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9.09 KB
- 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万方数据特别关注2008.19中国水利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构架程晓冰’,石玉渡’,蒋云钟2(1.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100053。北京;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1(X)044,北京)关键谲: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槎架中图分类嚼:TV213.4+TP9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J2312008)19~0019—02必适应经济享圭会发震辩承资源管理掇出的要求,履行好水行政管理职能,深入贯彻周务院第460号令,加快实藏零资源总黧控朗与定额管理朗度,摊进常能减排工作.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建设水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基础手段纛平台泼掇裹拳资源管瑾毙力与水平,实现水资源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麟须建设覆盏全国的国家承资源管理系统。一、系统总体框架与层次1.总落框紫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建设内容包括采集传输、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瘟用秘疲瘸交互等嚣个层瑟。并以信息安全体系、标准筑范体系和通信计算机网络为保障.为水行政主管帮f1、科研规翅设计中介机构、社会公众、取庵永户和政府福关职能部门提供服务。这孤个层面、两大保障体系、嚣类服务对象共同构成阖家水资源管疆系统的惹体框架,凳黼l。(1)采集传输层信息采集层是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数糖潍基穑。倍感采集对象包括:行致管辖范围内不同规模水资源社会管理对象(第一产业朋户、第二产业用户、第三产韭纛生活耀户’酶求资源舜发利用行为(取水、退排水);天然水循环过稷中管辖区域水资源量和质的状况(毙袭承省际瞬藤、逮表求地泰际瞬面、地表水县际断面、地表水水源地、缝下农潦缝、求磅畿送等),帮键括耀水户的取退水信息监测和区域总量(水量、水质)监测两大部分。倍意采集豹方式霹包糕:凌线垂动采集、人工采集、外部接入和离线交换等。其中:在线自动信息采集方式涵盏麓溺囊簧惑采集蓑至系统酶信息传输接收端,人工信息采集方式涵盖系统应用各层级的客户端。外部接入焦纛采集方式溪羞系统霭篓在线直连的各外部信息资源存储设备(如水利数据中心),离线交换信息采集方式濑盖系统嚣簧毽又不爨备直连条件的外部信息资源提供者(如统计部门等)。收穰爨期:2008一09—18俸毒簿介:程晓球《1964~》。男,翱蠲长。教授级赛级工程耀。f2}数据资源屡数据资源层是系统信息汇集的翻的地,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基础。数蠢管瑾蠹容包糖基予空阉数据框架自行搭建的水资源监测、水资源业务管理、水资源调配等数据库.以及与实豁数据痒攘砖应懿元数撵库、数据字藏。f3)应用支撑层瘟蕉支撑袋配备基拳的公共骚势产品,方便磁用软件开发商在其上屎鬻加快捷地搭建业务应用流程和构遗信患门户。该鬃霹有效隧凌下层数据与上鼷应用之间的直接联系,方便系统最活扩展、与其他水利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幽1国寮水资源管理系统C流域J总体横架田19
万方数据壁型羞逵CHINAWATERRESOURCES2008.19共享通道和业务协同关系的建立。(4)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依托应用支撑平台环境.建立水资源管理业务逻辑、构建各项水资源管理事务流程。需定制的业务应用应涵盖水资源信息服务、业务管理、调配决策支持以及应急管理等四类。(5)应用交互层应用交互层是水资源业务管理者、信息服务获取者与系统实现互动的窗口,区分对内、对外两大服务人群.采用门户技术分别构建对内的业务管理门户和对外的服务受理与信息发布门户。(6)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依托既有网络环境,补充配备必要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病毒防护设施,建立应用级的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备份管理机制、系统级的安全审计等综合措施。(7)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优先遵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在现行标准确不能满足系统建设要求时,可补充制订、修订适合当地特点的项目标准。(8)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包括各层级系统用户所在地的局域网和将各层次局域网互联的广域网.在电子政务外网或互联网搭建。2.系统层次按照事权划分、紧密结合不同层级部门职能权限的原则。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分中央、流域、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等五级,由中央、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区等五个层面分别进行建设。其中:中央水资源管理系统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属于中央项目.分别由水利部和各流域机构负责建设;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系统属于地方项目。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并组织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服务于国家层面的水资源管理业务.包括中央系统、流域系统.以及省级系统的部分建设内容,重点监测国家层面20需要掌控的水源、取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以及大江大河省界控制断面、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建立国家水资源宏观调控和大江大河水资源调配体系。二、系统建设原则与目标1.系统建设原则按照全闰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安排,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总体设计、分级建设,需求牵引、面向应用。平台共用、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系统建设在统一安排的原则下逐一落实。协调推进.在统一框架结构设计下.分期分阶段实施.满足当前工作的迫切需要.优先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基础设施。加强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并留有扩展接口.随着工作的深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功能逐步扩展、性能不断完善。(2)总体设计,分级建设系统建设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尤其是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业务建设。对于部分通用的应用系统,应采用“总体设计、集中开发、分布使用”的方式。以保证资源共享和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建设工作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各负其责,保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有序推进。(3J需求牵引。面向应用系统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立足于水资源业务管理应用。要围绕水资源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的实际提出的各种需求与应用。特别是要紧紧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环节展开,以适应规划期内水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要求。(4)平台共用。资源共享在总体规划、统一安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已建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在统一制订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础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综合性共享业务平台的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配套政策.以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2.总体建设目标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在全国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上,建设以水资源管理业务为重点,覆盖中央、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区五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以及大江大河行政边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监测为基础。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骨干网为依托.以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形成支撑国家水资源管理体系的1=作业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环境.从而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更好地履行水资源管理职责,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目标提供支撑。3.分期建设目标与任务为满足日前形势对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迫切要求。尽早让系统建设发挥应有效益,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原则.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系统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计划安排在2009—2013年,二期工程安排在2014—2018年。一期以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为目标.二期以初步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为目标。■参考文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M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2l谢新民,蒋云钟,闫继军.等.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理论与实践[Mi.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f3】蒋云钟,张小娟。石玉波,等.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准体系建设111.中国水利,2007(1).责任编辑张智吾
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构架作者:程晓冰,石玉波,蒋云钟,ChengXiaobing,ShiYubo,JiangYunzhong作者单位:程晓冰,石玉波,ChengXiaobing,ShiYubo(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100053,北京),蒋云钟,JiangYunzhong(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100044,北京)刊名:中国水利英文刊名:CHINAWATERRESOURCES年,卷(期):2008(19)被引用次数:4次参考文献(3条)1.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2.谢新民;蒋云钟;闫继军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理论与实践20053.蒋云钟;张小娟;石玉波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期刊论文]-中国水利2007(01)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任大鹏.李会安.刘培斌虚拟水战略及其在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62.梁灵君.吴海山.白国营城市化对北京中心城区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研究[会议论文]-20083.唐锚.张小娟浅谈信息化在北京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会议论文]-20074.吴学文.王志坚.索丽生.曹敬基于OPC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研究[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5.吴海山.周东.黄振芳.杨忠山北京水文工作现状及思考[会议论文]-20076.左建兵.陈远生.ZUOJian-bing.CHENYuan-sheng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初探——以北京市公共生活用水为例[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2007,23(3)7.姚伟龙.姚富玲.YAOWei-long.YAOFu-ling循环经济理论在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8.鲁帆.蒋云钟.王浩.王海潮.沈媛媛.LUFan.JIANGYun-zhong.WANGHao.WANGHai-chao.SHENYuan-yuan水资源综合调配概念与关键技术问题浅析[期刊论文]-水利水电技术2010,41(1)9.王成志.朱亚雷.李君.WANGCheng-zhi.ZHUYa-lei.LIJun北京地下水水权市场建设问题思考[期刊论文]-北京水务2008(5)10.王浩.张小娟.蒋云钟.WANGHao.ZHANGXiao-juan.JIANGYun-zhong水务一体化管理与数字流域建设[期刊论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4(3)引证文献(4条)1.曹丽娜.黄猛.姜丽.姚丽丽.王振颖辽宁省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3)2.刘庆华.崔新.柳金杰邢台市雨量自动测报系统软硬件建设与实践[期刊论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2)3.曹丽娜.黄猛.姚丽丽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与研究[期刊论文]-宁夏农林科技2011(5)4.戴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2(14)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onggsl200819007.asp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对策研究
-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机遇与挑战并存
-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 ic卡预付收费水资源管理系统
- 试论加强五大连池市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 保定市沙河灌区农业水资源管理效果分析
- 西藏小型水电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研究
-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与水权制度建设
- 基于减少水足迹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 以荷兰创新水资源管理系统为个案探讨台湾因应气
- 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细则
-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办法
- 水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
- 丽江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 强化水资源管理 建设与谐环境
- 水资源管理系统中最近资源点查找方法探究
- 西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