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00 KB
  • 20页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

  • 20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目录一、概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水资源利用五、用水指标六、水环境概况七、重要水事 一、概述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江苏省的东北部、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下游。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部与徐州市、宿迁市相邻;南部与淮安市、盐城市相连;西北及北部与山东省的临沂市、日照市接壤。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为陇海铁路)东端桥头堡,河海相通、港路相接、水陆空相连,地理位置优越。连云港市下辖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全市总人口490.64万人;辖区总面积7499.91km2(占全省总面积7.44%),其中,平原区面积为5292.9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0.6%,山丘区面积为1726.00km2,占全市总面积23.0%,水域面积为481.00km2,占全市总面积6.4%。随着国家沿海战略规划“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实施,连云港市以建设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打造一体两翼沿海产业走廊,做好沿海产业走廊与东陇海产业走廊的交接工作,形成“T”字型的双向隆起的产业高地,带动连云港市腾飞。 连云港市属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0℃,多年平均降水量906.5mm(1956~2009年系列),多年最大降水量1271.4mm(2000年),多年最小降水量450.8mm(1966年),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67.2mm,折算降水总量57.5亿m3,比多年平均值906.5mm(1956~2009年系列)偏小15.4%,属于偏枯水年份,2009年连云港市代表站年降水量与多年降水量平均值比较见图2-1。图2-12009年连云港市代表站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图1、降水量的时程分配2009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767.2mm,其中:汛期降水量602.5mm,较多年同期降水量偏少16.4%。非汛期降水量164.7mm,较多年同期降水量偏少11.4%mm。 2009年代表站(龙沟闸、灌云、临洪、牛山、青口)平均月降水量过程见图2-2。图2-22009年代表站平均月降水量过程2、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根据分布全市的43个国家雨量站点的实测资料统计:最大(点)年降水量为914.2mm,位于赣榆县朱汪雨量站,年最小(点)降水量为616.5mm,位于灌云县燕尾港雨量站,前者为后者的1.5倍。 全市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总体为市区较大,灌云较小,降水量等值线变幅在625~900mm之间。2009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市区偏少14.6%,赣榆偏少16.0%,东海偏少14.3%,灌云偏少14.0%,灌南偏少15.9%。2009年全市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2-3。图2-32009年连云港市降水量等值线图(二)地表水资源量200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4.04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187.2mm,比2008年地表水资源量28.67亿m3少14.63亿m3。1、年径流地区分布 2009年全市年径流深地区分布不均。赣榆县径流深最大,为238.9mm;灌南县径流深最小,为127.0mm;市区、东海、灌云径流深依次为230.1mm、209.7mm、134.0mm。2、入市境实测水量2009年入市境实测水量为48.52亿m3。其中新沂河29.82亿m3,吴场枢纽6.10亿m3,殷渡7.39亿m3,大兴镇4.82亿m3,张疃0.15亿m3,黑林0.24亿m3。部分重要区域性河道,由于入境处未建立水量监测断面,故不能统计出入境水量,如:绣针河、龙王河、善后河、柴米河、北六塘河、南六塘河等。3、出市境水量2009年全市出市境水量为67.62亿m3。其中沂南区22.67亿m3,沂北区42.96亿m3,赣榆区1.99亿m3。(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矿化度M≤2g/L可利用量。2009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09亿m3。其中市区0.20亿m3,灌南县0.90亿m3,灌云县0.65亿m3,东海县2.17亿m3,赣榆县1.17亿m3。1、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07亿m3。其中市区0.13亿m3,灌云县0.02亿m3,东海县0.63亿m3,赣榆县0.29亿m3。2、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补给为3.19亿m3,地表水体补给0.83亿m3。全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009年为4.02亿m3,比2008年5.79亿m3减少1.77亿m3。(四)水资源总量2009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9.1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4.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5.09亿m3。2009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统计见表2-1、2009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示意图见图2-4。表2-12009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统计表(单位:亿m3)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灌南1.300.902.20灌云2.540.653.19市区2.070.202.27东海4.722.176.89赣榆3.411.174.58合计14.045.0919.13 图2-42009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示意图1、产水系数2009年全市平均产水系数为0.33。其中市区产水系数为0.32;灌南县为0.29;灌云为0.23;东海为0.39;赣榆为0.41。2、产水模数2009年全市平均产水模数为25.5万m3/km2。其中市区为25.3万m3/km2;灌南县为21.4万m3/km2 ;灌云县为16.8万m3/km2;东海县为30.6万m3/km2;赣榆县为32.1万m3/km2。三、蓄水动态(一)水库蓄水动态全市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11.13亿m3,年初蓄水量为5.11亿m3,年末蓄水量为4.66亿m3,当年蓄水变量为-0.45亿m3。(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连云港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2009年末比上年末平均上升0.20m。其中市区上升0.01m,赣榆县上升0.19m,东海县上升0.08m,灌云县上升0.16m,灌南县上升0.54m。(灌南选用井点为龙沟;灌云选用井点为板浦、杨集、灌云、同兴;市区选用井点为海州;东海选用井点为草街、平明、岗埠、浦南;赣榆选用井点为岳庄、城南、九里、青口、罗阳、柘汪)。 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蓄水变量为0.33亿m3。 四、水资源利用(一)实际供水量1、地表水供水工程分类地表水供水工程包括蓄水、引水(引水中含提水和调水)。(1)蓄水工程供水量为本地径流及动用水库、河网蓄水作为供水用的水量,这里不含实际蓄水而未作为供水的蓄水量。(2)引水工程供水量为本市外进入市境内作为供水用的水量,不含过境水、上游弃水等。2009年全市总供水量29.13亿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0.18亿m3,地表水源供水量28.95亿m3。2、地表水供水工程供水量2009年全市蓄水工程供水量5.51亿m3,引水工程供水量23.44亿m3。从行政分区看,总供水量最大为东海县8.56亿m3,总供水量最小为市区4.03亿m3。(二)实际用水量 2009年全市总用水量29.13亿m3,绝大部分取用地表水,少量取用地下水。2009年全市总用水量中取用地表水28.95亿m3,占总用水量的99.4%;取用地下水0.18亿m3,占总用水量的0.6%。1、用水量情况2009年全市取用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和林牧渔业。农田灌溉用水21.24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2.9%;工业用水4.50亿m3,占总用水量的15.4%;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公共设施用水、生态用水和流动人口用水)1.51亿m3,占总用水量的5.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牲畜用水)1.02亿m3,占总用水量的3.5%。2009年连云港市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统计见表4-1、2009年连云港市用水组成见图4-1。表4-12009年连云港市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统计表(单位:亿m3)行政分区农田灌溉农村生活林牧渔业工业城镇生活总用水量小计地下水小计地下水合计小计地下水小计小计地下水灌南4.3000.220.020.080.520.030.165.280.05灌云5.3800.240.010.160.470.010.236.480.020.7900.0700.302.230.010.654.040.01 市区东海7.310.020.260.020.190.620.010.238.610.05赣榆3.460.010.230.010.130.660.030.244.720.05全市21.240.031.020.060.864.500.091.5129.130.18图4-12009年连云港市用水组成图2、用水消耗量我市属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河及滨海诸小河水系,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用水量所占比重较大,2009年全市总耗水量为18.82亿m3 ,占总用水量的64.6%。农田灌溉耗水量较大,为15.74亿m3,占总耗水量83.6%,主要消耗为渠系损失、农田蒸发、渗漏及深层入渗;工业、城镇生活所消耗的水量较少。3、引水量情况2009年经桑墟电站、退水闸、地涵等共引水6.10亿m3,经涟水与灌南交界处的殷渡断面引水7.39亿m3,经南偏泓等处引水约10.90亿m3。2009年供水断面实测的入市境水量24.39亿m3,能够作为我市可利用的供水水量为23.44亿m3。五、用水指标2009年连云港市人均用水量593.7m3;水田灌溉亩均用(供)水量540m3;2009年连云港市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天158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天89升(全省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天143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天88升)。六、水环境概况 根据2009年初上级统一部署,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在全市地表水、主要水功能区范围内对42个站点(代表河长计529.95km、湖库面积计110.4km2)进行了水质监测。通过全年实测水质资料的分析,在本公报中选择了对站点总体水质影响较大的项目即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共5项,按全年期、汛期、非汛期共3个时段进行均值统计评价,评价依据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各站点以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核定的水质目标(近期2010年)为达标标准,未纳入区划范围者以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为达标标准。(一)、分期水质评价结果各时期水质统计评价结果见表6-1。表6-1各时期水质评价成果统计表类别分期ⅠⅡⅢⅣⅤ劣Ⅴ全年期断面总数(个)001512312代表河长/湖库面积(km/km2)00207.15/44.4114.8/60.812.7/5.2195.3占总河长/湖库面积比例(%)0039.1/40.221.7/55.12.4/4.736.9汛断面总数(个)001216311 期代表河长/湖库面积(km/km2)00142.55/44.4245.9/60.89.2/5.2132.3占总河长/湖库面积比例(%)0026.9/40.246.4/55.11.7/4.725.0非汛期断面总数(个)00169413代表河长/湖库面积(km/km2)00213.75/44.463.9/60.851.5/5.2200.8占总河长/湖库面积比例(%)0040.3/40.212.1/55.19.7/4.737.92009年地表水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主要项目超标率情况统计见图6-1。 图6-12009年地表水主要项目超标率(二)、分期评价站次达标情况2009年地表水各时期站次统计评价结果如下:全年期均值统计评价:达标15站次,占35.7%;超标27站次,占64.3%;汛期均值统计评价:达标13站次,占31.0%;超标29站次,占69.0%;非汛期均值统计评价:达标17站次,占40.5%;超标25站次,占59.5%。据资料显示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水质达标情况比2008年好。汛期比2008年同时期上升了4.8个百分点,整体水质情况有所好转,连云港市2008、2009年度各时期站次达标率详见图6-2。 图6-2连云港市2008、2009年度各时期站次达标率(三)、2009年地表水水环境总体评价1、本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情况比2008年上升,但是水环境质量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监测水域中全年仅有约30.6%河长的河道水体达Ⅲ类水标准。2、本年度监测水域中全年约60.0%水面积的湖库水体达Ⅲ类水标准,水库达标情况较好,应进一步加强执法管理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3、从污染物类别来看,地表水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属耗氧类污染。 4、从空间上看,局部区域的污染仍较严重,主要是省市交界处、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相对集中的市区、开发区、县城,这些区域上的河段水质基本上全年超标。5、从时间上看,与2008年同期相比,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总体水质情况较好,各时期水质情况较为稳定。6、连云港市各主要饮用水源区如小塔山水库、渔捞桥、安峰山水库监测断面各时期均达标;蔷薇河、西双湖水库水域水质情况较好,基本维持Ⅲ类水平,但距其水功能区近期水质目标(Ⅱ类)仍有一定差距;横沟水库及石梁河水库监测断面各时期除总磷外,其余监测项目达标情况良好;石安河、龙梁河、青口河、朱稽付河等水域水质有所下降,其水质状况均未达其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七、重要水事(1)2009年3月5日,省水利厅陆桂华副厅长一行对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2)2009年3月22日-28日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型广场宣传活动。 (3)2009年4月20日,省政府批准同意灌南县北六塘河(连云港段)水功能区调整为饮用水源区。(4)2009年4月21日,连云港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09年水政水资源工作,赵建华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5)2009年,建立了由水利、环保、建设部门参加的饮用水源地保护部门联动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6)2009年6月16日,划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公布了全市第一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源地名录。(7)2009年7月,对全市入河排污口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8)2009年9月,将农业用水区调整为工业、农业用水区的烧香河水功能区调整方案获省政府批准。(9)2009年9月21日,《连云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评审。(10)2009年11月25日,《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水资源供给规划》由市政府以连政复[2009]33号文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