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页

中国与周边国家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研究课题组开展国际

  • 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国与周边国家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研究”课题组开展国际河流调研与学术交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研究(11&ZD168)”自开题以来遵循研究计划有序进行,进展顺利。课题组坚持开展现场调研活动,于2013年上半年对澜沧江流域开展了现场调研,此外还参与国内外涉及国际河流的交流和培训活动,一方面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本研究课题的学术影响力。一、深入开展澜沧江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调研课题组于2013年1月赴云南对澜沧江流域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在西双版纳州调研了州发改委、移民局、景洪市水利局、华能澜沧江公司景洪水电厂,曼安水文站和允景洪水文站等部门和机构,在昆明调研了云南省水利厅和商务厅。本次调研力图从地方层面了解我国国际河流的开发和管理现状及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本轮调研课题组了解到目前国际河流开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敏感性在省级和基层已经被广泛重视,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地方政府部门与境外流域国家的相关部门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减少、避免了因开发工作引发的跨境矛盾,保证了国际河流开发的有序进行;借助国际河流发展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共识,并制定了基于流域的发展规划,效果显著。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国际河流的开发活动仍然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境外的合作还没有充分展开,特别是在取水、污染控制、航运、旅游等业务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程度;地方水利部门在跨省的国际河流规划与开发方面管理权威与力度还不够,与流域管理机构和大型水电开发企业的关系应进一步理顺;在与境外国家合作过程中,受国家相关制度的制约,管理权限难以应对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业务机构的调研,课题组发现了一些具有特点的具体合作与交流机制。如华能澜沧江公司景洪水电厂关注对外交流与合作窗口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境外专家、机构接待考察,开展公开透明的宣传与展示,为消除境外对于我国国际河流开发的疑虑,增进境内外国际河流开发活动的信任与合作,做出了贡献,其经验值得推广。作为为湄公河委员会报讯的水文站,曼安水文站和允景洪水文站 报讯机制的建立以及具体的实施在一定层面上消减了境外对于我国开发澜沧江而对下游产生不良影响的质疑,都值得在西南国际河流开发过程中推广。二、积极参加国际河流管理领域的交流和培训2013年上半年,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河流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其中,1月参加了由水利部举办的“水利系统跨界河流联络员培训班”。与会成员通过相关保密文件的学习,对于课题研究成果以及相关信息收集、发布的内容与渠道有了更为明确的了解,强化了在研究工作的保密意识。5月,课题组部分成员赴北京参加由清华大学举办的“国际水法和谈判技巧国际课程”培训。著名国际水法专家StephenMcCaffrey、国际河流管理与谈判专家AaronWolf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DavidGrey分别就国际水法、谈判技巧和国际河流合作案例等内容进行授课。本次课程培训有助于课题组进一步了解国际河流管理中的国际惯例与经验。通过调研与学习交流,结合课题的设计与讨论,课题组在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位论证专家意见的前提下,重新丰富完善了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逐步细化了研究大纲和实施计划。课题组内部构建了定期讨论、交流机制,集思广益、配置资源、解决问题,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目前,各子课题结合调研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下阶段,课题组将进一步梳理前阶段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研究成果,对宏观层面上的国际河流管理展开深入研究,重点了解我国国际河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现状等,同时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国际河流开展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