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0 KB
- 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由网友投稿或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基础生态学期中作业一、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是指、和。2、生态位大致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3、一般生态学研究方法可分为、和。5、以休眠或者复苏芽所处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大生活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___、____和____三个基本类型。7、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讲,K-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 ,r-对策则。8、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有、、____、___,此外,还有分子和细胞水平,以及景观、生物圈水平。9、根据rm=ln(R0)/T可知,内禀增长力决定于____和____。10、____、____是物种进化的两种动力。11、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要比阳性植物的____。12、生物学零度是指____。1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一旦被破坏,其恢复能力()。14、重要值是、、之和。15、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而分为三大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n16、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各种群体特征,______是种群的最基本的特征,初级种群参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_________和_________。17.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分为______和______。答案:1、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性作用3、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数学模型4、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5、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6、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7、生长发育、繁殖8、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9、世代时间、世代净增值率10、自然选择、遗传漂变11、低12生物生长繁育的最低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13、强、越弱14、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15、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16、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17、连续增长离散增长二、名词解释生活史对策,生态入侵,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种群,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环境容纳量,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内禀增长率,动态生命表答案: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n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growthrate),记作rm。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三、简答题1、分析土壤物理化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2、K-对策者生物与r-对策者生物的主要区别。r-选择和K-选择的某些相关特征的比较:r-选择K-选择气候死亡存活数量种内、种间竞争选择倾向寿命最终结果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幼体存活率低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多变,通常不紧张⑴发育快⑵增长力高⑶提高生育⑷体型小⑸一次繁殖短,通常少于一年高繁殖力稳定,较确定,可预测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幼体存活率高时间上稳定通常临近K值经常保持紧张⑴发育缓慢⑵竞争力高⑶延迟生育⑷体型大⑸多次繁殖长,通常大于一年高存活力\n3、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