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50 KB
  • 12页

刘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 12页
  • 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刘洞镇防汛抗旱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力求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刘洞镇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山洪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发的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四)工作原则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2、防汛抗旱工作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12 5、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7、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组织机构1、刘洞镇人民政府设立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镇防指)。成员组成如下:成员组成姓名职务指挥长陈晓党委书记、镇长副指挥长陈有志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成员罗化国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成员罗超党委副书记成员岳发强党委委员、副镇长成员钟正林党委组织委员成员徐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成员张振林正科级干部2、刘洞镇防汛抗旱应急分队成员名单如下:姓名职务性别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陈晓队长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陈有志副队长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罗化国副队长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12 罗超副队长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岳发强副队长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吕士军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钟正林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张鑫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王玉宏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徐勇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李平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张振林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尹成军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孔祥强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杨新国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张军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李自举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江立俊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曹祥忠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陈良虎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尚宗凯成员男党员刘洞镇政府7600118校勇祖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李成显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党春辉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谢俭牛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12 王双明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卜文涛成员成员男党员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冯胜建成员男党员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李明国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高超成员男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7600031熊传栋成员男刘洞镇卫生院7600027凌吉龙成员男党员刘洞镇卫生院7600027岳发祥成员男党员刘洞镇卫生院7600027冯振山成员男党员刘洞镇卫生院7600027孙传山成员男党员刘洞镇卫生院7600027(二)工作职责负责领导、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拟订全镇防汛抗旱预案和行政区划的调水方案,及时掌握全镇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控和调度全镇水利、水电设施的水量,做好洪水管理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12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一)预防预警信息1、汛情信息加强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县防汛指挥部和相关成员单位。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镇防汛指挥部应提早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发生洪水时,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报到县防指,为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2、洪涝信息(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2)洪涝灾情发生后,镇防汛指挥部应及时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对人员伤亡等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将初步情况报到县防汛指挥部,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3、旱情信息(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2)镇防汛指挥部应掌握水雨情变化、当地蓄水情况、农田墒情和城乡供水情况,加强旱情监测,按照《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上报受旱情况。(二)预防预警行动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12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抗旱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并开展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编制的效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5)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镇防汛指挥部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和防汛专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7)防汛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2、地质灾害预警(1)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每个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并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镇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3、干旱灾害预警12 (1)镇防汛指挥部应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预警防范措施。(2)镇防汛指挥部应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随时掌握实时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镇防汛指挥部将加强抗旱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延。4、供水危机预警当因供水资源短缺或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等原因而出现供水危机,由镇指挥部向水旱公布预警,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相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的准备。四、防汛应急响应(一)防御方案1、防洪方案利用丹江河、江峪水库堤防工程共同组成的防洪体系,“蓄泄兼施,库堤结合”的防洪方案,结合刘洞镇的防洪实际,防止受洪水威胁地区防洪安全的经济、合理措施,也是贯彻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2、防洪抢险责任制依照《防洪法》和《防洪条例》的规定,按照防汛工作的统一部署,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各抢险队在队长领导下,按现场指挥制定的抢险方案,分工合作围绕抢险这一目标,进行有序的工作。(二)调度实施保障措施12 抢险队伍组织及分工:抢险队伍以单位组成,领导由各单位指派,为了较好完成抢险任务,保持队伍的稳定,下达给的抢险任务以队伍为基础,任务基础上宜少不宜多。抢险队执行一般抢险任务。五、防汛抢险责任制、责任人、通讯联络方式及责任目标。(一)抢险责任制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二)责任目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遇超标准洪水有对策。六、抗旱应急响应(一)防范措施基于旱灾的特殊性及发展形势,使我们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首先要树立与旱灾作长期斗争的观念。旱灾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而且有很大的随机性,要消灭或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防御措施和手段来避免的减轻灾害。针对不同等级的干旱,我镇采取如下措施:1、轻度干旱主动到受旱区域查看现场,做好旱情监测、预报工作,随时掌握旱情变化情况,并及时收集灾情;2、中度干旱(1)加强到乡村一级的自我旱情监测,密切注视旱情变化,每月上下旬分析旱情情况,收集灾情并严格按照报旱制度统一归口上报;(2)采取具体行动,做好抗旱准备工作;12 (3)及时向上下级通报旱情的抗旱情况;(4)了解全镇范围内各方面水量供求变化,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统一调度、合理调配用水量;(4)按照旱情的变化趋势,适时部署相应的抗旱工作。3、严重干旱(1)通报域内灾情的抗旱工作情况,随时掌握旱灾的发展趋势。(2)镇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抗旱工作会议,并部署抗旱工作方案;(3)发布通知,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抗旱职责;(4)启动本抗旱预案。(5)积极向上级争取抗旱资金,进一步落实抗旱物资的储备情况;4、特大干旱(1)严格按照县抗旱指挥部安排,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以维护社会稳定;(2)在非常情况下,启动各项应急抗旱措施:以挖井抽取地下水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以水泵抽取河水等方式进行抗旱;(3)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支援抗旱救灾工作,并捐资捐物支援灾区;(4)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旱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时通报旱情变化;(5)加大宣传力度,通报旱灾的严峻形势,提高警惕,以树立全镇人民的抗灾自觉性。(二)抗旱能力现状12 因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协调,因此修建灌溉工程、发展灌溉农业仍是我镇防旱减灾的主要措施。丹江河农村农业灌溉及人畜饮水主要依靠骨干引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自然河流及人畜饮水工程。而在旱季,水源保障主要由丹江河及其支流和四座小(二)型水库补充。另在地表无水,地下有泉眼,埋深较浅的地方打井取水,可解决部分饮水困难。(三)工作内容1、产业结构调整:(1)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在干旱地区发展旱地农业,合理布局作物,对不适宜种水稻的应改种玉米、马铃薯、豆类等。(2)科学培育抗旱优良品种,推广高产抗旱、耐旱作物。(3)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保水。(4)种植绿肥提高土壤含水量。(5)采用农田覆盖栽培技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6)公众防旱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干旱也越来越突出。在我镇,由于水灾的频频出现,而使人们意识里淡薄了对旱灾的防范,对抗旱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防汛轻抗旱的现象,缺乏主动抗旱、长期抗旱的意识。因此,要提高全民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开展工作,通过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进行防治教育、培训,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参与。七、应急保障(一)应急支援保障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2、应急队伍保障(1)防汛队伍12 防汛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2)抗旱队伍抗旱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时期应直接为受旱地区农民提供生活用水、流动灌溉,维修保养抗旱机具,租赁、销售抗旱物资,提供抗旱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二)社会动员保障1、防汛抗旱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抗旱的责任。2、汛期或旱季,各村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水旱灾害的发展,做好动员工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防汛抗旱。八、善后工作发生水旱灾害后,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一)救灾1、发生重大灾情时,镇政府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派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2、各村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二)水毁工程修复12 1、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抗旱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2、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三)灾后重建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重建。九、奖励与责任追究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由镇人民政府表彰并向上级推荐表彰;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公务员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预案实施与生效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