现出其所推崇的按照生态理性原则选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调节自然资源使用量择技术的设想。\n王宽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启示2352.3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为生态危机根源的争论在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完成的,它们二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特点就是对资本都是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的社会形态,拥有着相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将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生同的性质,只是发展程度上有所差别,正如列宁在态危机的根源。而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有着一定的解释社会主义制度时所说的,“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质疑,质疑产生的缘由就在于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公有财产,那末‘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为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文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明建设反而成效显著呢?义”[。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具备了解决人笔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与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它的充分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之间不存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次,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在逻辑上的矛盾。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唯利是图的是多方面的,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解决生本性决定其只有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地挑战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但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资源环境承载底线,才能满足其对剩余价值无限贪发展中国家,用邓小平的话说“是不够格的社会主婪的内在要求,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进,义”,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把本国的经济发资本不断地渗透到世界各地,必然使生态危机在全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为直接、紧追的任务球范围内不断深化J,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论列为头等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断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性质的揭示是一致的。矛盾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被忽视,于是社会主义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那么成效显著,事实上除了少数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得到充分的体现,反而许多导致生态危机出现的诱国家以外,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仍然十导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广泛存在,这就回答了分普遍,这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生态危机的疑问。以我国态危机的内在联系。最后,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为例,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机的根源,“根源”一词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情没有改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发生态本性是无法克服的,这是由其社会基本矛盾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的首要任务,‘生态建设往往被排在政治、经济、文矛盾所决定的。但这不妨碍那些为数不多的资本主化、社会建设之后,加之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暂时性的延缓生态危机。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尚未建立起来,传统的能源结构、实际上这少数的本主义发达国家只是通过环境立法、产业结构尚在逐渐转型的过程之中,现代化的绿色环境行政监管、大众环境意识的培育以及生态殖民技术体系远没有形成,体现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入侵等方式暂时性地解决了本国的生态危机问题而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绿色法律法规体已J。其中其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利用不合理的国系尚未建立健全,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很淡薄,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生态殖民入侵不断上演,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生态殖民入侵。资本主这些都是导致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存在的现实因素,义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解决本国这也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瓶颈。人民生活问题之际,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国家转移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来保障本国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直接向发展中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所引家出口有毒垃圾废料,用贸易利益诱使发展中国家发的争议,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吃下污染的苦果;利用贸易剪刀差效应,从发展中我们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又要清国家大肆掠夺自然资源、能源来维持本国高消费、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奢侈的生活。由此看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性和艰巨性,因此不能坐等资本主义的灭亡来解决福利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生态贫苦基础之上的。我国的生态问题,而是要立足于当下,关注我国生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那么为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生态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很严重的生态问题呢?笔者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凸显生认为,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社会主义作为解决生态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问题最理想社会形态的观点应该坚持。正如马克思首先,发展体现生态理性的市场经济。我国要所指出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生态学的意义上深刻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定性作用』,’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决”l6J。到了共产主义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得的积极作用,让市场价格客观地体现生态规律、生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而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则是态原则,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n236王宽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引发的争议与启示从生态理性的角度重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突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现代生态学的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将自然资源的配发展告诉我们,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置效率、使用效率纳入到效率体系之中,通过市场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超出国家、民族的的效率优先原则引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自然狭隘界限,演变为一个关涉利益分配、政治博弈、资源消耗量;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将价值选择的世界性课题,因此必须加强国际生态合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挤出市场;政府要作。为此,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以公平为原则使各种经济主体可以平等的利用、享合作,积极的吸取国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自然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我国也要积极理,谁使用谁付费的公平原则。同时,政府要依据地参与到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的建设之中,联合我国的资源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为市场制定生态准各方国际力量共同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进则,为市场限定合理发展规模、划定生态边界,在行的生态剥削与压迫;充分利用我国国际影响力不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重新恢复市场机制在断提升的有利时机,通过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国际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活力,政府应帮助市场明晰自环境会议来抵制生态殖民主义的入侵,维护我国生然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责任,态安全。另外,还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生态监设的优势,在生态学意义上凸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管,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严格管控那些只顾经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质。具体地说,济利益、不顾生态效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经就是要实现以公有制为保障的生态公平,保障生态济主体,进一步消除市场经济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局文明建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城乡、区域限性,使市场经济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内生态建设的均衡发展,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占运行。有和分配自然资源,消除弱势群体的生态贫困,消其次,研发、选择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技术。灭富人对穷人进行的生态剥削;实现以人民民主为应该将技术的生态作用置于具体的经济活动之中进原则的生态参与,保障人民对资源环境治理规划的行考察,探究掌握技术发展方向的经济规律,将技知情权,使人民切实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术的生态作用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我国决策之中,依靠人民的参与来建设人民自己的美丽政府应充分来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规律、竞家园;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幸福,通争机制来引导技术的研发与选择融入更多的生态理过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来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通性,为技术的绿色化转向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具过倡导绿色休闲、绿色生活来丰富发展人的交往形体而言,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政府应积极地动用式、生活形式以及休闲形式,进而丰富人性、完善国家财政进行绿色采购,完善绿色市场准进标准,人格,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运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此来鼓励企业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参考文献:[1]FOSTERJB.EcologyAgainstCapitalism,MonthlyReview创新,使企业的技术研发更加侧重以生态理性为原Press,2002则,使企业努力将生态理性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技术[2]奥唐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中去,并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最能反映人与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然本真关系的客观规律注入到技术研发当中。在技[3]吕虹.生态社会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刍议[J].理论学刊,2011(03):47术选择方面,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使用绿[4]贾学军,朱华桂.生态危机的深化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的扩张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税收逻辑谈起[J].生态经济,2013(03):24优惠等经济奖励,激励其进一步选择绿色技术、使[5]蔡华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意涵[J].教学与研用绿色技术;通过颁布有导向性的政策法规进一步究,2014(O1):96引导技术的绿色化转向,逐步挤压黑色技术的生存[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空间,抬高企业使用有害技术的成本,将其排斥于[7]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选择之外。同时,我国应该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1972:255有利契机,加强绿色技术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协作,[8]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通过合理的选择技术来转变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定》的说明[N].人民13报,2013—11一】6(1)能源结构,优先发展生态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作者简介:王宽(1987一),男,鞍山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效率、低排放的高新技术,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发展、生态哲学;秦书生通过结构性调整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1963一),男,辽宁宽甸人,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绿色化方向升级,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发展、生态哲学.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